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潤
摘 要: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學實踐,從“貼合生活實際組織教學”“借助信息技術組織教學”“開展趣味實驗組織教學”這三個方面入手,針對初中生物學科落實有效教學目標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初步分析與探索,旨在創新生物學科教學的形式與方式方法,推動學生生物素養及能力的顯著提升與發展。
關鍵詞: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生活實際;信息技術;趣味實驗
在追求效益與質量的當下,各學科教師紛紛想法落實有效教學的目標,以求通過最小的消耗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進而推動學生獲得有效可持續的健康發展。身為一名初中生物教師,我在自身的生物教學中積極探索了能顯著提升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的方式方法,效果良好,以下僅對此發表個人認識與看法。
一、貼合生活實際組織教學,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同時也是知識的最終歸宿”,這是眾多教育工作者提倡生活化教學理念的重要理論基礎。貼合生活實際組織教學,是幫助學生建立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兩者密切聯系的有效方法,其能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他們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快速而高效地理解所學的知識??梢哉f,貼合生活實際組織教學,是提升初中生物學科教學質量、落實有效教學目標的重要切入點。
對此,我結合自身的生物教學實踐對此做出充分詮釋。例如,在教學“植物種子的萌發”這節內容時,我便鼓勵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嘗試培育一顆種子,并認真觀察其萌芽的過程。這樣一來,學生便不再會覺得生物知識的學習枯燥而乏味,相反,其是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應當學好且必須學好,如此一來,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得到了維持,且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植物種子萌芽的過程也讓他們對所學到的生物知識有了更加直觀且深刻的認知與理解,這都大大保障了高質量生物學習效果的獲得。貼合生活實際組織教學對于落實初中生物有效教學目標所起到的意義顯而易見。
二、借助信息技術組織教學,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當前,信息技術被廣泛運用且獲得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與認可。在此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也應當積極迎合時代發展的趨勢,將信息技術科學引入生物教學活動之中,借助其信息含量豐富、呈現方式直觀生動的特點帶給學生強烈的多重感官沖擊,從而使得他們的生物學習效果得以優化,學習質量得以提升。從這一點來講,借助信息技術組織教學也是幫助我們生物教師落實有效教學目標極為重要的一個渠道。
我便在自身的生物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好地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學生反饋良好。例如,在教學“莖的輸導功能”這節內容時學生需要了解木本植物莖的結構,但是由于學生很難對植物的莖進行深入的剖開觀看,因此,他們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情況,我便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了木本植物莖的結構的組成部分,這樣一來,植物莖的內部結構就很好地呈現在了學生的眼前,包括樹皮、形成層、木質部、髓,由于格外直觀、形象,學生便能很好地記住上述生物知識及其內容。如此這般,借助信息技術組織教學深化學生的生物學習認知,提升生物教學質量,進而落實有效教學的目標便很好達成了。
三、開展趣味實驗組織教學,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實驗是生物學科學習的重要基礎,但以往的實驗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很多時候都是教師演示、學生觀看,如此一來,不僅學生動手實驗的操作能力未能得到培養,而且很難達到借助實驗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知識的預期目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認為初中生物教師可以適當在教學中引入趣味化的生物實驗,讓學生在有趣的實驗操作中鍛煉技能、深化認識,進而顯著提升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
例如,某次我便組織學生進行了“面包霉菌”的趣味生物小實驗,即學生要利用面包這一常見的食物進行實驗,具體實驗步驟為:將面包片掛在一根金屬線上然后將其放進玻璃瓶中;隨后,在玻璃瓶內加入一些水(注意不能讓水浸及面包片),使面包受潮;用箔蓋好玻璃瓶,待到面包片上長出霉菌之后在放大鏡下進行認真觀察。這一實驗簡單又有趣,因此,學生操作起來非常積極、主動,同時認真操作了實驗,他們得以清晰地理解與深化霉菌的相關生物知識。如此,借助趣味實驗組織生物教學就在調動學生生物實驗興趣、增強其生物實驗操作能力的基礎上,使得他們的生物學習認知更加深刻,效果一舉多得,這不正是有效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的重要體現嗎?
總而言之,在有效教學目標被廣泛追求的大背景下,我們初中生物教師應當立足實際教學情況加以大量探索,并科學運用到自身的生物教學實踐之中,如此,才能在確保生物學科教學質量的同時讓學生的生物素養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榮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內蒙古教育,2017(9):73-74.
[2]耿安軍.信息技術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淺思考[J].考試周刊,2018(12):160.
[3]吳靜華.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策略[J].好家長,2017(49):85.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