【摘要】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做好對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實現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完成對閱讀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文章結合本人的實際教學經驗,在文中先對小學英語閱讀學困生的成因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原則進行分析,然后對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的策略予以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困生;閱讀
【作者簡介】羅杏云,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雅居樂小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進一步做好對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培養,成為小學英語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但從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來看,許多學生在閱讀學習方面存在困難,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學習能力來看,想要幫助他們擺脫閱讀方面的學困狀態,就必須要讓學生團結起來,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切入點開展教學工作,以期獲得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突破。
一、小學英語閱讀學困生的成因
在當前的小學英語教學背景下,閱讀作為基礎性教學工作模式,其實際效果并不理想,許多學生在閱讀方面出現了學困狀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由此進入困境。為了實現小學英語的素質教育目標,做好對小學英語閱讀學困生的成因分析意義重大。
1.英語教學方式陳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其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從目前小學英語教學現狀不難看出,仍然存在以傳統方式為主的閱讀教學,這對于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無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很多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過于凸顯自身的主導性,而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完全受到教師的控制,機械式地學習,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閱讀素材的分析和理解。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英語閱讀課堂,學生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閱讀學習困難狀態因此出現。
2.英語語言環境缺失。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需要良好的語言環境作為基礎,才能夠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但英語并不是我國的母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于英語的了解十分有限,這使得他們在進行英語學習時會遇到諸多困難。從學生思維發展角度來看,他們的漢語能力尚有不足,再讓他們進行語言規則完全不同的英語學習,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從學校教育角度來看,英語教學多側重考試,這讓學生無法接觸到英語語言,從而限制他們的英語感知,影響他們的學習效果。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學生的學習困難逐漸積累,最終成為學困生。
3.學生學習興趣不足。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學習興趣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態度,因此做好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儼然成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基礎要求。但從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來看,很多教師仍存在忽視學生興趣需求的情況,這使得教師所提供的教學服務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相符,當學生無法感受到閱讀學習帶給自己的樂趣,同時又得不到認知需求的滿足時,他們就會對學習行為產生懷疑,進而出現學習動力下降的情況。久而久之,學習困難狀態就會出現,最終讓他們成了英語學困生。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原則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具有創新價值的學習模式,教師想要通過對其在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來完成對學困生的轉化,就必須要先做好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原則分析。
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以科學應用的基礎原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的原則可以從兩個方面予以顯現:其一是教師要根據知識難度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設計,以“教學素材”為基礎開展教學工作。若知識難度較大,就可以在設計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時,適當增加每個小組的人數,讓他們可以在合作學習時有更多的思路,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其二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設計,以“學習人才”為基礎開展教學工作。例如,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對他們進行小組劃分,讓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與學困生一組,從而起到幫、帶、扶的作用,促進學困生的學習狀態轉變。
2.寓教于樂。寓教于樂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以應用的重要原則。從學困生的成因角度可以看出,興趣是影響他們學習動力的要素,所以我們想要實現對他們的轉變,就必須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選擇童話故事、寓言故事等具有趣味性的閱讀素材,實現對學困生基礎閱讀興趣的激發,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與此同時,教師要進一步做好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設計,讓學困生可以在合作互動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感,促使他們主動與小組成員進行互動學習,提升他們的課堂學習體驗。
3.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得以應用的關鍵原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其最基礎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實現對他們英語素質的培養。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前提下,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的實踐學習活動,讓他們可以通過與小組同伴的相互協作來獲得英語知識應用水平的提升,從而做到在提升學生學習體驗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讓他們從學習困難中解脫出來,成為懂英語、會英語、愛英語的人才,為他們以后的英語知識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英語學困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想要通過對該教學方法的應用來完成對學困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就必須要從以下幾方面工作入手開展教學工作。
1.了解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小組成員搭配。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想要實現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完成閱讀教學,提升學困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必須要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以此為基礎對合作小組成員進行科學搭配,由此來保證每個合作小組中的學生都可以相互協作,在完成閱讀學習任務的同時,在閱讀能力方面有所提升,由此達到1+1>2的教學效果,幫助他們擺脫英語學習困難。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會先將學生分為3個層次,其中A層次學生的標準包括英語基礎較好、學習興趣較高、課堂互動主動性強等幾個方面;B層次學生的標準是英語基礎一般,學習興趣尚可,課堂互動主動性較好等;C層次學生的標準是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興趣較弱,課堂互動主動性欠佳等。考慮到合作小組的構成氛圍和實際學習效果,每個合作小組成員限制在7人以內,其中A層次學生2名,B層次學生3名,C層次學生2名。除了英語學習能力方面之外,我還會格外關注學生的性格特點、語言能力,保證每個小組都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開展小組合作閱讀。
2.根據閱讀教學目標,布置合作閱讀任務。“根據閱讀教學目標,布置合作閱讀任務”是閱讀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困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在實際教學中,閱讀學習目標是與小組成員劃分共同進行的,因為兩者之間緊密相聯,只有如此才能夠保證合作閱讀的實際效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閱讀素材為學生設計不同的閱讀學習目標。例如在進行教科版五年級上冊“Unit7 Do you want coffee or tea?”一課的教學時,我在為學生選擇恰當的閱讀素材基礎上,為他們布置了“Look for new words in the text”等基礎性閱讀任務,以考察他們的閱讀基礎水平。與此同時,我也會布置“Which does Tom prefer, tea or coffee?Why?”的提高性學習任務,讓小組成員可以針對閱讀素材進行互動討論。除此之外,我還會提出“What do you like to drink?”“Do you prefer tea or coffee?”等拓展性閱讀任務,讓他們在進行閱讀的同時,從自己的角度對閱讀內容予以討論,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和表達能力。
3.落實學生主體地位,開展小組合作閱讀。“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小組合作閱讀”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關鍵,也是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對閱讀素材進行分析和研究的主要環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做好前期鋪墊的基礎上,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讓他們完全以合作小組為個體進行閱讀,并從中完成對閱讀素材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放權給學生并非放棄對課堂的管理權,而是要在弱化自身課堂地位的基礎上,換一種更為柔和的方式進行管理。例如在進行教科版五年級上冊Unit6“ At the weekend”一課的閱讀時,學生在尋找“What does Jiamin do in the afternoon?”這個問題的答案時遇到了問題,我就指導他們進行課文的再次閱讀,讓他們將注意力從課文的前半部分轉移到后半部分,并尋找與Jiamin有關的語句,從而找到正確的答案,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4.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組織交流閱讀經驗。在學生完成合作閱讀學習后,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課堂主導者作用,引導學生對閱讀學習內容進行經驗交流,通過各小組之間的互動,來完成各小組之間的相互學習,讓整個班級的學生都能夠在閱讀方面有所進步和突破,從而幫助他們擺脫學習困難狀態。例如在進行教科版五年級上冊Unit8 “Let's have both”一課的小組合作閱讀后,我就先讓各小組進行閱讀學習經驗分享,說出本小組的閱讀結果,找出課文中的“are coming to”“should”“everyone likes”等關鍵詞組,并對這些詞組的應用方法、意義予以討論。在此基礎上,我會與學生針對閱讀素材進行梳理,將知識點進行統一的整理和概括,讓學困生可以查漏補缺,保證閱讀學習效果。最后,我會對他們的課堂學習表現予以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和關注,從而進一步實現對他們閱讀自信心的培養,為提升學困生的閱讀能力打下基礎,也為他們的英語綜合素質水平提升提供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立足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能夠在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同時,幫助學生盡快擺脫閱讀學習困難狀態,這對于推動小學英語教學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負責人,其必須要在全面了解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上,為他們設計出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可以在相互協作、幫助的過程中實現突破,從而讓他們發現英語閱讀的樂趣,并為小學英語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邱立艷.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的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 2020,20(07):74-77.
[2]劉霙.小學英語學困生轉化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08): 10-11.
[3]滕歡歡.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中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20(05):73-74.
[4]王愛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J].教書育人,2019(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