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作為小學教育的基礎性學科,對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積極的創新意識,有效的數學學習能力,起到奠基作用,同時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意識,增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隨著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教師也越來越注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圍繞核心素養踐行教學方式的改革與深層次探究,促進小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培養最適合的學習方式。鑒于此,文章根據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結合小學生的身體成長與心理發展特點,在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滲透下,就營造課堂氛圍、貫徹小組合作探究、運用生活案例、提升自學和分析能力等方面對建構數學學科高效課堂進行探討與分析,希望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建構高效課堂;策略探究
一、 引言
小學數學是非常注重思維與邏輯的學科,需要培養小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并通過數學公式掌握數學知識規律,體驗數學邏輯思維的縝密性,從而真正將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教師對課堂教學方式的探究與改進也是為了促進小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與運用,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方式與學習習慣,實現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實際應用能力,全面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二、 營造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主動性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依據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對小學生的要求,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努力學習的注意力,加快學生接受知識的速度,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幫助學生在積極的教學情境中,獲取數學知識,發揮自身學習能量,學會從數學角度看待問題,從而提升學習效率??紤]到小學生雖然智力水平很高,接受能力很強,但是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度以及課堂注意力的持久度不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從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求知的情境著手,利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游戲等改善學習氛圍,提升小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進行高效率的學習。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導入,先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首先,先點明主題,這節課學的是什么,為了讓學生易于理解,可以先做一個接龍游戲。教師可以出一道計算題,隨機挑選一位學生試著解答,解答正確的話讓學生給下一位學生出題,以此類推,解答正確給予獎勵,不正確的話進行相應懲罰,營造緊張積極的氛圍,吸引每一位學生的專注度,調動學生對計算題的參與積極性,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同時獎懲措施能夠激發學生的勝負欲,讓學生進行細心地運算,減少出錯率,對待計算題有正確的態度。在學生進行游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觀察學生的計算能力,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或者環節,引導學生在繁復而枯燥的運算過程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數學運算的魅力。教師在為小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時,幫助小學生掌握運算的數學規律,也在為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基礎。
三、 貫徹小組合作探究,提升學生邏輯思維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時,可以貫徹并落實小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促進作用,并且能夠鍛煉小學生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提升小學生合作探究的默契度,優化數學思維模式,為更高級的數學學習提供堅實的依據。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與小組間的交流探討,對所學數學知識進行內化、理解,從而學會真正掌握并應用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就一個數學問題的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交流、討論,之后由每一個小組的代表進行闡述,教師在旁進行適時的引導與糾正,對思路清晰,邏輯分明的小組給予獎勵,對稍微差一些的小組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與鼓舞,讓學生對自己、對小組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有正確的認知,并在教師的協助下確定清晰地保持與改善方式。例如在學習可能性的大小這一課時,教師在給到各個小組合作探究的內容后,組織學生進行有效討論,并旁聽各小組的探究過程,給出明確的指導,怎么判斷大小,之后讓小組進行總結,用得何種方式解決數學問題,小組間進行探究一起總結數學規律。之后對各小組總結的規律一一進行驗證,看是否正確,進行延伸,從而找到運用解答證明題、推導公式和定理的方式等多種解題思路。在解題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團隊協作能力,提高解題效率,節省時間,將多出的時間用在數學拓展學習內容上,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四、 運用生活實際案例,引導學生高效建模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多利用一些生活實例讓學生在實際案例中解決問題,不僅為學生營造具有濃厚學習興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易于理解,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有效的思考,建立正確的數學建模意識,提升小學生對知識體系的整合能力,從而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營造接近生活化的教學環境,利用小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視頻、音頻或者動畫,引導小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通過多媒體播放動畫,模擬小學生上學的情境,營造學生相遇的數學問題環境,引導學生觀察兩位小學生的運動軌跡,并在觀察后進行描述,根據學生的描述教師就能知道學生到底有沒有理解問題,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同時出發,什么是相對而行,什么是最終相遇這些數學概念,根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教師可以找到解決學生問題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將整體內容進行細分,細分后進行整合,從而解決問題,利用這個思考與分析的過程為建立數學模型做準備。同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小南每分鐘走50米,小玉每分鐘走45米,兩人同時出發,相對而行,9分鐘后相遇,求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讓學生通過列表獲得(50+45)×9的算式,利用實際生活案例進行教學活動,讓小學生在體驗過程中理解并且能夠建立數學模型。應用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案例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多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主動分析,探究運算過程,找尋到解題思路與規律,可以利用列表或者圖形展示思考過程,培養學生直觀思維能力,在現有資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并在展示過程中鍛煉繪圖能力。通過直觀感受與理性思考進行知識體系整體架構,提高學生的概括與匯總能力,并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在建構過程中提高教學效率。
五、 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強化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加強小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發揮作用,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學習自己負責的理念,同時教師注意對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加以嚴格地把控,鼓勵學生出錯,之后才能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并對自己的學習方式有正確的認知,之后才會進行改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一套適合自己提升、進行正確思維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在課程學習前,根據教學內容與任務設計促進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導學案。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知道學習任務,把課本內容有效地裝入大腦中,理清知識脈絡,找到疑惑點,在之后的課堂上可以進行有效提問。根據導學案的重難點分析,小學生可以努力進行自主學習,消化和理解知識,并在課堂上提出自己自學時遇到的問題以及疑問,帶著問題聽課,學習,請教小組成員進行合作探究或者請教教師解答疑問。一方面,能夠檢查出自己的問題與差距,改進自學方法,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節省學習成本,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在課堂教學內容結束后,進行的知識復習,課后練習也是自我提升,在一開始,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指導,合上課本后對課上學過的內容、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形成完整的知識脈絡與體系。之后再進行課后練習,鞏固所學內容,深化數學概念,鍛煉對知識運用的熟練度,提升小學生利用數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上的解答與應用能力。
六、 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提高數學歸納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小學生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并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引導對數學概念、知識、公式、規律進行分析和整理,總結與歸納,完整數學網狀知識體系,并在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分析與應用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注意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幫助學生養成自覺而科學的學習習慣,同時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將數學問題融入生活中,從而解決生活實際中的數學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構知識體系,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數學知識的意義,并進行思維拓展,將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之后可以進行小組合作探討,展示思維過程、思維方式,在探究中完善知識體系,用文字、表格或者導示圖的形式歸納出脈絡體系。在小學生分析歸納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觀察學生在數學知識結構中的薄弱點,加以指導與改進,幫助學生完善知識架構,強化數學知識體系內在的鏈接,并在鏈接過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促進對整個數學體系的歸納,促進學生思維水平完成跨越式的提升。在數學問題的分析解答過程中,既鍛煉小學生的發散思維延伸性與拓展性,又提升了小學生對數學知識體系的歸納能力。
七、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中,教師根據數學教學內容與核心素養的理念,利用科學的合作探究,生活化的實際案例,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內在消化與運用能力,從培養小學生自身的數學能力入手,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雖然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做出不斷改進,但是仍然需要教師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的改革,不斷創新,以便實現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程龍珍.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18(6):167.
[2]茅保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4):1.
[3]劉致偉.探析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9(1):75-76.
[4]王婷婷.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9).
作者簡介:
馬建勝,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和政縣吊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