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花 張晶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深刻沖擊著教育領域的發展,推動著教學方式的變革,構建高效的信息化教學課堂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課題。為充分發揮出高校英語課堂的價值,要不斷培養和提升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本文在闡述培養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必要性和英語信息化教學特點的基礎上,結合信息化教學在高校英語課堂中的應用,提出了培養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幾項策略。
【關鍵詞】高校英語;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
【作者簡介】明桂花(1976-),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齊齊哈爾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及跨文化交際;張晶,齊齊哈爾大學公共外語教研部。
【基金項目】1.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6G263,項目名稱: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青年教師多元化能力培養探究;2.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7140,項目名稱:高校青年教師能力培養研究——以齊大為例。
現階段,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發展的新趨勢。教育部明確要求教師要積極推進信息化教學活動,形成信息化教學新常態。但在當前的高校英語課堂,尚存在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不足的狀況,因此,培養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一、 培養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必要性
1.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高校英語課堂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的教學要求,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著高質量教學課堂的構建。高校英語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創造性地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提升課堂質量,突出教學成果,推動英語教學向多樣化、現代化、創新化方向發展,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2. 完善高校英語教師綜合素質。新時期教育形勢下,培養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英語教師綜合素質的一種完善。現階段,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趨加深,各種新型教學模式層出不窮,例如在線教學、微課堂、網絡直播教學等,面對多變的、新興的教學模式,高校英語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充實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因時而變,掌握新興教學模式操作技能,才能實現高質量課堂的教學目標。
3. 為社會輸送創新型人才。新時期教育領域要求高校要為社會培養和輸送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人才,并能夠和社會的發展要求相匹配。培養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這一要求的體現。教師應善于運用信息化教學,拓寬學生的認知體系,推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培養全方位、高素質、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
二、 高校信息化英語教學的特點
與傳統的高校英語課堂相比,信息化英語教學有十分明顯的教學特點。
1.教學策略數據化特點。高校英語教師基于信息技術平臺,運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英語教學,改變了傳統的經驗教學模式,轉變為新的依賴數據分析的教學方法,實現精準教學,構建高效課堂。
2. 教學資源智能化特點。教師在高校英語課堂依托信息技術平臺,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為學生提供海量的互聯網信息資源。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能使教師基于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實施英語教學,強化教學效果。
3.教學互動立體化特點。高校英語課堂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拓寬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渠道和途徑,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更趨靈活和生動,不會受到時間和地點的影響,教學互動帶有顯著的立體化特點。
4.教學評價快捷化特點。教師在高校英語課堂利用信息化教學技術,結合動態的形成性學習評價,對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課堂檢測階段和課后跟蹤階段的表現方便、快捷地反饋給學生。
三、信息化教學在高校英語課堂的應用
1.各個教學階段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自高校英語課堂引進信息化教學以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得以加強,構建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條件,推動了“教”與“學”之間的融合,促進了教學環節的銜接和統一。總之,信息化教學貫穿于高校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首先,信息化教學應用于英語課堂的課前階段,教師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對教學設計進行優化。通過信息技術平臺,教師能夠精準地掌握學生的具體學情,并有針對性地向學生推送教學資源,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并基于教材預設教學目標,合理進行測試,綜合分析測試結果,擬定教學方案。學生則可以利用信息教學平臺,提交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并根據教師的反饋,科學地提升自己。
其次,信息化教學還應用于課中階段,具體體現在師生的互動環節。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平臺創設情境,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堂探究,并對學生的互動表現及時進行評價和反饋,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
最后,在課后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提升教學的針對性。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課前和課中階段的具體學習表現,科學布置任務。學生完成任務后提交給教師,教師對其進行批改和反饋,并對學生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為學生答疑解惑。此外,學生可以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密切和教師及同學之間的交流,推動自身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2.高校英語教師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高校英語教師利用信息化教學,首先,能夠科學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方案設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夠將信息化教學思維、理念、方法深入滲透于教學的全過程。其次,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科學地調動學生的相關信息,完成對學生學情的精準分析。此外,高校英語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通過信息網絡技術,選擇恰當的推送方式,為學生推送合適的學習資源。最后,應用信息化教學,可以實現師生之間高效的立體化互動,在此過程中推動學生智慧的生成。
四、高校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策略
1.更新教學觀念,融合信息技術。現階段,教育領域深受互聯網的影響,正發生著深刻的變革,在此形勢下,英語教師為推動學生的發展,要更新教學觀念,將信息技術巧妙地融于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創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積極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巧妙結合多媒體技術,通過新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體現學生主體,分享教學資源。為了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價值和作用,教師要通過信息技術,分享英語教學資源和學習平臺,還可以基于教學進度安排,提前將教學內容發布在教學平臺,要求學生根據問題尋找答案。這種開放性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也能夠得以提升。
3.積極參加培訓,提升教學能力。互聯網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參加和信息化教學密切相關的培訓活動,提升自身對信息化教學的運用能力,并基于學生的學習特點,科學地進行課堂活動設計,發揮課堂活動的作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
4.秉持因材施教,運用數據技術。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秉持因材施教,科學地在信息教學平臺運用大數據技術,綜合分析學生在英語課程學習中的特點和能力,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策略。同時,可以運用大數據技術了解學生當前階段對英語課程的學習,合理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五、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下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推動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結構的深刻變化。隨著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不斷強化,高校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也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馬秀華,馬秀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師的信息素養現狀和提升策略研究[J].英語教師,2019(06).
[2]沈化.“互聯網+”時代高校英語教師教學藝術的建構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07).
[3]余荷花.基于教育信息化要求的地方高校英語教師發展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7(03).
[4]江進林.高校英語教師測評素養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界,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