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小學教育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應該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強調核心素養的教育大環境下,教師要對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進行探索。本文將對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討論。
【關鍵詞】核心素質;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34-0097-02
【本文著錄格式】周鴻迎.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課外語文,2020,19(34):97-98.
隨著中國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需要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閱讀教學應從核心素養的角度進行。如今,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變化,社交媒體上普遍缺乏能使人們的知識得到充實的優秀文章。如何有效地幫助小學生抵制這種現象并培養他們的良好閱讀習慣是教師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因此群文閱讀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它對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閱讀缺乏基礎
語文知識的基礎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關鍵。然而許多小學生因為學習興趣或者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合理等原因,語文學習的基礎相對薄弱,從而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缺乏基礎知識的支持,使閱讀學習的效率不高。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也會出現學生的閱讀素材不足,閱讀素材的挖掘程度不深等情況,讓學生的語文的閱讀學習基礎得不到鞏固,進而影響閱讀的教學效率。
(二)缺乏先進的教學理念
教學觀念是教學方法改進的前提,想要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就必須先具備先進而開明的教學觀念。然而,因為長久以來教師受到的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其教學理念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落后情況。再加上有些教師缺乏教學的反思,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重要性,而對于學生的成績重視程度相對較高,從而導致了相對于綜合能力更看重分數的情況。在引導小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過程中,他們只會為語文閱讀練習提供答案。教師要求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相關參考答案進行相關的記憶。這種教學形式不僅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使他們厭倦學習,嚴重影響了教學內容的發展。
二、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主動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而是堅持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即對某篇文章進行理論上的講解,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沒有進行科學有效的發展,學生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很好的突出,這導致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局限性,使學生的閱讀潛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學觀念進行反思與調整,以更好地進行群文閱讀的實踐與開展。在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教學時出現的問題,并積極思考與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進行群文閱讀教育和群文規劃的同時,要對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狀況與教科書上的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制訂最符合學生認知規律、能合理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補充的群文閱讀素材。這樣可以充分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群文閱讀中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能力,并使閱讀的思維得到更大的發揮。這樣開展群文閱讀,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對文章內涵的挖掘,有利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群文的思想內涵,以提高閱讀能力和思想感情的素養。
三、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興趣開展群文閱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需要全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當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有清晰的了解,認真地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相應的閱讀任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反叛心理。并以學生喜歡聽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獲取學生的支持和贊賞,從而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興趣。而且這種閱讀教學模式僅在上課時間進行是不夠的,學生需要在課后擴大閱讀范圍,家長必須確保課后完成閱讀任務的質量。個性化的閱讀計劃非常適合不同的學生學習,并且可以通過適當的獎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由于小學生生活環境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正確認識到這種個體差異,并根據小學生的語言閱讀偏好向其推薦相應的語文閱讀材料。一些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不足,因此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會受到某些因素的阻礙。對于這些學生,建議他們閱讀一些語文圖畫書、文摘,或者影視資料,通過現代的媒體技術來更加高效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二)優化教學內容完善群文閱讀體系
閱讀目錄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對學生良好邏輯思維的形成有積極作用。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來逐步提高,因此,教育者應該遵循學習的規律,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對水平閱讀和“訓練”閱讀進行逐步的學習。該系統的有效建立需要基于教師對學生整體情況的深刻理解,并依靠教師對學習規律的掌握以及學生在日常工作中的理解與觀察。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類,簡單的五言詩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之后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七字絕句、樂府詩等,然后逐漸擴展到古代散文和長詩。通過這些內容,學生可以逐步提高閱讀古文字的能力,從而形成完整的古漢語閱讀系統目錄。語文書具有相當高的教學意義,教師應該提高對語文教科書應用的意識,發揮對語文教科書的研究,探索包含在教科書中的教學資源,來完善語文教學的基礎,并為群文閱讀的拓展,提供思想情感與教育目的上的前提。而教科書的知識內容還不夠,因此,應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適當擴展,整合相應的語文閱讀材料,開展小組閱讀教學。在引導小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可以有機地結合《美麗的小興安嶺》《富饒的西沙群島》和《記金華的雙龍洞》等課文的描寫,引導學生進行綜合閱讀。在學生進行閱讀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文章中的一些描寫手法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培養。再就是對課外閱讀文本進行有效的整合,讓課外文本更加具有系統性。例如,在帶領小學生學習《小英雄雨來》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例如《王二小》和《狼牙山五壯士》進行內容整合,適當增進學生的理解,拓寬他們的語文閱讀視野,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
(三)對群文閱讀教學和評價進行拓展
在采用群文閱讀的教育方式來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教學之外的,例如評價與反饋環節具備一定程度的重視;教育的任務固然重要,而對于教學成果的掌控和把握,也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教師就要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方法進行優化。而對于學生的評價管控,可以適當地采用分化學習小組的方式來實現。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生按照一定標準分成整體水平較為平均的學習小組,并選擇一名代表作陳述并總結相應的課文內容。通過有效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分析,發現學習語文閱讀知識的興趣。將閱讀素材的主題作為論點,引導學生進行對主題的討論,讓學生充分發散自己的思維。例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亡羊補牢》一節的語文閱讀和學習過程時,可以對“亡羊補牢”作為討論的論據,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進行深入的討論分析,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文閱讀能力。另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是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一大創舉,開展微課堂和MOOC等多種教學方法,讓閱讀學習的形式更加豐富,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相應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著學生的注意力情況,也是課堂良好展開的決定性因素。同時,群文閱讀本就是一種強調融合與整合的教學方式,讓其與新媒體技術進行整合是其發揮優勢的一項策略,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與群文閱讀的優勢,將二者整合,來完善教學和評價反饋的多個環節。
群文閱讀需要大量閱讀,僅依靠上課時間是不夠的。因此,群文閱讀教學的課外時間也需要合理利用。語文老師需要與學生父母溝通,爭取他們的合作,并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根據情況,制訂相應的個性化閱讀培訓計劃,使學生父母意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并與老師一起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此外,教師還需要盡可能少安排缺乏價值的課外任務,以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課業壓力。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之后,教師應檢查學習內容以確保學生閱讀任務的質量和效果,并選擇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摘抄或者閱讀作業進行合理的表揚,樹立榜樣作用,以便學生增強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增強他們的閱讀熱情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束語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育任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方法也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其中群文閱讀是一種高效而科學的教學方法。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對群文閱讀進行內容和體系的完善,并對其教學形式展開拓展,優化課外與課后的鞏固和反饋,充分發揮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倩倩.談小學語文閱讀中的群文閱讀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32).
[2]葉建容.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J].時代教育,2018(12).
[3]張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