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能桂

【摘要】為全面發(fā)展學生素養(yǎng),保證教育均衡、高質量發(fā)展,滿足人們對優(yōu)質教育的訴求,開展“培優(yōu)扶困”成為學校教師一項重要的教學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許多因素的干擾,老師的“培優(yōu)扶困”落實不到位。筆者通過行動研究認為,檔案袋評價是落實“培優(yōu)扶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筆者采用的檔案袋評價方法進行“培優(yōu)扶困” 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關鍵詞】檔案袋;培優(yōu)扶困;義務教育;行動研究
一、當前的教育背景
當九年義務教育普及后,關注教育均衡、高質量發(fā)展,實現(xiàn)教育公平成為人們對教育的新訴求。如何讓班上的學生學有所得,不放棄每一個學生,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考慮的命題。
《順德區(qū)義務教育階段開展培優(yōu)扶困工作意見》指出:“為了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讓每個學生都學有所成,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為了教育的公平、社會的和諧發(fā)展,讓每一個家長放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全區(qū)所有承擔九年義務教育的學校全面開展培優(yōu)扶困工作。”筆者認為,“培優(yōu)扶困”是教育部門為適應教育訴求提出的工作準確的切入點。
二、問題的提出
關于“培優(yōu)扶困”的詮釋,《順德區(qū)義務教育階段開展培優(yōu)扶困工作意見》有一段完整的表述:所謂“培優(yōu)”,就是對學有余力、學習成績比較突出或有天賦和潛質的學生,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輔導和培訓,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進一步發(fā)展專長,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所謂“扶困”,就是對學習有困難且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偏差或個人身心、品德、行為較差的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輔導和幫助,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學習成績不斷進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逐步養(yǎng)成較好的生活和行為習慣。老師通過培優(yōu)扶困,可以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還能及時反饋教育教學中優(yōu)勢與不足,及時地加以改進和提高,對教育教學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在幾年的工作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在學校工作計劃中,“培優(yōu)扶困”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各種會議中,“培優(yōu)扶困”工作被反復強調;老師們都在喊落實“培優(yōu)扶困”工作……可是再具體一些看:學校落實“培優(yōu)扶困”工作有什么措施保障?老師們的“培優(yōu)扶困”工作怎樣監(jiān)控與評價?學生的“培優(yōu)”與“扶困”怎樣開展?——這些問題在實際的工作中并沒有體現(xiàn)。也就是說,“培優(yōu)扶困”工作多停留在計劃中、口頭上,并沒有繼續(xù)深入地落實。體現(xiàn)“培優(yōu)扶困”工作成績的評價指標——“高分率”和“低分率”,可能更多地要寄托在試卷的難易程度上了。實際上是有較多的客觀因素干擾了工作的開展。比如,時間難以協(xié)調,學生的在校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當當?shù)模词褂行┛梢造`活使用的時間,許多“培優(yōu)”或“扶困”對象,同時又要參加多種科目的培訓,導致“培優(yōu)扶困”工作落實不了;還有老師工作繁雜,為完成各種任務已經(jīng)焦頭爛額等等。當然,還有一些主觀的因素影響。
如何落實好“培優(yōu)扶困”工作,是每位教師必須要認真琢磨的事。筆者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探索,總結認為,利用“檔案袋”評價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三、關于“檔案袋”評價的簡要描述
檔案袋評價(portfolio assessment)又稱為“學習檔案評價”或“學生成長記錄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是以杜威的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民主化的教育思想為其理論根源,以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評價改革的思想基礎為其思想基礎的一種評定方法。檔案袋評價的實踐始于美國,屬于發(fā)展性評價的一種。檔案袋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搜集起來的,可以反映學生的努力情況、進步情況、學習成就等一系列的學習作品的匯集。它展示了學生某一段時間內、某一領域內的技能發(fā)展。檔案袋評價的功能有:
(一)促進評價與教學相結合。檔案袋的作品是這一學期內所關注的一些問題。評價作品主要是課堂學習的成果,與課堂教學活動密不可分。它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全面深入地展示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沒有壓力和時間限制的情況下,學生可以利用各種資源和參考資料,與他人合作完成高質量的工作,從而展示學生的多種技能。如,寫作、口頭表達等。另外它又真實地記錄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前后比較看到學生的成長軌跡。其實檔案袋是學生成長的記錄,而且推進了學生的成長。
(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首先,學生必須選擇和判斷放入檔案袋中的內容,設定學習目標,監(jiān)控學習進程;其次,在目標的指引下,學生可以反思他們自己的進步和作品的質量;最后,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水平上進行工作,展示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表達方式。
“檔案袋”評價的優(yōu)點有:(1)“檔案袋”能以多種方式描述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各自的特點,反映學生的完整面貌;(2)可使學生不斷對自己所選取的作品進行反思與評判,有助于學生反思能力、自我評判能力、自我監(jiān)控能力的發(fā)展;(3)“檔案袋”的內容可以幫助教師更及時、準確地掌握每個學生真實客觀的學習情況,了解每個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還可以幫助教師形成對學生合理的教育預期,提出適當?shù)膶W習目標,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育水平;(4)“檔案袋”能夠有效地促進教學與評價的有機結合。
四、關于檔案袋評價方式用于“培優(yōu)扶困”實踐嘗試
“培優(yōu)扶困”本質是個體教學,因材施教。每個學生都不一樣,所以不能簡單地集體化操作。筆者給每個“培優(yōu)扶困”對象建立了一個檔案。內容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學生考試成績表、培優(yōu)(扶困)具體過程記錄、學生成長足跡等四大部分。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又包含三個子項:學生家庭背景分析、學生個性分析、培優(yōu)(扶困)措施與方法;培優(yōu)(扶困)具體過程記錄包含:培優(yōu)(扶困)具體過程記錄、老師的評語、學生的話、家長的話等四個子項,一般一個月記錄一次;成長足跡一般收集學生的作品、獎狀、試卷,老師的培訓資料等。(見附件)
具體的操作流程是:
(一)學期初,根據(jù)班級學生情況,確定培優(yōu)和扶困的對象。由于檔案袋評價的方法工作量大,筆者在一個“培優(yōu)扶困”周期里選擇的培優(yōu)扶困對象不會太多,一般是培優(yōu)2-3人,扶困2-3人。
(二)確定好培優(yōu)扶困對象后,筆者即時開展家訪工作,對學生的基本情況作全方位,多層面地了解,完成學生家庭背景分析和學生個性分析。最終有針對性地制定培優(yōu)(扶困)措施與方法。
(三)以一個月為一個培訓段,將培訓內容記錄在培優(yōu)(扶困)的具體過程中,然后,老師對這個月的培訓情況作個描述性的小節(jié)(即老師的評語內容),學生也寫出自己這個階段學習過程的成功與失敗,經(jīng)驗或反思(即學生的話),家長積極配合老師,及時反饋享受這階段在家學習的表現(xiàn)情況,分析原因,提出建議等(即家長的話)。
將這階段的各項內容收集整理完成后,老師將全面的情況反饋給學生和家長。讓學生、家長、教師都能全面地掌握“培優(yōu)”(扶困)的實際情況,為下一階段培訓能有的放矢。
每個月如此堅持,直至一個培優(yōu)扶困周期結束。
(四)在培優(yōu)扶困過程中,可將檢測的成績記錄在成績表中,學生的作品、獎狀、活動圖片等附在成長足跡欄里面。
五、用檔案袋評價開展“培優(yōu)扶困”的階段總結
筆者對“檔案袋評價開展‘培優(yōu)扶困”進行了兩年的探索。總的來說,取得較好效果的“檔案袋”評價是一面鏡子,讓學生能時刻照到自己。優(yōu)生戒除了驕傲的情緒,潛能得到進一步發(fā)揮,成績穩(wěn)中有升;學困生也看到自己的長處,基本消除了自卑心理,能正視自己的不足,在老師與家長的配合下,能努力彌補自己的缺陷。此外,筆者的工作得到家長的好評,和諧了家校關系,促進了自己工作的順利開展。
“檔案袋”評價的不足點是:一個培訓周期的跨時長,加上要為每一位培扶對象制定唯一的培訓內容,占用老師大量的工作和業(yè)余時間,花費老師大量的精力。所以“培優(yōu)扶困”的對象一次不能選擇太多,否則顧得了頭顧不了尾,培訓效果大打折扣。“檔案袋”評價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由于家長的層次水平的高低,也極大地影響“培優(yōu)”(扶困)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英英,陳雅麗,王芳等.改革熱中的冷思考——有關檔案袋評價的綜合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