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瑞
【摘要】今天的課堂不再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結合,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學習方法。伴隨高效課堂的出現,合作學習也成為課堂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學習方式。
【關鍵詞】數學教學?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一、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課堂的基本教學形式,借助于教學中各個環節之間的關聯,激勵學生積極動腦,積極發言,大膽地猜想結論,相互討論,尖子生帶動后進生,以小組內每個學生的總成績為標準進行評價,以達到共同掌握教學目標,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能否充分發揮出“小組”的合作作用,是合作學習是否效果明顯并真正落到實處的重要體現;合作學習的實行不只是高效課堂的推行和運用,更是一種常規教學的教學手段。它最終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情感與合作態度,這也正是我們數學教學中所需要的,是必不可少的。
二、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進行分組分工
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很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要根據同學們的性格異同,性別,智力狀況,認知水平,學習熱情,心理狀態等方面進行全面考評,按照“個體差異,學習水平”的原則進行分組,各個小組分4~6人,小組成員要保證優勢互補,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優勢,起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我們還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實際情況,學生接受知識的水平,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進行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干,人人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小組每個成員的學習的積極性,使合作學習能順利的進行下去,在分工的同時,選好組長是最重要的,組長是合作學習小組中的領導者,是老師的得力助手,組長的選定,對合作學習的效果起到直接的作用,組長的選定可以由科任教師根據情況選定,也可以通過個人書面申請,小組中每個成員共同研究推舉,老師要對小組長規定要求,在全班匯報交流中,要使小組中每個成員都有機會發言,不能讓好學生表現出優越感,讓差學生表現出自卑感,要讓每個同學感到平等,激發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感。
三、做好教師的主導工作,及時觀察合作情況
在合作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解疑答惑的角色,及時觀察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小組各個成員交流的過程中,老師要認真聽學生的講解,對學生表達不清晰,說的不到位或不準確的知識點及時糾正。老師是同學們在學習中的指引者,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也是同學們在學習中的幫助者,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對小組中每個同學存在的問題,當他們相互解決不了時,老師就有提示引導學生如何去解決。老師還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小組的學習結果,用準確的數學術語,給同學們的學習成果給予評價,并提出建議與意見,充分體現出各問題的產生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老師一定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及時做出合理的安排,以達到高效的學習狀態。
四、掌握合作契機,使合作學習高效地完成
1.教材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需要合作學習
是否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就看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難點知識是否理解,在此處進行合作學習,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如在教學《整式乘法中的乘法公式》時,如何推導公式,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如何歸納公式是本節課學習的難點。在學習中,老師給出幾道多項式乘多項式的計算:
(1)(9a-2b)(9a+2b);(2)(5x+3y)(5x-3y)
(3)(3x+4b)(3x-4b);(4)(6a-7b)(6a+7b)
讓同學們利用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計算出答案,再啟發引導學生:這4道式子有什么特征?計算出的結果又有怎樣的特點?引導同學們交流探討,猜想結論,老師加入到各個組中,根據各個組的實際情況進行提示,然后每個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發言交流,最終得出乘法公式中的平方差公式。老師再總結出平方差公式的特征,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地掌握并能熟練地運用此公式進行相關的計算。
2.理解不準確,不透徹的知識需要合作學習
課堂上,當同學們的思維處于死機狀態時,引導同學們互相探索,合作交流,爭先恐后的說出自己的觀點,有利于清晰思路,理解概念,強化概念。例如,在學習《多項式除以單項式》時,老師給出一道題目(abc+2ac)/ac,提問要如何計算?用我們已學的知識是否能解決?如何轉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探討,然后匯報商討結果,在各組進行發言交流……在激烈的探討中,同學們得出結論,通過大膽猜測,互相交流意見,最終得出準確明了的建構模式。
3.課堂拓展延伸環節需要合作學習
拓展延伸是每節課必不可少的環節,是知識點的升華,是知識點的綜合應用,在此合作,有利于拓展同學們的知識面,激發同學們學習的熱情,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各自的認知水平。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的本質是要求老師培養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合作能動性與合作意愿,在這一愉悅輕松的環境下激勵出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培養激起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能力及自主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