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滟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要圍繞著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而進行。激勵性評價,可以讓師生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積極的互動關系。教師不僅關注學生普遍發展性特點,而且會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化的差異,因此,激勵性評價要有針對性,要給小學生思想上的激勵,促進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勵性評價?時機適度
小學語文這門學科與人們的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工具性的學科,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用到。然而,語文的學習也富有一些挑戰性。能夠使得小學生感到學習的壓力,導致學生興趣的降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小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通過一些激勵性評價,給小學生思想上的鼓舞,從而有助于他們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我們要一起不斷研究做好小學語文課堂激勵性評價,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評價中堅持正面引導原則,對學生的不同回答采取不同的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一、要真誠地給學生激勵性評價
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生成的過程,教師的教學評價要有針對性,而且發自內心地給學生做出切合實際的評價內容。在知識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發自內心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尊重他們與生俱來所有的潛能。所以,教師的評價里要考慮到學生的綜合性特點。這樣的評價,可以讓小學生更全方面地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行為,從而避免它們出現一些偏差性的錯誤,認知和歸因。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品質的發展,提高他們的應對挫折能力。教師自然流露出來的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可以深入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并且帶著老師的鼓勵更加專注高效地投入在學習活動中。
二、經歷性評價,要選擇合適的時機適度地開展
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變化生成的過程,所以,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要選擇好時機,要靈活激動地穿插在整個教學的活動中。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科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并且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對于學生綜合的學習品質表現,通過有針對性的巧妙的激勵性評價進行調節。適時適度地開展激勵性評價活動,教時在選擇激勵性語言的時應當重點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的評價性的語言才能更富有針對性,才不會讓學生覺得老師夸夸其談,過于虛偽。所以,激勵性評價適時適度地開展,主要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目前的情況,并且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及時做出評價,調解學生當時的學習狀態。例如,在面對一些相對較為困難的學習任務時,學生可能會露出畏懼的表情。此時,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的方式,讓學生把大的困難變小。通過讓學生意識到化整為零是一種策略,從而有效地緩解他們內心中的恐懼和焦慮的情緒。小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他們在遇到一些聽起來比較困難的學習任務時,容易夸大困難的程度。所以,教師要幫助小學生們制造一些成功的經驗,并且當他們在學習中有畏難情緒的時候,將這些成功經驗提示給學生,讓他們重新建立起來對自我的信任。不做思想的巨人,而是做行動的巨人。學生會發現一旦開始行動起來,很多的困難就能夠迎刃而解。
三、激勵性評價可以貫穿到整個教學過程中
小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所以,激勵性評價要貫穿于整個教學的過程,鼓勵學生們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力量,極大地促進學生動性的發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論中,小學生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人生危機就是建立起來勤奮感,從而避免出現自卑。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小學生內心其實是非常脆弱的,他們更多依賴于教師的權威來認識自己的能力,教師鼓勵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可以,那么,他們就會建立起來信心。在學習中用心研究方法,多付出時間,從而有成績上的提升和收獲,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會形成一種積極的經驗。有助于他們形成勤奮感,讓小學生相信只要我努力方法得當就一定會有收獲。逐漸的建立起來對自我能力的信任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小學生的勤奮努力會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在一些重大的困難面前,也不會輕易地退縮。所以,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要成為一種重要的調節手段,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有序的開展,并且要巧妙的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情況。尤其在班級教學中,有些學生會出現退縮的情況,對于這些情況,教師也要及時地關注和調整,讓小學生都能夠形成戰勝困難的勇氣,積極地應對學習中的各種挑戰。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勵性評價可以有效地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幫助學生形成對自我學習品質的積極歸因。讓小學生相信自己的學習能力,并且提高學習中的積極性,逐漸形成在語文學習中的積極品質和良性的學習行為。教師的激勵性評價要真誠,富有針對性,并且適時適度地開展,這樣的激勵性評價才能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茂啟.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2019,(01)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