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的目標就是為了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與思考,從而使學生發現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為未來的深造打下堅實的思想與實踐基礎。文章結合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和優勢,探討了課堂教學中創新思維培養的途徑,并且結合現代技術的發展,分析了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變革趨勢。通過文章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通用技術課堂的教學質量,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有一定的理論指導作用。
關鍵詞:核心素養;通用技術;教學;創新思維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人們教育觀念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通過課堂教學方式的豐富以及教學內容的不斷擴展,學生在基本理論教育的同時有了更多的機會開展實踐活動,真正實現了“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了有利條件。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目標與創新思維的培養相融合,對于高中學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與實踐意義,是在未來教學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的正確的教育方向。
一、 通用技術課程的特點及優勢
(一)以項目為導向,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與傳統的教材編寫方式不同,它沒有循序漸進的結構和清晰的知識脈絡,它都是以項目為導向開展的獨立性較強的單元。通過獨立的項目活動,讓學生了解其中涵蓋的知識點,引導學生發現科學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從而使學生真正地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實用性,學習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所起到的指導作用。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自身的生活閱歷,發現更多的技術應用的場景,從而提高技術應用能力,讓學生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地提高對理論的理解與把握。
(二)選材新穎貼近實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用技術課程所選擇的內容大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場景,通過對支撐場景的技術進行解析,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并且也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發現真實的科技世界。通過課程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技術的好奇心與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在生活中尋找科技的力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能夠利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創新意識的培養不僅僅體現在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同時也涵蓋著讓學生通過理論的學習主動探究實際問題的解決方式,在嘗試中獲得更多的體驗與認知。通用技術課程為學生們提供了實踐探究的平臺,也能夠滿足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好奇心。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成年人的基本思維方式,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未來生活中的自信心的來源。因此通過通用技術課程,可以讓學生主動的探究相關的實際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魅力。
二、 在教學中踐行創新思維培養的途徑
(一)構建生活教學情境,注重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實際生活出發,利用生活情境構建,提高學生對生活中科學技術作用的認識。通用技術教材所選擇的項目內容大多堅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教師只需要將這種生活情境“移植”到課堂中,通過喚醒學生對生活經歷的回憶,拉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關系,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下探索和學習。比如在學習《建筑及其設計》過程中,學生對一些基本的框架結構沒有深入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入平時生活中常見的結構,讓學生發現這些結構中對力的分解與合成的作用,并且從技術的角度去理解結構的穩固性。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圖片、視頻進行課堂展示,提高學生的直觀形象的認識。教師還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經典結構,讓學生從技術和文化兩個方面對分析這些經典結構在歷史傳承的過程中的演變與創新,并且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創作穩定、簡約、美觀的結構作品,讓學生對經典結構有更加深入的認知。
(二)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注重對學生創新潛能的開發
通用技術的教學難度相對而言比較高,涉及的行業較多,理論內容駁雜,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沿襲傳統的灌輸的教育模式,從基礎的技術理論展開講解,不但課時無法支撐教師的講解,而且還使通用技術課程變得枯燥,完全違背了通用技術教程的教學目標,也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要充分的發揮自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不再堅持做課堂的主導,而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主鉆研發現問題,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潛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也更加利于課堂效率的提升。比如在學習《服裝及其設計》時,如果教師從服裝設計的基礎理論開始教起,進行專業性的展開式教學,對于達到課程目標沒有幫助。但是如果教師將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設計的過程中摸索嘗試,研究服裝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等,則可以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發現服裝設計的趣味性,并且嘗試著將自己的思想融入設計中。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創新思想,讓學生設計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培養學生的生活技能。
(三)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
課堂教學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全新的課堂體驗中獲取更多的生活經驗與學習樂趣,并且將技術與生活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與喜好的前提下,豐富課堂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技術,通過有指導作用的生活小實踐,引導學生提高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并且讓學生在生活中思考技術應用的場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如在學習《現代農業技術》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多種類型的微課,讓學生從現代農業種植技術、灌溉技術等方面了解農業的發展,在開展教育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了更多的農業知識,提高對農業技術的認知水平。對于一些有農村生活閱歷的學生而言,可以將所學的知識與傳統家庭農業種植進行對比,從而產生提高鄉村農業生產水平,致力于當地農業發展。
(四)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創新意識的保護
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是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對于提高學生對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視程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善的,但是提高師生對創新意識的重視程度,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是當前就要實施的重要工作。通過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和健全,充分的尊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創新成果,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機械、電子、農業等多方面的知識,去完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是當前通用技術課程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也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起到關鍵性作用。教師要積極開展教研活動,不斷探索評價體系的完善與健全,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切實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新時期通用技術課堂教學變革趨勢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提升豐富了課堂的教學模式,也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多優質的教學資源。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將原本枯燥的抽象的理論知識進行形象化的表達,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增強知識的應用能力。當前的微課技術打破了大課堂的局限,將課堂內容分解為10分鐘左右的小課堂,提高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專注力。慕課平臺則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讓學生可以在平臺上瀏覽到全球各地名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這些現代技術的輔助,有效的豐富了通用技術課堂內容,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這一趨勢,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增強課堂的連貫性與現代化,在符合學生學習認知特點的前提下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提高學生探索的積極性。
(二)滿足學生的社交需求,促進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提升
高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更要滿足其在集體生活中的社交需求。傳統的教學科目大多是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自我知識水平的提升上,對于學生社交需求的滿足度較差。但是通用技術教材由于采用的是項目導向的編纂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然要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互相溝通和協作中開展對項目的理解和實踐。在這個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滿足學生的社交需求,讓學生產生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夠實現頭腦風暴的作用,互相激發創新意識,并且最終形成完整的創新方案。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到通用技術課程在社交需求上的發展趨勢,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在滿足學生社交需求的同時,提高他們創新意識的培養效率,增強學生自我素養的提升。
四、 結語
通過文章的研究可以看出,通用技術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教育,其與現實生活聯系的緊密性以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非常明顯,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創新的潛能。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通用技術課堂對學生的重要性,不斷探索課堂教育的模式,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讓更多的現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入學生的學習中,讓通用技術課堂成為學生們放飛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時空,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張月香.基于智慧課堂的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3):9-12.
[2]丁道理.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路徑分析[J].科學咨詢,2020(6):151.
[3]劉佳,牛朋朋.淺談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滲透和培養[J].人文之友,2020(5):251.
[4]邱瑞豐.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通用技術項目教學實踐探析[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6):68-69.
[5]儲王偉.學科核心素養:重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新圖景[J].新課程(中學版),2019(11):42-43.
作者簡介:
何支瑜,中學二級教師,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延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