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娜
【摘要】在對高校行政管理的內涵進行簡述基礎上,對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可行性方向進行分析。認為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可行性方向主要為:信息化方向、精準化方向、法治化方向、專業化方向及責任化方向等。
【關鍵詞】行政管理 可行性方向 信息化 精準化 法治化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極為重要,關乎高等教育的健康、長遠、可持續性發展。所以,自新中國建立以來,黨中央政府始終極為重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與改革。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如今已愈發趨于完善。但值得一提的是,改革的步伐必定是永無止境的。在未來,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改革仍會朝著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一、高校行政管理的內涵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為高效率實現教育教學及其他工作目標,高校基于自身機構組織及管理制度,積極利用現有資源和各種手段措施,充分發揮管理職能,實施的一系列組織管理活動。高校行政管理客體涉及學生、教師和職工三大群體,管理內容極為龐雜,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性要求也相對較高。
二、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可行性方向分析
有效的行政管理利于實現對高校資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利于維護整個學校系統的正常運轉。正因如此,國內目前關于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愈來愈多,其中也不乏很多關于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可行性方向的研究。結合已有研究認為,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可行性方向主要如下:
(一)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信息化方向
21世紀以前,我國高校行政管理主要采用傳統行政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效率不高,浪費了大量人力資源。進入21世紀后,尤其是近年來,很多高校已然認識到行政管理信息化的先進性,并積極參與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方向是未來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重要、可行性方向。所謂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是指高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并基于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行政管理成效的一種有效行政管理手段。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盡快實現現代化和智能化,有利于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能夠更好地促進高校建設與發展,有助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思想觀念的轉變滯后于信息化的發展,行政管理方式的變革滯后于信息化的發展,行政管理機制的變革滯后于信息化的發展。具體表現為:(1)缺乏信息化建設的統籌規劃;(2)軟硬件設施配備不足;(3)信息化建設智能水平較低;(4)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素質等。
為促進高校行政管理更好朝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建議:(1)高校統籌規劃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2)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3)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管理制度;(4)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
(二)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精準化方向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行政管理是保障高校所有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基礎性保障。遺憾的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不夠精準,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政管理成效的提升。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促進高校行政管理改革與發展,很多專家、學者均提出高校行政管理精準化的改革方向。研究表明,高校行政管理的精準化有助于促進其應有作用的發揮,是解決當前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現實需求。為切實實現高校行政管理的精準化,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起精細化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理念。對于所有高校而言,均應充分認識到高校精準化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在行政管理方面均應積極秉持精準化化工作理念,讓精準化貫穿行政管理工作始終。(2)明確高校行政管理精準化管理的目標,解決好“干什么”的問題。高校應根據行政管理部門崗位和管理內容的不同,有針對性的科學構建精細化管理目標,如后勤工作人員管理目標、大學生管理目標、教師管理目標、科研管理目標等。(3)精準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措施,解決好“怎么干”的問題。高校可根據業已構建的行政管理精準化管理目標,有的放矢制定具體踐行策略,保障高校精準化行政管理目標的切實實現。
(三)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法治化方向
隨著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現代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多年高校行政管理實踐表明,高校行政管理涉及范圍較廣,其中或多或少也會涉及一些法律問題。諸如,2019年8月,郭宏振對東華大學提起訴訟,訴訟緣由是:2016年9月21日10點30分左右,東華大學實驗室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在校研究生郭宏振眼部受傷嚴重,隨后起訴東華大學。整個事件的經過在此不做詳述,查閱相關新聞資料不難發現,目前大學生將就讀高校告上法庭的案例并不在少數。如若高校在行政管理方面不朝著法治化的方向發展,很難有效應對新形勢下的高校行政管理態勢。為更好引導高校行政管理朝著法治化的方向發展,建議國家應完善高校行政管理的相關法律制度,在此基礎上安排相關部門加強對高校行政管理權的監督。除此之外,高校在行政管理制度的構建方面也應嚴格依據現存法律制度,不斷進行完善,如依法制定校規校紀等。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也應積極通過自主研修、參與培訓等方式,不斷提升法治意識。唯有如此,方能讓高校行政管理真正朝向法治化的方向發展,讓高校行政管理呈現出更多的法治性特征。
(四)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專業化方向
這里所說的專業化主要是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目前,高校的規范化管理以及管理制度的創新需要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程度,依法治校和依法管理需要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建設。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建設是實現改革管理體制的必然要求。作為高校行政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作為決策層,應努力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逐漸成為職業化的教育家。中層管理人員作為執行層,應重視自身身份的特殊性,成為大學教師與行政部門有效溝通的“中堅力量”。基層行政人員作為操作層,應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在工作中提高對教育規律的認知。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管理水平,建議可采取如下措施:(1)轉變觀念,提高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的認識。如正確處理行政管理與教育服務的關系等。(2)深化改革,加強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如深化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制度改革;嚴把入口關,加強高校行政管理隊伍建設等。(3)加強培訓工作,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培訓的專業化水平。如立足校本培訓,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素質;加強培訓專業化建設,提高培訓水平等。只要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建設工程能夠真正得以順利有效開展,那么高校行政管理的專業化水平也必然會隨之得以不斷提升。
(五)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責任化方向
2007年,國務院正式發布《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等法規制度,從各個方面對公務員的違規違紀的不同情形進行了相關規定。《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2009)》和《關于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2010)》等兩部法規的頒布則進一步將黨政領導干部地問責推向法治化和規范化的軌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成效,很多高校也不約而同對行政管理人員采取問責制,問責制的實施對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形成了有效約束,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質量。未來,建議高校應進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人員的問責制度。在問責的基礎上,還應建立問責救濟渠道。
1.應對申訴制度進行強化。首先,應進一步明確被問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可以向誰申訴,可以在多大范圍內進行申訴,以何種方式進行申訴。其次,需進一步擴大被問責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申訴范圍,應規定被問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不僅可向問責決定機關進行申訴,還可向有關黨政領導直接進行申訴。抑或是向人大機關的委員、代表及領導進行申訴等。
2.行政訴訟。如若被問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認為,問責違法或是不公,應允許其向法院申請行政訴訟,采用司法手段切實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可通過如下手段對被問責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實施權利救濟:①行政補償;②行政賠償;③信訪等。總而言之,無論是問責制度的建立抑或是問責救濟渠道的建立,均是為了能夠讓高校行政管理更好朝著責任化的方向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方向、精準化方向、法治化方向、專業化方向及責任化方向等,為高校行政管理優化的重要可行性方向。只要高校在行政管理改革過程中,能夠堅定不移地向著上述方向進行發展與改革,相信我國未來的高校行政管理必然會更上一個新的臺階,愈發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劉菊青.日本高校行政管理特點與執行力分析[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1,(12):96.
[2]劉廣.基于“云計算”的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2):156.
[3]姜曉琴.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創新路徑探析[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8,(02):66.
[4]李直倫.推進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精準化的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07):69.
[5]王世強.新時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精準化管理探究[J].企業研究,2018,(12):62.
[6]衛揚中.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的理性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03):60.
[7]譚芙蓉.新時期下高校行政管理法治化建設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01):18.
[8]李曉曄,李欣.加強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建設的必要性[J].商,2011,(11):121.
[9]陳浩.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建設——基于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沖突的視角[J].山東高等教育,2016,(01):13.
[10]高兵.淺析推進高校行政管理人員專業化建設的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0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