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芬
摘? 要 闡述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搭建智慧課堂的必要性,分析希沃智慧課堂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總結智慧課堂教學在教育信息化升級中呈現出的新特色,以期為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機械基礎;翻轉課堂;微課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3-0112-02
1 前言
用智慧的方法、現代化的手段進行教學管理,實施教學策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智慧課堂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結合云平臺、大數據與學校教學資源,從而實現智慧化的教學服務和教學管理。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通過搭建智能、高效的教學環境,創新設計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實施智慧教育,培養智慧學生。
2 在中職機械基礎教學中搭建智慧課堂的必要性
課程特征分析? 機械類課程的特點是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中職機械基礎是機械類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所涵蓋的內容多、范圍廣,是將材料、機械、加工及液氣壓等相關內容有機整合的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它以行動為導向進行教學,突出“學中做、做中學”,要求學生既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又要鍛煉實踐操作能力,更要培養分析、設計、創新的思維,是學生在新形勢下從事操作、設計工作及創新創業的必要基礎。
傳統教學中師生角色定位問題分析? 師生的角色定位是教學模式中的一個關鍵問題,它決定著不同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實施以教師為中心的建構策略,往往是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學生安安靜靜地聽講,在這種關系中命令、灌輸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唯一法則;即使教師妙語連珠,學生對答如流,也僅限于課堂知識,使師生都成為文字的搬運工,缺乏思維的拓展、知識的創新、技術的應用,導致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失去主動參與的興趣和對參與預期的想象。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學活動的中心是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學習,促進學生的主體性發展,改變學生被動學習、消極應付的狀態,優化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加強學習交流與互動,實現頭腦風暴,提倡啟發式教學,激勵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智慧課堂是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和積極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載體。
課堂教學設計現狀分析
1)課堂教學內容偏多,學生不易理解、消化。目前所采用的教材是由欒學鋼等主編的《機械基礎》第二版,授課總學時為100學時,在一學年內完成。教師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每節課設計的授課內容都偏多,課堂上往往以講授為主,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自主學習、分析討論的時間,導致學生“吃得過飽、難以消化,甚至反胃”,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再加上學時所限,相關課程銜接不暢等,在課后得不到充分探究、鞏固,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無法正確理解和掌握。長此以往,學生累積的難點越來越多,學習上就越來越難以獲得成就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必然會大打折扣,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2)課堂教學與實踐不能有效結合。專業課教學必然要突出實踐性,離開實物、觀察、實踐操作,單純的理論講得再細,也猶如“黑板上開拖拉機”,使簡單問題復雜化、形象問題抽象化。缺少了實踐環節,理論知識得不到應用,課堂上學生無法通過有效的手段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相結合,難以形成教、學、做一體化,影響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效果。
3 希沃智慧課堂在機械基礎教學中的應用
希沃智慧課堂簡述?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平度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成功引入希沃智慧教育整體解決方案,包括交互智能平板、交互電子白板、智能學習終端、視頻展臺等硬件設備與相關希沃軟件。智慧課堂就是在當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大環境下,利用大數據、云課堂、移動終端等創新優化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習方式和教學評價的新型課堂,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也提高了教師的教研熱情。
機械基礎智慧課堂教學實踐? 利用希沃搭建的智慧課堂進行教學設計,應采用智慧的方法進行策略分析,幫助學生利用智慧的方式開展學習。現依托希沃云課堂開展機械基礎智慧課堂教學實踐,充分利用希沃軟件,創新設計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針對高一學生以鉸鏈四桿機構為例實施設計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按照資源推送、任務驅動、教學設計、搜集疑問依次展開。
①資源推送是教師將課程分析、課程資源、課程學案上傳至希沃云課堂平臺,讓學生進行預習和自學。
②任務驅動是教師依據課程內容、培養目標確立任務項目并分享在云課堂公告中,讓學生進行討論。
③教學設計是教師明確教學方法、教學目標、重難點及安排教學過程,學生在接收到此通知后明確自己在課堂的角色及要完成的任務。
④搜集疑問是學生通過終端平臺自主學習和搜集相關資料,提出疑問及設想并上傳至云課堂討論區,供教師設計教學方法實現課程變革。
課前準備階段依托云課堂實現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明確任務、設置疑問,走進課堂時能更好地激發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知識和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2)課堂互動按照答疑解惑、檢測反饋、討論評價、仿真操作依次展開。
①答疑解惑是教師根據學生課前預習和提出的問題利用希沃白板講解學習任務。
②檢測反饋是通過智能學習終端進行隨堂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直接反饋在云課堂平臺,利用希沃教育裝備數據分析錯誤率及錯誤原因,幫助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和調整教學方法。
③討論評價是采用分組教學法使學生實現互動、知識實現互補,產生頭腦風暴,對討論結果進行組間互評、答疑、辯論,并對小組結果進行展示。比如對鉸鏈四桿機構中曲柄存在的條件,學生分組討論、展示、評價并形成結論。
④仿真操作是學生利用終端設備,在仿真軟件上進行模擬演練。比如設置不同尺寸的桿件,演示構成的機構類型并同步傳送到希沃云課堂平臺實現共享。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堂交流互動,通過終端設備即時反饋,依據數據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診斷教學效果,即時調整教學設計,通過小組拼圖、小組重組等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促進知識的掌握。
3)課后跟蹤按照作業、評價、拓展依次展開。
①作業布置按照小組或學習情況分層次進行設計,然后推送到希沃云課堂,學生按照作業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完成相關任務。
②評價是教師根據作業反饋情況,利用數據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并針對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線上、線下等交流方式進行梳理輔導。
③拓展是為組織好課外興趣小組或強化訓練小組等而增加的一部分個性化輔導。利用希沃白板錄制微課,利用云課堂推送資料,發布學習計劃、任務等,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云課堂的應用,尤其是在教師與學生不便于面對面交流時能迅速及時地使問題得到解決,利用網絡在平臺上對集中問題公開講、個別問題單獨講,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并可將本課程所出現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新設備等推送到平臺供學生認識了解。
4 智慧課堂在教育信息化升級中呈現出的新特色
智慧課堂以希沃平臺為依托,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給教學帶來巨大的改變。
智慧課堂給教師帶來的改變? 智慧課堂模式下注重生成教師的教學智慧,使教師能更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手段、設計教學過程。智慧課堂的應用使教師在實現翻轉課堂教學時能更靈活自如,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使教師在實現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收集信息這一閉環過程中充分地展現個人智慧和教學魅力。
教育信息化的不斷升級,對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懂教育、懂專業的教師更要懂計算機信息技術,甚至是人工智能,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高效、高質,展現出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互聯網+”時代,教學不再局限于課本、課堂,開放式的教學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創新了學生的思維,更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多桶水,更要有長流水。教師只有持續不斷地學習才能提高專業素養,更好地駕馭課堂。
智慧課堂給學生學習帶來的改變? “志從趣生”,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和維持力,有興趣才能發志,才能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能促使學生積極探索獲取新知識,才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內在動力。智慧課堂的應用使學生的學習空間不再局限于課堂,使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都可以學習,暢意地互動交流。愜意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思維更加活躍,通過分組及重組,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通過抽選、搶答、互評為每個學生創造了平等的展示機會,培養了學生樂觀向上、積極主動、團結合作的思想品質。
5 結語
智慧課堂是實現翻轉課堂的優秀載體,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將網絡、設備有機融入教學過程,使信息化的技術、優質的學習資源與教學有機整合,構建智慧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燕.基于“云課堂”的機械制造基礎智慧課堂實踐與有效性研究[J].科技風,2020(2):36,40.
[2]許利飛.大數據環境下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1-80.
[3]魏琳.基于智慧課堂環境下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項目教學新模式的研究:以電氣類專業為例[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1):189-190.
[4]徐海俠,曾曉娟.智慧校園環境下高職《電子商務實務》課程教學模式創新[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1):
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