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耿強
【摘要】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部分的數學知識本就是在生活中產生的,其出發點是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因此將數學與生活放在一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做到生活化教學,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到生活與數學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掌握生活中學習數學、生活中運用數學的方法和技能,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著重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做到生活化教學,提出相關建議,期望可以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實施途徑
從小學生的生理特點來看,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應當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主,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使數學水平得到提升。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正視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明確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挖掘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生活案例的機會,做到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生在嘗試利用已經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意識到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產生所學知識用于實際生活的成就感,進而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當下面臨的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做到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
一、利用生活化實例激發學生探究欲
數學對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為重要,也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基礎條件。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發掘生活中的案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礎上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實現生活化教學的目標。例如,在2013部審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第5節圓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生活中什么東西是圓形的?為什么這個東西是圓形的?”提出問題后引導學生思考,當學生無法解釋問題時教師可以從旁給出指導性的意見,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基于生活化實例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經常被自己的忽略的數學知識,有利于學生建立起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系,進而主動在生活中發掘數學知識,同時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二、設置生活化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思考
數學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密切,為了更好地開展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營造出生活化教學情景,引導學生參與進來思考和解決問題。例如,在2013部審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第6節百分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觀察衣服上的標簽或者飲料瓶上的配料表,去發現其中存在的百分數標志,進而得到自己的衣服和飲料的構成情況,有利于學生主動去思考和分析問題。現代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師在營造生活化教學情景的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于課前制作好教學PPT,在課堂上放映,營造出生活化的教學情景。百分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起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認識到同一數字不同的表現形式,掌握三者之間的換算方式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情況,使得學生對百分數的認知程度進一步提升,能夠更好地整合所學知識并加以運用。
三、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度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是實現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學習課程知識。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就年齡相對較小的學生來說,聯系生活的游戲活動能夠將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完全激發出來,例如,在2013部審人教版六年級數學“分數乘除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分子和分母兩批,每個學生代表特定的數字,之后給出一個問題抽出四名學生分別扮演兩個分數,按照乘除法的邏輯讓學生進行組合,判斷學生是否可以正確組合在一起得出正確的答案,通過生活化教學活動,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進來,教學效果顯著提升。生活化教學活動的意義在于滿足了小學生的生理特點需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也通過生活化教學活動消除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乏味感,有利于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主動學習掌握小學數學課程知識。
四、組織生活化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生活化實踐活動是對所學知識的有效運用,也是數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方式,新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宣講,更重要在知識宣講的過程中加入實踐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有效把握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例如,在2013部審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第5節圓的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塊布,讓學生根據布的面積和圓的面積求出其可以剪下來多少個圓形,學生在求解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就可以發現在布上剪圓形的實際情況,從而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情況。這種數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參與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認識到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更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理論知識學習的重要性,產生解決實際應用問題的成就感,更好地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中。將數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實際生活案例來開展數學教師,就是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手段。
五、小組合作學習擴展學生思維
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較為重要,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小學生,培養其團隊意識,讓學生認識到集體的重要性。小組合作學習的建立能夠讓學生完全參與進來,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交流,共同完成由小學數學教師制定的任務,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特長,了解別人獨特的見解,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有利于達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具體應用期間,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內4人為最佳,之后在完成課程內容教學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按照小組分開討論,最后派一名學生代表小組發表見解,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多,小組共同努力完成小學數學教師發放的任務能夠讓學生深刻認識到自身不足,了解其他人的長處,小組之間學生也會形成競爭意識,競相為團隊做出貢獻,有利于學生想象力、創新力的發揮,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培養,也是生活化教學的重要體現。
綜上所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學習并掌握數學知識對于學生的生活實踐,未來學習生涯均具有很大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努力去實現生活化教學,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使得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王小利.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 考試周刊,2018.
[2]葛春梅.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 讀書文摘,2017(14):216.
[3]萬興權.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與方法[J]. 東西南北:教育,2019(6):324.
[4]吉雅婷.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