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者為適應網絡教學進行了一些有益嘗試,旨在為創新中職英語教學新模式作出積極探索。
【關鍵詞】中職英語;網課;資源篩選;興趣引導
【作者簡介】高曉娜(1986.09-),女,漢族,河北滄州人,滄州技師學院,助理講師,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英語教學。
英語作為基礎學科,如何與互聯網結合,在線上教學中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這需要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因勢利導,利用好網絡資源和網絡優勢,創新教學模式。
一、 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資源整合
1. 了解中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及其個性化特征。中職學生生源存在一定的復雜性。一方面,學生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相當一部分學生初中畢業時遠未達到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因此他們在邁入中職課堂后,往往對英語學習抱有“敬畏”感,而中職學校的校本課程在內容上的專業性更加劇了這種“敬畏感”。另一方面,許多中職學生之所以選擇中職院校,是想盡快學習一技之長,以便盡早就業。因此,他們往往對于英語這種基礎學科會不屑一顧,缺乏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這些就決定了我們在選擇教學資源時要注重基礎性和趣味性,讓學生真正能夠“跳一跳,夠得到”,并且愿意去跳一跳。
雖然存在著諸多缺點,但是中職學生也有著自己的“優勢”,由于他們沒有普通高中學生的高考壓力,相對地有較多的時間去瀏覽關注網絡信息,興趣愛好廣泛,思想活躍,接受新鮮前沿事物較快。教師應當引導他們積極而良性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把網絡信息資源滲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學中,使有益的網絡信息和學科教學相結合。
2. 篩選網絡資源輔助教學。(1)制作內容更加豐富的課件。在了解了中職學生的特點后,教師可以有的放矢地到網絡上選擇一些簡單易懂、趣味性強的資料、教材、教參、考試試題、圖片、動畫、視頻、音頻等可用教學資源,用來制作形式活潑有趣、內容新穎的課件。例如,在單詞練習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一些單詞闖關的小程序來達到識記單詞的目的;在進行情景對話時,可以播放類似的視頻給學生提供模擬的范例;在聽力訓練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先使用正常語速播放,如果發現學生聽起來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慢速模式,等到學生學習完這一部分,對文章熟悉了,則可使用快速播放模式。這些都可以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趣味性和課堂容量。
(2)直接利用網絡上的英語學習類APP。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在于,除了可以搜索一些教學資源輔助我們制作課件外,還可以直接“拿來主義”,根據教學情況,選擇一些英語學習類app,比如配音類軟件、單詞類軟件、閱讀類軟件等,如果能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不僅會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配音類軟件為例,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自行下載好軟件,布置需要學生完成的配音片段。當然,教師需要簡單地向學生介紹軟件的操作方法。學生逐句進行英文配音,軟件會對每句的完整度、流利度、準確度進行打分(如圖1所示),全部錄制完成后會有一個綜合得分(如圖2所示)。如果不滿意還可以返回重新錄制。學生在配音過程中,不斷地重復練習,一方面通過最簡單的語言習得方式漸漸形成英語語感;另一方面,在配音過程中,學生不斷與原聲進行比對,自行糾錯和改進,形成了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能力。學生完成配音后,可以分享到班級群或者私發給教師。教師可以將好作品進行展示,然后再對配音中的內容進行具體的講解,并和學生進行討論。
二、 在網絡教學過程中尋求突破
1. 加強學生本位思想的轉變。中職學校英語課程多是按照專業部的發展及學生數量來設置的,因此授課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特征。這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中職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讓學生產生畏難甚至厭學情緒。傳統教學由于受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的限制,難以避免會出現教師本位和課本本位的“填鴨式教學”,這些在線下教育中很難得到根本性轉變。
然而在特殊背景下,由于外在條件的局限性,教學任務壓力大大降低。這就使得老師們可以放慢節奏,開啟探索學生本位的新篇章。首先,網絡課堂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就是學習個體之間的相對獨立性,這使得學生有了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避免了傳統課堂上學生容易受其他同學影響或是依賴他人的弊端。其次,在網絡這個虛擬環境中,許多學生不像在現實中那么羞澀和膽怯,往往更容易表達和展現自我,這樣我們就可以多采用參與討論、情景教學等學生參與度高的教學方法施教。同時,網課進行過程中(以釘釘為例)教師可以隨時看到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文字反饋,教學進度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隨時進行調整,而不必擔心由于課堂秩序混亂引起教學中止的情況發生。這些個性化差異化教學,能保證每個學生聽得懂、學得會,從而達到由教師本位到學生本位轉變的目的。
2.多種授課形式相結合。在線教學基本可以按照“學生簽到+舊內容回顧+新課教授+問題答疑+課堂小結+布置課后學習任務或作業+學生簽退”等流程來開展。開展網課初期,學生往往會因為新鮮感而積極參與。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逐漸習慣了這種教學模式,又會產生倦怠感,回到原先課堂上課的狀態。如何保持學生對網課的新鮮感,維持住他們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形式上多動腦筋。
(1)利用好“微課”。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過程,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傳統的線上教學一般是一節課一個知識點,教師會利用課上45分鐘充分對知識點進行具體細致的講解。然而調查表明,中職學生的注意力一般維持在8-15分鐘,超過這一時間范圍,其注意力集中程度會大打折扣。這就造成許多學生在傳統教學中還沒等到教師切入正題,就已經“不知其所云”了。而微課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一般微課視頻都可以對知識點進行形象化的描述與講解,且微課視頻時長大都在十分鐘左右,可以讓中職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2)采用直播形式。如果把微課看成是“濃縮的精華”,那么直播課則是無限趨近于線下課堂的授課形式。當學生習慣了“虛擬課堂”后,采用直播課是一個不錯的調節學生情緒的方式。網絡直播課既可以實現內容的教授,又可以達到與學生實時互動交流的目的。并且平臺一般都有錄課功能,對于基礎薄弱或者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來說,回放網課也是一個很好的彌補方式。
(3)翻轉課堂的嘗試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本身就是互聯網快速發展所催生的產物,具體指的是調整課堂內外使用時間,教師不再占用課堂時間來講授知識,這些知識需要學生在課后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學生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成效。這種學習形式使教師從講臺這個“神壇”上走了下來,走到了學生中間。而具體到網絡環境中,就需要教師在線上課堂時做好“輔助者”這個角色,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
三、 網課需注意的問題
網課在給我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要求教師自身提高業務能力和個人修養。首先,線上教學對于教師的技術要求是比較高的。要上好網課,教師自身必須對網絡有一定了解,知道如何在網上搜索相關的信息,如何與學生在網上進行溝通互動,除此之外最好還能熟練地操作一些輔助工具,比如photoshop、flash等制作相關的課件。其次,教師需要更新評價理念,要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而且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的評價。它打破了傳統考試和測驗的“唯分數論”,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度,使班級學習氛圍較為濃厚,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結語
網課是應運而生的時代之選,只要我們在新形勢下依然能夠做到“備好教材”“備好學生”“備好方式”“備好資源”,抓住時機,充分利用好線上教學的優勢,將“線下”的傳統經驗有機地融入“線上”教學中,相信新的教學秩序的來臨就不會太遠了。
參考文獻:
[1]解凌云.中職英語教學中可融入網絡教學資源[J].教育教學論壇, 2011(31):50-51.
[2]強毅.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海外英語,2012 (17):102-104+106.
[3]劉喜成.如何實現英語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發展為本[J].課程教育研究,2013(32):102-103.
[4]蔣娟.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數字化教學實施路徑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9(15):106-108.
[5]陳玉斐.創新教學理念,優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