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
摘 要: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所在,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提高整體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能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和備課通常都是以課本教材為主,甚至是照本宣科,只注重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課本基礎知識點,確保其在考試中可以得高分。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當中,只會死記硬背語文常識和基礎知識,無法與同學和教師進行有效的情感互動,最終導致學生自我情感表達能力的欠缺。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以下幾點策略,以期有效提高整體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及水平。
一、立足課本教材,深挖情感因素
在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文質兼美,優(yōu)美的文字、質樸的語言,無一不蘊含著豐富的情感因素,有愛國之情、思鄉(xiāng)之情、母子之情以及師生之情等??傊?,我們只要翻開語文課本,就會有一股濃郁的情感氣息撲面而來。無論是課文景物,還是文本人物形象,都在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追求,更是寄托著作者本人的理想抱負和美好憧憬等情感內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課本教材為基礎,深入挖掘其中蘊藏的情感因素,再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jīng)驗,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及方法,在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的同時,促使他們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
在五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表達愛國之情的課文有《少年中國說》《圓明園的毀滅》等;展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情感的有《四季之美》《鳥的天堂》等;表達親情的有《慈母情深》《父愛之舟》等;表達思想懷人之情的有《落花生》《桂花雨》等,另外還有表現(xiàn)生活、講述歷史以及描述自我成長等各種情感的課文。由此可見,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都是經(jīng)過了長期的沉淀,通過精心篩選而留下的,每一篇都是內容深刻,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課本教材,不斷研究和深入挖掘其中蘊藏的情感因素,從而為后續(xù)情感教育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注重朗讀課文,體會文本情感
情感表達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朗讀,尤其是聲情并茂的朗讀,更有利于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以想象出課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從而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文本字里行間中所要表達的真摯情感。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要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通過范讀引領學生認真欣賞和朗讀課文,以此加深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真情實感的感受。同時,在語文教學中,散文也好,詩歌也罷,都需要反復朗讀,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語感,鞏固學生對字音、字形以及句子等基礎知識的掌握,從而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促進學生發(fā)現(xiàn)身欣賞美的能力的提高。不管是詩詞還是散文,都需要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真正感受詩詞的優(yōu)美韻律,體會散文的真情切意,從而在語文課堂響起優(yōu)美動聽的天籟之音。
王維的《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田園詩,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示范朗讀。然后,讓學生自己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領悟詩人情感。學生在反復朗讀中,眼前再現(xiàn)出了詩中景物,空山、竹林、明月、清泉、山村姑娘等,仿若活生生展現(xiàn)在眼前。與此同時,讀者也好像看到詩人穿越時空來到身邊,二人促膝長談、相互交心。這就是朗讀的魅力所在,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詩情畫意,還能讓學生獲得有滋有味的情感體驗。正如朱光潛說的,紙上文字雖無生命,但吟誦卻可以賦予其生命。對于作品,要想品其味、觀其形、感其情,首先就要有感情地朗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通過字音、語速、語調等方面,對情感脈搏有更為直接的感受,從而通過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讓語文課堂更加高效。
三、加強師生溝通,構建和諧關系
情感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受身心發(fā)育限制,情感方面較為敏感、脆弱,非??释玫剿说目隙ㄅc認可,而教師的評價與態(tài)度是學生情感發(fā)展的直接影響因素。因此,教師在實施情感教育時,應該實時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積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注重加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首先,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經(jīng)常與學生交流,通過及時了解學生情感世界,對進行實時引導;然后,對于學生在學習和行為方面出現(xiàn)的偏差,教師應該多多正面糾正,而不是一味地批評或指責,要用情感去感染他們,讓他們自覺改正或提升;最后,教師除了要不斷豐富課堂內容之外,還應該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總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順利實施的核心就是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只有教師真正做到以心換心,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真正贏得學生的尊重與關心。
參考文獻:
[1]徐世鵬.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2):248.
[2]張丹丹.淺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漢字文化,2019(3):80-81.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