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推理,是根據經驗和直覺,以歸納、類比推理方式推斷出正確結果。日常教學中,對學生推理能力要求較高,要積極訓練他們通過畫圖、列表等不同方式展開推理活動,學習推理方法。故而,文章將針對如何有效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展開詳細闡述,旨在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推理能力
實際學習中,許多學生表現出了推理能力相對較差的問題,不會綜合運用演繹推理,對其認識不足,其原因主要歸咎于日常教學中不重視滲透觀察、歸納、類比、猜想等推理技巧,對學生推理能力培養的方法比較單調,以探索規律為主,很少會設計綜合實踐、猜想等類型活動。面對過于局限的培養方法,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始終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 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意義
推理能力,是學生所應具備的重要核心素養。對學生這一方面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利于他們掌握觀察方法,正確觀察出數學關系式、圖表、命題等數學信息,用觀察到的信息推理出結果。同時,當學生具備一定推理能力以后,他們將慢慢學會歸納、類比數學信息,清晰表達自己對數學問題的理解,自主探索出相關真理和端倪。在這期間,學生們也將加深對法則、公式、定律等相關基礎知識的記憶。另外,學會推理以后,學生們在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上的得分也將有顯著提高。基于這樣一個背景下,教師要將更多精力放在學生的推理能力核心素養培養上。
二、 有效培養學生推理能力核心素養的對策
(一)設計觀察活動
伽利略曾說:“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中得來。”在對學生推理能力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時,要先對教材內容做一個透徹分析,再有針對性地設計一系列數學觀察活動,訓練學生學會觀察圖表、關系式、命題等信息,再指導他們科學運用觀察到的信息展開推理活動。在觀察活動具體設計中,要向學生明確觀察方向和目標,讓他們知道所要觀察的對象、步驟等,以保證他們通過正確觀察推理出相關數學規律。同時,在觀察活動進行中,要指導學生進行相對全面的觀察。其中,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一課教學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幾何體的認識,培養他們推理能力,課堂上,可以PPT形式向學生出示一張書房的圖片,請他們自主觀察圖片。同時,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你能從書房中發現數學的影子嗎?”引導他們通過觀察將書房這個現實情境中物體抽象成幾何圖形。當學生對立體圖形有了初步感受以后,再請他們仔細觀察圖片,推理出圖中有哪些幾何體。期間,通過觀察,學生們將順利推理出圖中存在的正方體、長方體、棱柱、圓柱、棱錐、圓錐、球體等立體幾何。接著,可繼續帶領學生學習幾何體構成知識。在整個觀察活動中,學生們的推理能力將得到較好地鍛煉。
(二)組織歸納類比
平時學習中,歸納、類比是相對重要的一種推理工具,能助力真理的發現。其中,在對學生歸納推理能力進行培養時,要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精心引入一些數學例子,指導他們對其展開不完全的歸納推理,由觀察、分析、綜合等歸納活動得出一些數學規律,受到一定啟發。開普勒曾說:“我珍視類比勝過任何別的東西。”在新概念、性質、法則、定律等內容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用類比推理法,嘗試用舊知推導出新知。當學生掌握類比推理法以后,他們能在平時學習中真正做到舉一反三,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如在《整式的乘法》一課教學時,可根據教材內容,精心為學生設計這樣一道探究題:小亮的媽媽承包了一塊長方形的基地,這塊地的寬是m米,他的媽媽準備在這塊地種四種不同的蔬菜,已知各塊菜地長度分別是a米、b米、c米、d米,那么該怎樣表示這塊地的面積?面對這個問題,要求學生活躍自己的思維,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表示。這時,有的學生將嘗試用長乘以寬:m(a+b+c+d)的方式表示這塊長方形地的面積,有的學生將嘗試將這塊地看作四個小長方形,以ma+mb+mc+md的方法表示這塊地的面積。結合這兩種面積表達方式,可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疑問:“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這時,有的學生將發現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應該是相等的,即m(a+b+c+d)=ma+mb+mc+md。接著,可繼續追問學生:“你能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說明這兩個等式成立的原因嗎?”這時,有的學生將嘗試用乘法分配律a(b+c)=ab+ac進行類比,由已掌握的乘法分配律法則推導出m(a+b+c+d)需要用m分別乘以括號里的四項內容,得出m(a+b+c+d)=ma+mb+mc+md這樣一個結論。通過用乘法分配律舊知進行類比,推導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的法則,學生們的推理能力將有所提高。
(三)重視大膽猜想
科學理論是大膽提出來準備加以試探的猜測。推理,往往是在檢驗猜測。日常教學中,在對學生推理能力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時,要重視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導他們主動檢驗自己的猜想。但是,在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時,要允許他們有猜錯的情況。當他們猜錯時,要注意給他們一些提示,幫助他們區分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將獲得豐富的猜想經驗,并通過證明自己的各種猜想,養成良好的推理能力核心素養。任何一種猜想都不一定可靠,需要檢驗,以鍛煉推理能力。在《猜想、證明與拓廣》綜合與實踐教學中,為了促進學生推理能力核心素養的更好發展,課上,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并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挑戰“自我”這樣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任意給定一個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個周長和面積是它2倍的正方形?”請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進行證明。期間,有的學生將大膽提出猜想“存在”,有的學生則猜想“不存在”。不管提出何種猜想,學生們都將開始圍繞自己提出的猜想展開一系列推理活動,假設這個正方形的邊長是a,面積用a2表示。接著,用2a表示正方形周長增大后的邊長,由此可推導出其面積是4a2,再用2a2表示面積倍增后的正方形面積,由此推導出其邊長是2a,所以部分學生的猜想是錯誤的,不存在這樣的正方形。期間,通過提出猜想和假設,證明自己的猜想,推理出猜想正確與否,學生們將獲得豐富的推理經驗,實現數學核心素養水平的顯著提升。
(四)鼓勵思維表達
沒有思考,就不可能有推理。在對學生推理能力進行培養時,要關注他們思維上的表達,鼓勵他們清晰且有條理地闡述自己推理的思路,以積累更多推理經驗,主動展開推理活動。鼓勵學生進行思維表達時,可采取口頭表達方式,也可鼓勵他們用文字、畫圖、列表等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思考過程。不管是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有利于學生闡明自己的思路。但是,在思維活動具體設計中,要根據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說一說”的環節,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思維表達空間,助力他們推理能力發展。其中,在《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課教學時,為鍛煉學生推理能力,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設計這樣一道練習題:某次帆船觀看比賽,規定A種船票是600元/張,B種船票是120元/張,假如一個旅行社要團購15張船票,設A種船票x張,那么在購票費不超過5000元的情況下哪種購票方案更省錢?面對這個問題,請學生以文字方式寫下自己的思考過程。期間,學生們將展開積極的思考,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思維過程,由A種船票x張、B種船票(15-x)張列出x≥15-x2
600x+120(15-x)≤5000這樣一個算式,再通過觀察題目中已知條件,根據x為正整數推導出x是5或者6。然后,分A種票5張,B種票10張;A種票6張,B種票9張兩種情況計算購票方案。得出當A種票5張,B種票10張時,需要花費4200元購票費用;當A種票6張,B種票9張時,需要花費4680元購票費用,最終推導出前者更省錢。通過用文字進行表達,說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學生們將順利推導出這個數學問題的正確結果,實現推理能力的顯著提升。
(五)引導自主監控
課上,在對學生推理能力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時,提高他們自我意識,引導他們自主監控自己的推理行為和過程極為重要。當學生習慣進行自我監控以后,他們將主動反思自己的推理活動,再結合反思結果,有針對性地計劃自己的推理行為,讓自己的推理進度變得更為合理,適時修正推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當學生能有意識監視自己的推理活動以后,他們將在活動中變得更樂于思考,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得到顯著性的發展。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一課教學時,當學生掌握正方形的定義、性質及判定方法等重要知識點以后,教師可為他們設計一道解答題:有一個正方形ABCD,E、F是正方形BC、CD上一點。假設BE=CF,求證:△ABE≌△BCF。在引導學生自主推理這道解答題時,要求他們自主監控自己的推理活動,鼓勵他們自主安排推理計劃。期間,學生們的自我意識將有所提高,有的學生將提前規劃好精心設計觀察、整理有限資料,提出猜想,檢驗猜想這三個歸納推理步驟。接著,按照計劃展開推理活動,先觀察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提出△ABE≌△BCF這樣一個猜想。然后,證明猜想,整理出點F、G、H分別是CB、BE、CE的中點這樣一個重要信息,由此得出FH∥BE,FH=12BE,FH=BG。接著,由觀察得到的BF=CF這樣一個重要信息推導出△ABE≌△BCF。當學生通過自主監控推理出題目答案以后,可將他們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他們在組內相互評價推理行為,反思自己的推理活動。期間,學生們將實現共同成長。
綜上可知,對學生推理能力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極為重要。實際教學活動中,為收到較好的培養效果,要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用心設計一系列數學觀察活動,組織學生歸納、類比數學知識。同時,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自己的思想,說一說自己的思維過程,并安排他們自主監控自己的推理過程,最終養成良好推理習慣,實現能力的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華松嶺.基于問題解決的初中數學合情推理能力的研究[J].新智慧,2019(1):71.
[2]朱順來.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9(11).
[3]李再楠.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2019(6):224.
[4]王大燕.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9(6).
作者簡介:
朱續強,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東方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