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晴 侯森
摘 要: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是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在要求。“課程思政”視角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活動應樹立“課程思政”人才培養理念、強化“課程思政”組織體系保障、加強“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建設,多重并舉,培養出大批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基本要求的應用型財經人才。
關鍵詞:課程思政;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7?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2-0072-02
一、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的理論認識
(一)“課程思政”內涵發展概述
“課程思政”是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是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實現協同效應[1]。以此為指導精神,各高校積極推進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對課程思政維度[2]、建設策略[3]、教育內容設計[4]等進行探究,不斷豐富著課程思政的理論內涵。
(二)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必要性分析
首先,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是推進新時代本科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進一步明確了“九個堅持”、“六個下工夫”等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遵循時代要求,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刻不容緩。
其次,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是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要求。傳統思政課程存在教學內容枯燥和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致使學生到課率、抬頭率偏低,教學效果堪憂。財經類專業課程教師大多注重理論講解,對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和價值觀塑造的意識不高,引發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課的融合度低、教學體系不完善等矛盾,也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人才培養實踐重要性凸顯。
最后,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在要求。“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理應重塑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優化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和結構,優化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方法。為社會輸送大批擁護黨的領導的高素質人才。鑒于此,“課程思政”必將成為財經類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
二、“課程思政”視角下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的實踐路徑
(一)樹立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人才培養理念
1.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重視“情感鏈接”
師生關系感知對學生的“課程思政”開展水平整體滿意度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師生關系愈好,“課程思政”的效果就愈好,學生對課程思政的接受程度也就愈高。師生關系建設對課程思政的開展具有積極作用[5],因此,在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過程中,財經類專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不斷提升共情能力,到學生中間去,做到真誠溝通、積極引導,成為學生的親密伙伴,形成師生間良好、緊密的情感聯系,從而在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和校園氛圍下培養思想端正、品德高尚的財會人才。
2.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促進“能力傳導”
高校開設的財經類專業多以財務管理、會計學、審計學等為主,旨在培養遵守會計準則、審計法規,具備實務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課程思政”視角下,財經類專業教師在完成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過程中,應重點培養學生財務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及動手操作能力,鍛煉學生熟練應用辦公軟件結構化展示特定業務事項,塑造學生的專業思維及職業敏銳度。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領悟財會工作的嚴謹性,拓寬理論知識儲備,提升實踐能力,為今后升學和就業打下良好基礎。
3.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堅持“一課一策”
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應堅持“一課一策”理念,注重各門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提煉,拒絕生搬硬套,實現思政思維與課程特色的有機融合。以財務管理專業中《財務報告編制與分析》課程為例,該課程的特色是知識前沿、注重能力。因此,教師通過對最新企業會計準則、最新財務報表格式的介紹,可引導學生遵守會計規章制度,與時俱進,做好重新學習的心理準備。通過解讀海爾智家年報,與學生就海爾智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展開討論,結合新冠疫情期間海爾的物資捐贈情況,可以實現傳授理論、提升家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的目的,實現人才培養過程的靈活施教、潤物無聲。
4.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關注“育人成效”
“課程思政”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要追求育人成效。具體思路是培養兼具高等專業素養及良好道德品質的優秀大學生,打造專業乃至學校品牌。實現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緊密依靠四支隊伍。其中黨員干部隊伍應發揮先進帶頭作用,達到學習、宣傳課程思政工作要求。教師隊伍應發揮為人師表的引領作用,做課程思政合格踐行者。輔導員隊伍應發揮與學生聯系密切的積極作用,讓思政教育滲入學生生活。學生干部隊伍應發揮楷模的帶頭作用,讓思政教育在學生群體中快速滲透。
(二)強化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組織體系保障
1.發揮學院統攬全局功能
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充分發揮學院各級黨組織統攬全局功能,加強“課程思政”頂層設計。財經學院應將準則意識、職業道德規范及專業勝任能力等作為“課程思政”的總體方向,根據學科特點統籌規劃學術資源,做到各門課程資源的合理配置[3]。為防止資源浪費、保障“課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實施,學院應制定“課程思政”過程管理制度及績效考核評價制度,對教師執行“課程思政”工作進行管理、監督及評價。
2.提高教研室組織協調功能
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提高專業教研室組織協調功能,認真制訂“課程思政”實施方案。各專業教研室應在堅持學院“課程思政”總體方向的基礎上加強管理和指導,確定符合專業特點的“課程思政”實施方案。根據學院總體要求,細化各課程組工作任務,明確各教師工作責任,保證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嚴格執行“課程思政”過程管理制度,完善績效考核評價機制,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改革。
3.重視課程組資源共享功能
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重視課程組資源共享功能,做到組內及時查缺補漏。各課程組應根據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及“課程思政”目標,制訂融入“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案。在編制教學要件的過程中,組內教師應注重合作精神,積極分享教學資源,充分發揮課程組資源共享功能;還要互相審閱核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4.培養專業教師內化功能
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要培養專業教師內化功能,爭做“四有”好教師,提升“課程思政”質量[4]。專業教師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師范大學考察提出的“四有”教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定教師職業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強化專業知識體系,擁有仁愛之心,忠于黨和人民,致力培養新時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加強財經類專業“課程思政”內容體系建設
1.加強以專業導論課程教學為基礎的理想信念教育
專業導論課程是對低年級學生開設的綜合性課程,主要是引導學生能夠對所學專業的發展趨勢、能力素質要求、未來就業方向形成正確認知。在專業導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刻分析就業形勢及專業發展趨勢,為學生職業規劃進行指導,堅定學生職業理想信念[1]。教師應結合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要求,教育學生愛崗敬業,增強職業榮譽感,提升學生能力素質,引導學生勇擔時代重任,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加強以專業主干課程教學為主線的道德品質教育
財經類專業的主干課程主要有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審計學、稅法等,保證了財經類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教師在講授主干課程知識點的同時應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教育。一是要結合《企業會計準則》新要求,加強法規教育,強化準則意識,養成嚴謹工作作風。二是要結合違規、違法案例,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養成守底線、知敬畏的職業品質。三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堅守“造福民生,回報社會”的信念。
3.加強以實踐教學體系為依托的團隊合作教育
為提高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各大高校均開展實踐教學工作。實踐教學通常包括校內實訓項目和校外實戰課程兩部分。校內實踐要結合就業形勢和崗位需要,培養和發展學生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的思維習慣和敬業精神。校外實踐要結合財經類崗位基本技能培養和基本工作分析需要,支持和鼓勵學生組建工作組,培養和增強學生人際關系溝通處理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4.加強以學科技能競賽為支撐的創新創業教育
目前多數高校均以鼓勵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作為促進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為訓練學生創新創業思維、養成創新創業胸懷,財經類專業教師在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的同時要加大“MPAcc案例大賽”、“ERP沙盤模擬大賽”、“財務大數據分析”等專題培訓力度,使學生掌握創新創業比賽的關鍵、難題及風險點。從“課程思政”視角出發參加競賽,可以訓練學生永不言敗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艱苦奮斗的實干精神,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要求。
結語
“課程思政”視角下,創新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路徑有利于加快教書與育人的有機融合,有利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該項工作需要學校、教師及學生三方共同配合。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基本要求的應用型財經人才任務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王海威,王伯承.論高校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4):32-34.
[2]? 項波,吳仰祺,楊路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四個維度[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4):152-155.
[3]? 張莉.財務管理專業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9):55-56.
[4]? 陳華棟,蘇镠镠.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在六個方面下工夫[J].中國高等教育,2019,(23):18-20.
[5]? 劉雋,范國睿.高校“課程思政”改革背景下師生互動對于學生自我收獲感與滿意度的影響機理——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實證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9,(5):11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