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芳 江松華



【摘要】研究表明團體輔導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接納度。以深圳市寶安區翻身小學四年級18名問題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團體輔導的方式,設計針對“提高問題學生自我接納度”的成長訓練營,進行為期兩年的訓練。通過課堂觀摩,典型案例記錄以及相關量表的前后測對比,得出了有意義的結果。希望通過本研究,提供一些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來幫助問題學生提高其自我接納程度。
【關鍵詞】自我接納度;問題學生;團體輔導
一、問題提出與研究意義
翻身小學周邊社區環境復雜多變,學生和家長素質參差不齊,與兄弟學校學生相比,學生的家庭經濟和文化背景都比較特殊,學生的家庭結構和人際關系也較為復雜,也因此出現了一定量的問題學生,亟待我們的積極面對和解決。因而,在翻身小學校進行“提高問題學生自我接納度”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四年級各班主任推薦了18名學生參加心理團體輔導。他們都不同程度呈現出了情緒、行為、學習、人際、親子等各種問題。
(二)方法
對成員進行心理前測,采用《自我接納問卷》,由叢中與高文鳳于 1999年編制,分為自我接納因子和自我評價因子,兩因子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9347和 0.9124。問卷共16個項目,每個因子包括8個項目,采用四級評分,從A到D分表表示“非常相同”到“非常相反”,得分高的個體代表自我接納的水平也比較高。其中,2,3,5,6,9,10,12,15題為反向計分題目。
(三)數據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Excel和SPSS20.0進行分析整理。
(四)開展提高自我接納度為目的的團體輔導
我們從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兩個維度入手,編制了團體輔導課程。又結合了問題學生特點,加入了注意力訓練、感統訓練、人際溝通、情緒管理和親子團體輔導等課程。我們利用每周四下午樂善課堂的時間,在教室或者操場開展團體輔導,輔導時間持續了兩年。
三、團體輔導效果評估
(一)團體輔導前測、后測、長效后測成員自我接納量表及各因子的差異比較
SPSS20.0 做T檢驗,表二顯示,前測、后測、長效后測兩兩比較,差異不顯著。經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1.樣本量過小,在30人以下,可能變量間本身關系顯著,但是因為樣本量過小,就不顯著;
2.參與實驗的學生是年級選出來的,出現情緒、行為、學習、人際或親子等問題的學生。他們對待這個問卷測試的態度、理解力以及自我認識不清楚等原因,也影響到了變量間的關系;
3.輔導過程中,有時存在成員違反紀律問題,導致輔導無法順利進行;
4.有些成員專注力不夠,導致輔導效果下降。
表三顯示,7名學生前測SAQ總均分較高,通過輔導,SAQ總均分降了下來,經過半個學期后,又升高了。他們是小潤,小福,小萱,小豪,小志,小琛,小恒,約占總人數38.9%。這部分學生輔導前對自我認識不夠清晰,表現得自大,自我評價高,做事比較沖動,缺乏自控力。通過輔導后,對自我有了更清楚的認知,能更加理性看待自己,情緒調節力、自控力也得到了提高,他們的SAQ回歸正常,在接下來半學期了,班主任傾注了很多心血在這些學生的養成行為習慣上,學生父母也給予了支持,故學生們的自我接納又出現了稍微提升。
2名學生SAQ總均分較低,他們是小杰和小廷,通過輔導,他們的沖動行為有所好轉,最終長效后測顯示自我接納度均有提高,這和平時班主任定期交流以及心理老師的及時干預,還有家長堅持不懈的幫扶分不開。小廷母親,得知孩子在學校糟糕的情況,特意辭職,從東莞回來照看她;小杰的母親得知兒子喜歡做游戲主播,還給孩子購買了設備,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
3名學生SAQ總均分通過輔導明顯提高,在半個學期后又下降了,他們是小宇、小華、小瑜。輔導結束后,并不是終點,學生自己、家長和老師還是要繼續關注學生習慣的養成,自我能力的提升。
6名學生SAQ穩步上升,后測、長效后測均有提高。約占總人數33.3%。他們是小君、小藝、小翰、小榮、小穎、小霖。這些學生家庭和老師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比如,小霖有多動癥,媽媽在他五年級時候辭職專門照顧他,小翰五年級時家里帶他去博沃思進行注意力訓練。
(二)班主任評價
小廷的班主任的評價:小廷和同學關系有所改善,不再破壞他人物品;在班里交了許多朋友。對老師有禮貌了,不順心時大吼大叫次數減少了。
小華的班主任的評價:小華通過參加心理團體輔導,在班級發脾氣次數少了,再也沒發生過用頭撞墻,企圖爬欄桿的事情。
大部分成員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班主任和家長們均有反映,這些同學在情緒調整、行為習慣、人際交往或親子關系方面均有改善。
四、研究結論啟示
研究結果表明,經過團體輔導,成員自我接納水平得到明顯提高,說明團體輔導對于提高問題學生自我接納水平具有有效性和適應性。
1.在小學里就有這么一群學生,他們因為自身或者家庭原因,在學習、交友、情緒上碰到了困難,但又得不到家長、老師、同學的理解,得不到必要的幫助。本人通過觀察發現,這些問題如果被標簽化,又會反過來會影響他們的學習、交友、生活,威脅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對學生的未來發展取向衍生出毀滅性的影響。
2.本次團體輔導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是專門針對問題學生指導,除了自我接納和自我評價兩個維度,我們還特別增加了學生當下所需的專注力訓練、情緒管理、人際交往、團隊建設和親子輔導。
3.團體輔導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種高效率的輔導方式。 在團體中成員可以獲得“和別人一樣”的經驗,團體成員之間彼此認同,使成員獲得被接納的歸屬感。同時,在團體中成員面對多人的承諾,加強了行為改變的動機。團體活動形式活潑,也利于小學生接受。
4.這次團體輔導,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如何保證輔導的短期效應和長期延伸效應。團體輔導的目標、規則、凝聚力會直接影響到團體輔導的效果。當成立一個新的團體輔導小組時,首先要制定適合這個小組的規則,讓成員知道輔導的目標,進行有效的團隊建設,制定可執行的,激勵性的評價機制,會讓后面的輔導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林少真,何少穎.團體咨詢在大學生心理素質發展中的應用[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3):163-16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