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新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相應性的調整。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始終離不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發展。而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又是一個熱點問題,那么何為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又如何去實現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呢?基于此,將在分析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基礎上,深入闡述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實現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核心素養 有效性 教學策略
簡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指的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習得數學知識,發展數學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數學的能力,以及必要的合作探究意識等,一系列的教學成果也幫助教師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可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其有效性的實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多種教學策略的綜合運用,才有助于實現既定的教學效果。而在具體的教學策略實施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教學瓶頸,這些教學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小學數學教師也要認真對待,謹慎分析,進而尋找解決策略,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是作者在長期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總結所得,敬陳管見,愿對從事相關教學研究工作的教師提供幫助。
一、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問題淺析
(一)學生對于數學問題分析的“畏難心理”
首先,我們用正常的思維來審視小學數學教學,每個班級總會有一些學生感覺學數學很吃力,有的學生一聽到“數學”這兩個字就頭痛;有的學生做了大量的練習題,考試的時候卻還出錯;有的學生一遇到看似比較復雜的題目就不想動筆去解題……諸多現象都表明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具有“畏難心理”,在學生眼里,數學是個非常復雜的學科,總是絞盡腦汁也弄不懂數學題。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生的心理活動在作怪,學生在還沒有開始學習數學時,受潛意識“畏難心理”的影響,腦海里就可能浮現這樣的想法:“這道題看起來這么復雜,我肯定解不出來”。在心里就否定自己不行,又怎么能將數學學好呢?這個問題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留心觀察,并悉心引導。
(二)數學課堂建構缺乏趣味性
雖然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現代教育也在不斷進步,但是仍有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秉持傳統的教學觀念,沿用傳統的小學數學授課方式,倒也不是否認這些教師的教學,只是通過調查研究發現,這類教師的課堂中無一不透露出一絲平淡無趣,缺少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在平淡的課堂中學習,長此以往,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下降,通過實地觀察學生上課表現,在缺乏趣味性教學的課堂,學生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積極討論的比率相較于趣味性課堂是降低的,由此也說明了一定的問題。繼承傳統不是錯誤,全盤復制便是問題,推陳出新是教師應該考慮的另一問題。
(三)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欠缺
這一問題也是比較常見的,很多學生雖然學習了相應的理論知識,在考試中也能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在具體的生活實際問題解決時,卻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經分析研究發現,學生單單掌握了基礎的理論知識,明白“1+1=2”,但是應用到數學實際問題時,便只記得模板,而忘了分析思路,機械化學習。這個問題也應該引起授課教師的關注,盡快解決。
二、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教學策略
(一)創設數學的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探索思考問題
要想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堂情境的創設必不可少,課堂要針對問題進行教學,那么構建問題教學情境也是必然的。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并與學生一同在情境中展開學習,教師再對學生加以引導教學,多向學生提問,讓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數學問題,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創新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
例如,在教授學生“分數的意義”(三年級)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做好導入環節的情境創設,對于學生來說,分數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和以前所接觸的數字不一樣,如果很突兀的就把分數這個概念引出來,學生不免有些迷茫。教師可以創設以下情境,進行引入教學。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朋友間的小故事!小明在周末的時候邀請非常要好的3位朋友到家里做客,快到中午吃飯的時候,小明的媽媽突然有事要出門,在出門之前小明的媽媽烙了一張圓圓的大餅,讓小明和他的3個好朋友一同分享,4個小朋友面對著香噴噴的大餅陷入了困惑,到底應該怎么分大餅呢!同學們,你們覺得應該怎么分這塊餅?
學生A:小明分一大塊,其他小朋友分一小塊。
學生B:不行!這樣子不公平!
師:這位同學說的不錯,既然是好朋友,大家分享東西一定要公平呀,那么,你們知道怎么分這個餅是公平的嗎?
這時候學生還是會提出自己的想法,可能不是正確答案,但是教師可以先不急于否定,而是通過讓學生自主思考和互相探討,讓學生融入到這個問題教學情境中,然后教師再通過適時引導教學,引出分數這個新數,擴充學生的數域學習。通過上述所舉例的問題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對于課堂教學有較高的參與度,也能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有利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
(二)巧妙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現代教學課堂是個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不僅使用起來非常便捷,而且可以幫助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融洽課堂教學氛圍,幫助學生重燃數學學習的信心。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巧妙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授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工具,實現教學手段應用的最大化。
例如,教師在進行PPT課件制作時,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的數學問題,再配之生動活潑的動畫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小學生本來就對一些動畫感興趣,把數學問題放到動畫里,學生自然更會集中注意力,認真觀看動畫視頻教學。
(三)教師及時做好評價總結工作,和學生進行雙向反思
評價反思工作是任何教學都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小學數學教師也應該及時做好評價反思工作,對于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對于學生掌握接受程度進行反思,與此同時,學生也應該進行反思,對于所學內容消化程度的反思。教師也可以設置課堂反思調查問卷,收集整理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進自身教學方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雙贏。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現不是偶然,也絕非必然,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繼續充實自我,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祁秀花.陶然以樂 學而生趣——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131.
[2]徐莉華,王仕開.農村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130.
[3]林海燕.例談“先學后教,多學少教”的教學——以青島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的意義》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9.
[4]陳旺.寓教于趣寓學于樂——數學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2019,(09):158.
[5]許常鳳.做好預設,生成精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淺談[J].讀與寫,2019,(09):174.
[6]張月梅.資源開發,成就高效數學課堂——小學數學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J].讀與寫,2019,(09):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