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嵐 尹秀花 曲曉媛 王楓 盧強
摘? 要 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重在提升教學質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病理學內容抽象難懂、理論聯系實際效果不理想的問題,與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相比有明顯的優勢,更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
關鍵詞 云課堂;醫學教育;混合式教學;病理學;教育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3-0087-02
1 引言
病理學是在人類探索和認識自身疾病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的原因、發生機制、發展規律以及疾病過程中機體的形態結構、功能代謝變化和病變轉歸的一門基礎醫學科學。疾病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病理學的任務就是運用各種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病因學)、在病因作用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發病學)以及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改變(病變),闡明其本質,從而為認識和掌握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隨著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醫學科學逐漸形成許多分支學科,病理學除側重從形態學角度研究疾病外,也研究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以及形態改變與功能變化及臨床表現的關系。因此,病理學與基礎醫學中的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物化學、生理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是后期學習臨床醫學的重要基礎,所以病理學在醫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臨床醫學、護理學、中醫學等各專業醫學生的必修課之一。
混合式教學模式(Blended Learning Mode)是在當前信息時代結合之前的教學經驗不斷積累、逐漸發展形成的,將傳統的面授教學(Face-to-Face Learning)和網絡在線學習(Online Learning)有機結合在一起,使自主學習與講授學習相融合,充分體現了教育的信息化發展[1-2]。職教云的云課堂是基于云計算技術的一種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遠程教學課堂形式。師生只需下載APP,通過互聯網界面進行簡單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與全球各地學生、教師、家長等不同用戶同步分享語音、視頻及數據文件。而課堂中數據的傳輸、處理等復雜技術由云課堂服務商幫助使用者進行操作,師生的操作界面非常直觀易懂,不需要特殊培訓就可以直接使用。使用過程中虛擬課堂的各種優點展露無遺,對課程學習有非常好的幫助。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在病理學教學過程中提倡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利用現在手機上網的普遍性和便利性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3-4]。
2 基于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課前安排方面? 與傳統教學課前完全靠學生自覺看書預習相比,混合式教學課前內容安排就豐富多樣,而且可打卡記錄每一位學生的預習情況。教師在平臺上提出課前要求并提供相關的課件來輔導學生預習課程內容,而且課前還可以布置簡單的作業和測驗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結合病理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習要求,每一個新的章節學習前,筆者課前都會發給學生相關的典型的病理過程或者臨床病例資料來啟發學生思考相應的問題,引導他們從生理現象到病理現象思路的逐漸轉換和深入探討,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會非常積極地留言討論,并且舉一反三,分析自己或者身邊家人、朋友發生的類似病情,或者一些新聞網絡事件中相關的病情;還會主動查閱相關資料來分析不明白的問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這種熱情一直延續到后繼的學習過程中。這樣能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病理學基本理論知識,并逐漸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對臨床病例加以分析判斷,為下一步學習臨床課程及將來從事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聯系實踐的基礎。
同時,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盡力營造一個民主友好的學習環境,利用云課堂的便利性在課前通過投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課程安排、授課方式等的想法,讓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中自己主體的責任和權利、義務,把學習真正當成每個人自身的重要事情來認真對待。
課中學習方面? 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課堂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講授式”的教學形式,強調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師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搬運工”,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重在“提醒和啟發,引導學生去思考,去理性地批判、探索問題”,使學生具有知識傳承與創新的意識和能力,這些正是高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5-6]。
一方面,課堂上,教師授課不再依賴于板書和PPT,還會和學生一起拿起手機,首先和學生完成本節課的簽到,了解學生上課請假情況;然后在課堂上可以靈活引用線上大量的病理圖片、小視頻、案例講解、動畫等資料,使病理學不再是一門枯燥、抽象、難懂的課程,提升教學的趣味性。靈活應用網絡資源使很多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臨床相關知識點串聯講解更清晰詳細,學習的系統性、科學性增強,成效顯著。
另一方面,課堂上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結合云課堂的提問、討論、頭腦風暴、小組PK等不同方式,充分發掘每個人的學習潛力和積極性以及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進行思維碰撞,開拓他們的思維空間,改變以往課堂的沉悶氣氛,并且學生在學習和展示自己的過程中也會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取長補短。
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就是不管大班還是小班授課,教師都可以通過平臺輕松地直接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不會忽略一個人,學生之間也很容易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再者,病理學知識不但重點難點多,還有一些知識點容易混淆,針對當堂所學內容學生記憶不夠牢固的特點,筆者一般選取部分重點難點內容采用單選題或者是非題這樣相對簡單的題型當堂進行測驗;測驗只需幾分鐘,大家提交答案后,平臺上就會按成績高低顯示出每位學生的答題時間和分數。這種當堂考試、講解方式一方面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的競爭心理,促進其積極學習,對部分上課懈怠、被動、偷懶的學生起到很好的拉動效果。
而教師通過平臺統計的全班學生的答題情況,首先可以自查本堂課的教學效果,反省不足之處;然后能夠對普遍掌握不好的內容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鞏固補充講解,查漏補缺。這樣的一堂課下來,學生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積極地學習知識,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創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提高綜合發展水平。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充實自己,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更多更好地了解自己學科及相關領域的新的成果并能有效利用起來,更好地了解時代發展,緊跟科技步伐,與時俱進,這樣才能達到更加完美的教學效果。
課后安排方面? 云課堂的使用徹底改變了以往課后學習要么靠學生自覺、要么靠抄書背書的傳統,采用多種形式鞏固所學理論知識。首先,課后安排提供學生要復習的重點難點及相關課件來給予輔助;其次,課后都會安排作業題和考試,促進知識點的鞏固和檢測,而且都設有時間限制,督促學生及時完成學習內容,不要養成拖拉的不良習慣;最后,平臺還提供問卷調查、評價、學生總結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提出意見和建議,查看總結每個人的學習情況、課程的參與情況。教師也可以通過查看教學過程整體總結和學生表現來檢查本堂課的安排是否科學,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后面應該如何補充改進,等等,既方便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又方便對整個班級的學習效果進行分析,還可以對同時上課的不同班級甚至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評、分析與比較,總結經驗。
在期末的時候,把云課堂上學生這學期病理學的學習情況設置一定的權重,本學期混合式教學的每一節課的課件學習、課堂活動、作業、考試等各占一定的比例,然后系統會給每位學生統計最終得分,最后按比例計入期末成績。據統計,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授課,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模式,這也說明了混合式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和先進性[3,5-6]。
3 結語
時代在不斷發展,科技在不斷進步,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應充分利用社會發展已有成果,使科學技術的進步與高等醫學教育深度融合,促進教育內容和形式、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現代化改革,合理整合學習環境、教師、學生、網絡資源、教學策略等一系列要素。最近幾年隨著計算機虛擬技術的不斷成熟和虛擬技術操作更接近于大眾化,虛擬課堂在各大院校以及企業大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教育體制改革和職業人才培養 [7]。總的來說,病理學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適應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要求,既結合學科特點,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了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推動了高等醫學教育的變革和進步。
參考文獻
[1]孟香紅,萬勇,陳慧玲.融合云課堂的混合式教學在高職機能學說課中的應用:以心臟泵血為例[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1):70-72.
[2]王超,陳彬,趙巧玉,等.網絡教育在我國護理教學模式中的應用進展[J].全科護理,2019(17):2069-2072.
[3]吳靜,門秀麗,等.混合式教學在病理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初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10):64-65.
[4]曲曉媛,等.信息化環境下病理學數字化實驗教學的應用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4):129-130,133.
[5]黃理安.慕課教學模式在提高病理學教學質量的作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4):130-131.
[6]李姍,高愛社,等.基于微信平臺的病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3):8-10.
[7]費洪新,韓麗君,柏青楊,等.混合式教學模式在病理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9(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