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瑜


【摘要】思維導圖,它的直觀性較強,是新時代發展的產物,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在現階段,思維導圖Mind Map適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不僅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鍛煉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語言能力。所以,我們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對思維導圖進行深入研究,加大使用思維導圖的力度。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式工具,是指“學習者對特定主題建構的知識結構”的一種視覺化表征。在實際教學當中具備良好的適用性,利用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片的方式逐步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及相應的收斂性思維。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通過合理結合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逐步激發當前階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詞意,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分析問題的思維方式,逐步在學生腦海中衍生成為其特有的創新性思維。因此,筆者認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從領悟著手,逐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綜合效率。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意識時,可從英語實際教學著手,根據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地運用不同方式的思維導圖授課模式。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英國知名心理學家Tony Buzan曾指出,思維導圖從特地領域進行分析時,可認為其是一種思維的表達方式。事實上,思維導圖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從中央樹干到輻射的周圍分支,使用線條、符號或圖形等多種方式對分支進行關鍵詞的標識,然后利用色彩或字體的變化來形容思路和結果。由于思維導圖本身具有一定的多樣化特性。因此,它較為符合現階段發展的理念,并在后期發展中逐步形成了自然的、實用的、直觀的有機組織。
二、思維導圖的制作
Mind Map,具有易操作性、直觀性、實用性、童趣性。思維導圖的使用必須與學生的年齡特征一致,也要讓學生喜歡。可以通過畫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線條圖、框架圖、結構圖,等等學生喜歡的形式來制作。在繪圖中,首先在空白紙的中間畫一個中心,然后從中心畫一些向外發散的粗細線條或其它圖形,像粗壯的分枝一樣,強有力地將其主要部分與相應的組成部分緊密聯系在一起,并以此為基礎逐步構建基本的分類概念。在每個分支上寫一個與中心知識點相關的關鍵詞,把它寫在線條上或分支圖形上,每條線與線之間相互串連,這樣就形成了思維導圖的基本框架結構。通過思維導圖中的各種不同顏色,讓顏色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他們的眼睛愉悅并增強記憶。
三、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運用中的優勢
(一)吸引注意,激發興趣
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僅能逐步增強教師授課過程中的趣味性、生動性,而且有利于建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逐步幫助學生建立和改善他們的發散思維模式。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中的作用不僅可以極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促進當前教育領域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授課氛圍。在英語課堂上,教師使用Mind Map引導學生學習,發散學生思維,并利用視覺感知,讓學生的注意力被形式多樣的圖畫所吸引,這樣能避免學生在課堂中分神,將學生注意力集中于關鍵知識點層面。
(二)突出重點,有助記憶
在日常學習中,教師要求學生去背誦一篇簡短的作文,即使學生最終達到了背誦的目的,內心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抗拒心理。雖然學生花了一定的時間把它記下來了,但過一段時間之后,也會忘記大半內容。反之,若是用一幅圖代替文字來讓學生記憶,他們應該很快就能記住,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去記憶的內容,印象會比較深刻,甚至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如。Tony Buzan曾指出:“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強迫學生記憶,并沒有實際意義,難免出現左耳進右耳出等情形,其實主要使用的還是邏輯和線型模式。”因而,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合理增添思維導圖的方式,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三)提取信息,發散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提取關鍵信息,分析閱讀材料中的中心概念與其它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思維導圖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可逐漸幫助學生建立并完善知識體系,培訓思維方式,把各種碎片化的知識點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機體,根據大腦結構的放射性“網狀思維”,通過鍛煉學生相應的聯想能力,逐步提升學生在該階段的學習效率及思維創新能力。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幫助理解,激發閱讀興趣
為了將Mind Map的優勢充分發揮,讓學生邊玩邊學,邊學邊創造。在實際教學中,合理、科學地運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歸納、分析和校對能力以及記憶和復述的能力。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來理解課文,并在全班范圍內展開交流和分享活動。
如上圖所示,在教授滬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4 Great inventions第二課Reading教學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如上所示的同一樣類型的思維導圖框架,逐步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二) 分層讀文,提升閱讀速度
心理學家Tony Buzan認為,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中心觀點和關鍵詞,極大程度上改善學生當前的學習現狀。思維導圖是當前階段具有高效特性的閱讀工具和方式。在閱讀短文時,教師只要幫學生把思維理順了,閱讀難題就能不攻自破了。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梳理思路,首先根據中心的總體思路呈現思維導圖并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分層次閱讀,再在小組內進行分享和交流,而后教師可依據思維導圖的框架幫助學生梳理重點知識,加深記憶。在學習的最后階段,教師還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簡要總結他們所學到的知識。
(三)審文解答,掌握解題技巧
在學生快速審文,理解閱讀的基礎上,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解題技巧,使答題思路更清晰。
1.Skimming(略讀)。大致瀏覽全文,迅速在文章中找出中心語句,閱讀時逐字逐句的翻譯,會影響閱讀的速度。如果使用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中央寫出中心詞或中心句,就能很快把握文章大意。
2.Skipping(跳讀)。仔細閱讀全文內容,并瀏覽相關資料。而當你需要理解其中的大意的時候則需對文章內容進行多次思考。只要我們抓住一些關鍵句子,就可以理解整個段落和文本,并試圖找出句子的重點。根據文章的特點,詳細閱讀細節,以時間、地點、人物、等因素為線索,并用思維導圖逐步理清梳理分支,然后寫出與短文中每個級別相關的關鍵詞,運用“畫圖法”,勾畫出一幅完整的細節認知圖,打開學生的全部思維,使文章主題清晰明了。
3.Remembering(記憶)。這一級別所涉及識別特定知識或抽象知識,以學生最初遇到的想法和現象的形式回憶這一概念或現象。
4.Understanding(領會)。只要求初步的,不要求深刻的領會。
5.Applying(應用)。初步的直接應用,而不是全面的,通過分析、綜合地運用知識。
6.Analyzing(分析)。通過閱讀,分析文中所講內容,提高學生高階思維。
7.Evaluating(評價)。這個層次的要求不是通過直覺感受或觀察來判斷的,而是對事物本質價值的理解和深刻的判斷,它綜合內在與外在的資料、信息,做出符合客觀事實的推斷。
8.Creating(創造)。這一水平反映了學生高層次思維的提高,這是認知領域和產出過程中教育目標的最高水平。
(四)提升閱讀,增強表達能力
學習英語,僅僅依靠語言的輸入難以讓學生具備運用英語來表達的能力,他們在日常中還需經歷大量的口語訓練,并借助大量的口語訓練逐步提升語言掌握能力。
1.以讀來促說,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口語逐步提升學生的日常語言表達能力。使用思維導圖幫助教師和學生理清文章的主題,如,上圖在教授滬教版九年級上冊Unit 4 Problems and advice 的Reading,學生用思維導圖來幫助掌握文章的主線,并使用思維導圖來達到復述文章,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復述,可以選擇片段內容的復述,亦可選擇復述全文內容。
2.以讀來促寫,通過日常大量的閱讀和寫作,逐步促進學生當前階段的書面表達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在表達學生快樂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能使學生快樂地閱讀與寫作。而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并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話題作文進行描述。
五、結論
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極大程度地挖掘出學生潛在的知識,并且將文章內容簡單化;主要內容直觀地顯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一目了然地知道所學的內容,并以圖形方式系統地、條理地顯示大量信息,以便學生有清晰的想法,讓學生理解快、記得牢。教師應不斷地改進思維導圖的使用方法,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弊端,并根據實際情況傳授較為符合當前發展觀念的學習方式,將其教育重心放置于學生自主學習領域,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減輕學生負擔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最終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Tony Buzan.《思維導圖》系列[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
[2]鄒建軍,李光強.思維導圖輔助英語閱讀教學例談[J].教育科學論壇,2014(1).
[3]周海明.基于思維導圖的語篇分析模式與英語閱讀教學[J].長春大學學報,2013,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