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慧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科能力要求培養學習理解能力、應用實踐能力和遷移創新能力。通過趣味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和探究性作業等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能幫助教師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個性化作業設計應處理好個性化作業與常規作業、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應試能力與素養培養及個性化的作業設計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等對應關系。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個性化作業
課后作業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形式,起著延伸課堂教學、鞏固學習內容和檢測學習效果的作用。個性化作業是相對常規作業的另一種形式。它同樣承擔著完善教學環節、提供學生思考與實踐平臺、判斷學生學業水平等任務。它的形式豐富多樣,除了書面作業還有朗讀、表演、實驗、訪談、制作等作業形式。要想真正落實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放棄舊的作業設計計劃,創新作業設計方案,堅持以實踐性、開放性的作業設計為原則,促進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的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開放性作業的教學實踐
1.結合學生特點,設計趣味性作業——推陳出新
初中生具有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教師應設計多樣的話題和有創造性的作業。在此基礎上結合西方文化,這樣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語言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8 B Unit 2 Travelling 后,筆者布置了以下作業:假設你正在最喜歡的城市游玩,準備給朋友寄明信片,但設計必須體現該城市的顯著特征。學生設計的明信片內容如下:一個在巴西圣保羅“旅游”的學生,設計了一張圓形的足球明信片,球星內馬爾正在踢球;“來自”荷蘭的明信片以盛放的郁金香為背景,高雅而獨特;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代表著“音樂之都”金色維也納;北京的代表則是一個醒目的中國結……每張明信片上都有當地的英文介紹。最后,筆者將明信片張貼將在教室,便于學生相互學習和借鑒。
2.聯系學生生活,設計實踐性作業——學以致用
實踐性作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需要一定的情景創設,通過大量實踐,使學生獲得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根據習得知識的特點,創設動態變化直接呈現的生動情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獲取親身的“情感體驗”,習得與學得并舉。這類作業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
以8 A unit 4 Do it yourself為例,筆者要求學生完成DIY作品并拍攝視頻。學生有的折了紙玫瑰并做成花籃,有的用紙撲克做成帽子、高塔等,還有的用桌布等環保材料做成婚紗禮服,利用磁鐵制作了小型碰撞球永動儀,還有的玩起了航模、手繪風箏等。學生在課堂上觀看視頻并用英語介紹了DIY制作的過程、所花時間、收獲、感悟等,并且通過禮物互贈的方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也鞏固了單元的重點知識。
3.拓展學生思維,設計探究性作業——啟迪智慧
對于中學生而言,探究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活動,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和搜集到的第一手資料來認識問題,體驗各種解決作業問題的疑難情境,這樣獲得的知識學生更易理解和記憶,更易應用于實踐中。
以9 A Unit 4和9 A unit 7 這兩個單元為例。這兩個單元分別介紹了NBA球員 Spub Webb,好萊塢常青樹Audrey Hepburn和武打巨星成龍的勵志事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偶像們具有很強的號召力?;谶@些,筆者立足“向模范學習”的話題,設計的開放性作業為“走進名人生活,感悟成功秘訣”,即通過老師提供的閱讀材料和自主閱讀,了解三位名人的生活,再歸納總結人物特征,挖掘他們成功的原因。該作業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提取關鍵詞,修改表達語句,制作PPT,最后小組匯報展示,介紹人物, 提出與內容相關的兩個問題,檢查其他小組的理解情況并根據小組評分情況評選出最佳表現小組和最佳表現個人。通過這項作業,學生能體悟到,成功并不能僅僅依賴顏值和天賦,更來源于堅持不懈的努力、永不言棄的韌性、胸懷天下的慈悲和不斷變革的創新。
二、啟示與反思
教學實踐后,筆者總結了在設計英語開放性作業時應處理好如下幾對關系。
1.個性化作業與常規作業
兩者要統一思考,各有側重。豐富的作業類型應根據教學目標來設定。個性化作業除了注重多樣的形式設計外還應關注單元作業的整體性、多樣性和層次性。
2.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概念的演繹從生活中的問題出發,要創設與學生生活能力相適應的情景與問題,創設課堂內外相結合的教學環境,開放性作業需要多樣的平臺。
3.應試能力與素養培養
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與能力,將學科知識與能力的教學過程作為素質培養的方法與過程,是開放性作業表現方式的設計要求。探索分層作業設計,形成基本要求和學生個體發展要求相結合的分層作業。
4.個性化的作業設計與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基于《教學基本要求》中的英語學科能力矩陣和學習水平分類表,作業水平可以界定為熟悉(含積累)、鞏固、運用和綜合四個級別。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考慮這些作業的關鍵要素并結合學生的學情且符合學生興趣。個性化作業強調參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參考文獻:
程曉堂,趙思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課程·教材·教法,20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