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華
【摘要】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點在于理解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學需要。只有最大化學生興趣,學生才有望主動參與課堂當中,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本文先是介紹新時期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育核心素養要求,隨后解讀高中數學教育的正確方法,包括轉變教學理念,貫徹核心素養要求、開展合作學習。希望能夠幫助更多教師與學生掌握核心素養教育理念,最大化核心素養教育的價值。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5-0114-02
前言
在新課標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人們對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學校需要根據社會發展條件、背景重新組織與優化人才培養方式。面對素質教育大環境、大背景,核心素養漸漸成為了師生最重視的話題。不過以高中數學教育現狀與情況可以得出,很多學校教師的教學目標仍舊存在不夠清晰的問題。許多教師只顧使用傳統教學形式,無法保障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正因如此學校才需要加快改革,根據核心素養要求,突破教學難點與問題,創建高效數學課堂,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教育意義
最早該概念出現在2016年的成果發布會,該概念的提出是為了培育出綜合素質突出的優秀人才。從核心素養的價值與特征可以看出,其在高中數學教育中的應用意義非常突出,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要求,以此作為出發點落實教學要求。高中數學課堂上,只有在學生核心素養達標以后學生才能夠順理成章,成為對社會有意義、有價值的優秀人才。核心素養大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需要轉變理念、重視改革[1]。將學生視作本體、本位才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學校和家長也十分重視學生數學的學習?,F階段隨著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數學的教學不僅要重視成績的提升,還要看重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實力的培養。根據本人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經驗,基于核心素養下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是不容忽視的,在當代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種教學模式,積極學習利用優良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建立自主、自立、高效、創新的綜合性核心素養數學課堂。
二、高中生參與高效課堂的必要因素
(一)心理學因素
有一定發展水平的心理和內在的學習動機是當代心理學中高中生參與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學生想要完成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就必須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十幾歲的高中生,正是風華正茂,同樣也處于青春期,生理發生變化的同時心智也逐漸成熟,這時教師應當注重平時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高中已經有很多學生開始住校,班主任教師更應該在課堂之外給予學生一定的關心,幫助學生提升自我、鍛煉自我,培養獨立性,這樣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夠充分運用,控制自我,奠定堅實的學習基礎。只有在學習過程中不驕不躁,才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核心素養,掌握數學知識。
(二)學習內容因素
高中生,特別是高一學生,剛剛從初中跨入高中,不僅學習的科目猛然增多,而且學習內容也增加了難度。很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就會因此落后。所以,教師對于有難度的教學內容應當積極篩選,分為自主學習板塊和非自主學習板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加以教師輔助學習,就會極大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數學成績會有提升,其他學科也會有明顯成效。
三、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育方法
在素質教育不斷推行的近幾年,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使得教育方針也在不斷發展趨于完善。為了提高學生數學的綜合學習能力,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正式提出,該學習模式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還能夠使得學生綜合發展。接下來,本文就將給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育方法,期望學生的數學素養能夠提升,綜合實力有所進步。
(一)轉變教育理念
對于課堂教學來說,高效數學教育的關鍵點在于教師要把握與理解教學追求,明確教學方向。基于核心素養角度考慮,教師必須做好教學理念的調整工作,突出人才培養模式和理念優化的價值工作。教師要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作為最基本的工作,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因為學以致用才是教育最基本的追求與要求。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將學生的發展素養作為出發點。數學理論中教師要從學生的素質培養角度出發,注重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推理能力、邏輯能力的培養要求。打造高效課堂,強化學生綜合素養[2]。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涉及的方面較多,教師不管是教授知識概念,還是答題技巧,抑或是操作技能,都應當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單純地教授學生做題的套路。由于一種題目往往有多種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教授一種方法,那么學生在遇到變形題時就會不知所措。教師在講述數學概念時,一定要注重相關知識點的銜接,通過比較找出共同點,發現根本特征,正確的區分,從而正確的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在講解關于二面角的概念時,教師首先講述二面角的定義,然后對比平面角的知識點,找出二者的不同和相同點,不僅可以快速記憶新知識還能溫故而知新。
(二)貫徹核心素養要求
數學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高中作為學生的人生分水嶺,高中數學教育需要貫徹核心素養的每一個要求,體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表現與情況設計教學活動,充分了解問題解決、處理的方法。教師需要利用核心素養教育目標培養學生問題處理能力、習慣和態度。
(三)積極開發合作學習模式
因為核心素養本就是立足于新課改規定與要求所提出的,新課改對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高度重視,因此高中數學課堂中,教師需要順應要求主動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注重生生、師生之間互動,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課堂環境,做好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3]。實踐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格、成績要素提前給學生劃分小組,確定每一名學生的任務與責任。之后教師要按照教學難度布置教學任務、教學要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思考、獨立思考。結束前面的活動以后展開組內交流,在組內交流中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順利發表自我意見。結束討論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上講臺演講,小組選派的代表需要講清做法與思路,確保其他小組成員能夠認真傾聽教師的要求,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與改正問題。必須強調的是,如果學生在討論中遇到困惑就需要發揮教師的作用,結束對學生的引導。
比如在學習《概率》這一章節知識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組間互助的原則,按照學生的守紀律情況、交往能力、學習水準、興趣愛好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該過程要控制好每個組成員的數量,最佳為3-5人數量。隨后教師布置任務,比如要求學生思考翻書的時候翻到頁碼帶數字2的概率,或是其他類型的問題。學生在聽聞小組任務以后紛紛實踐與思考,并在討論中得出了正確答案。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視頻展示不同難度的問題,為學生布置可以合作類的任務。比如讓學生自行設計幾何概型或是古典概型的問題。問題由其他小組處理與解決。其他小組的學生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紛紛合作討論。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各個小組、每一名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與思路,提升全班學生整體數學能力與素質。
(四)注重應用能力培養
應用能力是現代數學教育的出發點與重要培養對象。教學中教師需要突出主題,讓學生在課堂中使用知識游刃有余地處理各種問題,同時也要注重教學力度的控制,提高教學力度的目的是確保學生的學習能力、綜合能力得到最大化成長。教師需要意識與明確到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對于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學習效率有重要意義。教師教學中需要做好學生學習能力與知識應用素養的正確控制,尤其是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因為數學知識的學習本就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結構從簡單到復雜。學生需要打好基礎從而更好地應對后續的學習與進步。如學習《概率》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概率的作用、隨機抽樣的價值、樣本估算的作用。學生隨后就思考平時接觸的刮刮樂、抽取撲克牌都有隨機知識的體現。學生之后便會在課堂上使用這些例子證明自己的理解與意見。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情景教學的方式,比如教師在一個看不見里面的袋子裝滿大小一樣的小球,包括10個紅色球、10個藍色球、20個黃色球、30個黑色球,隨后讓學生在抽取前猜測自己抽取的是什么顏色的球。這種實踐類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明白《概率》知識的正確使用方式,并且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一定的幫助意義。
(五)有效問題情景的創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數學知識,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認識到生活案例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在課堂教學時,需要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巧妙地設置問題,為學生呈現良好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揮自身的思維,和同學進行交流互動,碰撞出新的想法。如果只是單純的教師講解,那么課堂就會顯得枯燥無聊,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教師通過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景中,可以幫助其發散思維,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此外,生活情景的創設也符合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使學生轉變以往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實現全面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學生在沉悶的課堂氣氛中容易感到無聊,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而營造良好的游戲情景,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疲憊感得到一定的消除。學生的大腦充分保持活躍,能夠最大程度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掌握所學習的知識。數學游戲化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注重數學知識的體現,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教師應當意識到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有效問題情景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了活躍氣氛,改善沉悶的數學課堂,就應當在課堂中積極創設情景,改善傳統課堂中存在的一些遺留問題。為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就需要盡快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數學有效問題的情景化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能夠達到這一目的。
(六)活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圖形變化創造趣味
圖形的學習在以往傳統教學中都是靜態展示,這樣的學習較為枯燥,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積極應用,課堂教學逐漸從靜態教學轉向動態教學。多媒體設備改善了課堂教學,將更多數學知識和數學實驗展現在學生面前。就比如在三視圖的教學中,很多學生由于想象力較為缺乏,并不能很迅速地將三視圖中的視覺效果想象出來,這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制圖軟件將立體圖形多角度地呈現到學生眼前,提高學習效率。
我國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在各個領域都開始應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微課作為新時代的產物,具有較高的教學意義。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微課,能夠精簡教學內容,縮短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降低教學難度。并且通過微課的輔助能夠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在積極探求問題的過程中進入學習狀態。學生通過跟隨微課的講解,能夠緊跟教師的思路,充分利用課上時間,掌握所學的知識。
結語
面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為了適應時代教育趨勢,教師就需要秉承科學的態度轉變教育形式,樹立正確的教育態度、教育觀點、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做好學生的數學素養、應用能力培養工作。在學生具備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特征調整教學思路、教學手段,做好學生激勵工作,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此外在核心素養的推動下,教育改革也將變得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基于核心素養角度出發調整教學方式,比如創新教學形式,打造高效數學課堂等等,這對學生今后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國強.構建基本活動經驗 ?提升數學核心素養[J].中學數學研究,2019(08):3-6.
[2]武靜東.淺析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培養策略[J].才智,2019(23):36.
[3]劉忠慶.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滲透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