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云
摘 要: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面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幼兒的教育問題,它是孩子教育的基礎,但是越來越多的家長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忽視孩子身心方面的發展。基于此,分析這種教育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幼兒家庭;家庭教育;問題和對策
幼兒教育是孩子成長的基礎,如果幼兒時期孩子沒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就會受到影響,所以在孩子幼兒時期,家長一定要注重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存在的問題
1.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
由于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大多數家長為了讓孩子在將來能夠適應這樣充滿競爭的社會,在孩子幼兒時期就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就為了不讓孩子從小輸給別人。比如:學習跳舞、樂器、繪畫……旨在讓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因為幼兒時期孩子還不能獨立,一切都要依附于父母,所以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決定,父母認為一切都是為孩子考慮,因此在替孩子做決定時,從來不會過問孩子的意愿,所有的一切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這樣的家庭教育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忽視了孩子的品德和心理方面的發展,最終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性格缺陷。最后在青春期的時候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影響孩子自身的發展。所以家長能否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孩子的影響很重要。
2.缺乏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
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環境的影響也很大。橘子生長在不同的環境,結出的果子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孩子在不同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所養成的性格也不一樣。家庭的教育環境表現在家長的言行舉止,還有家庭的生活環境。如果家長說話粗魯,平時做事不注意形象,還有的家長因為怕麻煩就喜歡用錢去解決問題,有的家長天天和一群朋友在家里吵吵鬧鬧,還有家長平時處理事情不注重方式方法,這樣一些家庭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因為幼兒喜歡模仿學習,所以有時候家長怎樣做,孩子就跟著學,家長的表現孩子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看著記著就學會了,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同樣的習慣。所以家長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以免對孩子產生錯誤的影響。
二、改善幼兒家庭教育環境的建議
1.樹立“德智并舉”的幼兒家庭教育觀念
孩子在出生后接觸到的第一人是家長,所以在孩子的健康成長過程中,家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長要有耐心,凡事都要一步一步來,要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去給他傳授知識,不能因為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就去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給孩子造成壓力,要根據孩子的天賦和興趣去給他報興趣班。家長要注意多與孩子交流,盡量培養孩子開朗活潑的性格,家長不僅僅只是父母還可以是孩子的朋友。作為孩子的朋友要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做做戶外活動,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或者帶孩子多到小孩多的地方,讓他主動結交新的朋友,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父母不要只注重自己的工作,沒事多陪陪孩子,陪孩子多參加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有時間多讓孩子出去走走,多與大自然接觸,看看這個世界的萬物,讓孩子們健康成長。另外,有的家長會對孩子嚴格要求,過于死板的嚴格要求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危害,因此家長教育孩子要掌握好一個度,禁止家長對孩子使用暴力、冷暴力,它會使孩子心理變得畸形,所以家長教育孩子要適度而行。
2.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現在的家庭物質環境變得越來越富裕。家長這一輩的努力工作為后代生存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但是家庭物質的需求過于滿足會造成孩子的懶惰,所以家長應該對孩子的基本需求進行滿足。幼兒還小,所以要及時糾正他們的觀念,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的性格。另外,注意自身的言語和行為給孩子造成的影響,起好榜樣的作用,這就需要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家長努力做到最好,孩子才可能學著做到最好,一般的家長在孩子很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禮貌不說臟話,但是很多情況下,比如:父母雙方都處于激動而又憤怒的狀態下就會不自覺地說臟話,正巧孩子也聽到,這樣就會給孩子錯誤的示范,當孩子生氣時也說臟話,然后家長就訓斥孩子不要說臟話,孩子就會反駁家長說:你吵架的時候也是這樣說的。這樣的問題就出現在家長身上,家長就要及時反思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學會管理自己。另外,家庭成員的關系也是家庭環境的一部分,和睦的家庭環境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和睦舒適的家庭狀態會讓孩子感到放松,也有助于孩子開朗性格的養成。
綜上所述,在幼兒家庭教育中,家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首先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對孩子言傳身教,注重孩子全面發展,不要只衷于智力的開發,情商的發展也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李建蘭.幼兒家庭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小學,2018(12):178.
[2]閆秀鳳.幼兒家庭教育的現狀[J].中國教育新導刊,2017(6):90-91.
[3]宋霞霞.幼兒家庭教育的意義[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7.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