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琴
摘 要: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從識字教學、口語交際教學、閱讀教學三個方面入手,針對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游戲;識字教學;口語交際教學;閱讀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各種各樣有趣又好玩的游戲格外熱衷。我在教學實踐中就觀察到,每當教師帶領或者組織學生參與某項趣味游戲時,學生總是能做到全身心地參與,并積極地配合,由此我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將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趣味游戲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之中,以此讓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學生也能在寓教于樂、寓教于趣的過程中更輕松地學習語文知識。
一、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在以往的識字教學模式中,很多時候都是教師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集體朗讀教學的漢字,然后在課下要求學生進行一遍一遍地抄寫,這種識字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由此磨滅其識字的興趣與熱情,學生最終的識字效果也不容樂觀。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中就很好地引入了一些趣味化的識字游戲,以此游戲為載體推動學生更好、更輕松地學習漢字。
例如,我曾在課堂上帶領學生玩過一次漢字接龍的游戲,該游戲主要規則為第一名學生首先說出一個漢字,并對其進行組詞,第二名學生要由第一名學生所組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開始重新進行組詞,第三名學生則要由第二名學生所組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開始進行組詞,以此類推。游戲過程中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未能順利接龍的便會淘汰出局。別看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但是他們內心有著對外展示自我的心理,因此他們都會積極調動自己的思維智慧,轉動著自己的小腦瓜,絞盡腦汁地想著答案。這一過程中學生既感受到了漢字學習的魅力與有趣,同時也深化了對以往所學漢字的認識與理解,這便是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的重要價值。
二、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運用研究
在以往的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很容易忽略對學生進行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其實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具的學科,其學科學習的本質目的就是要利用所學到的知識更好地服務于自身的社會與生活實踐。從這一層意義展開來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組織與開展口語交際教學工作至關重要。我在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會適當引入一些趣味的游戲,以此讓學生的口語交際活動變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與熱情,讓他們在積極表達、踴躍發言的過程中大大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在某次以“我最難忘的一件事”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我便帶領學生進行了一次“你講我評”的趣味小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學生率先要組合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游戲,其中一名學生要結合“我最難忘的一件事”這一主題進行演講,小組內的其他學生則要作為評委對這名學生所講解的內容進行評估與打分。這樣一來,同一學生小組內,學生便可以輪流進行演講,以及作為聆聽者對演講者的演講內容進行評價。作為演講者在進行演講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梳理自己的演講思路,然后將其有條不紊地表達出來,這一過程將是對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與鍛煉;至于其他聆聽者則要根據所聽到的內容進行合理評分,并給出自己所打分數的原因及其理由,這同樣也是對其聆聽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的一種鍛煉。如此這般,整個學習小組的學生相互之間都成為一個口語交際與表達學習的統一體,大家在邊玩邊學的氛圍中很好地促進了自身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趣味游戲運用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中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證明。
三、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提到閱讀教學,很多教師第一反應是無法與趣味游戲相結合,其實只是一種錯誤的理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要我們認真探索與發現也可以適當引入趣味游戲,進而讓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變得更具質量。
對此,結合自身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便可以做出有力詮釋。例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的時候,我不僅僅局限于講解這一閱讀文本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更是創新性地帶領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一次情景表演的趣味游戲,有的學生要負責扮演不同階段的小蝌蚪,另外還有學生要負責扮演鯉魚媽媽、小鯉魚,有的要負責扮演烏龜媽媽,還有的要扮演青蛙媽媽。在趣味化的情景表演游戲中,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對《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趣味游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發揮了極大的優勢。
四、結束語
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是吸引孩子們注意力及其目光的重要形式所在。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趣味性較強的游戲合理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之中,以此在創新小學語文教學形式的同時,讓學生也能在有趣的氛圍中輕松學習知識,高效掌握知識。
參考文獻:
[1]周霞.小學語文課堂趣味教學實踐探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1).
[2]王中平.玩要精彩學要輕松: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探索[J].新課程,2018(3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