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們的中學時期,學理科的同學和物理這一學科是分不開的。物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但是,目前來說,我國大部分高中生在學習物理時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怎么樣才能轉化高中生學習物理的困難,讓他們能夠掌握高中物理的知識點以及解題技巧,這是每一位物理教師應該思考的。
關鍵詞:物理學習困難;歸因;轉化策略
一、 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歸因及轉化策略初探的必要性
現在,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對于物理的學習都比較容易,主要是因為初中物理比較淺顯易懂且知識點較少,因而他們可以很好地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識以及學習方法。但是由于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識點多也有一定的深度,很多學生在對于知識點的理解以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可能會出現一些思維誤區,比如說有物理概念理解不透徹導致混淆概念,物理公式代錯等,這些就導致學生學習物理困難,學習物理的效率低下,學習成績下降,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所以說,改善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的現狀也就是目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二、 物理學習困難的定義
“物理學習困難”是學生和家長共同反應的問題,這也是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頭疼的問題,在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可以跟上老師的進度,他們的成績可以達到教學要求,并且可以完成物理學習的任務,但是還有一部分學生連最低的學習水平都達不到。物理學習困難既有普遍的問題也有特殊的問題。學習物理困難的學生智力水平是沒有問題的,但就是物理學習取得的效果不好。在定義物理學習困難時,我們要注意這三方面內容,第一,學習物理困難并不是由于智力因素,這部分學生只是暫時的物理學習困難,從長遠來看,他們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間的;第二,物理學習困難并不是說學生的成績差,而是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不理想,物理學習困難只要采取適當的方法是可以解決的;第三,有物理學習困難的學生所處的程度、原因以及階段不同。有些學生可能是高一時物理學習困難,有些學生可能是高二,還有學習可能只是某一個模塊理解不清楚。
三、 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初高中難度問題歸因分析
(一)教育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農村和城市相比起來,在經濟、教育環境、公共設施以及師資力量等都是遠遠落后于城市的。就現在,還有很多農村的中學面臨教師不足的窘境,很多高校畢業的學生面對條件差的農村學習和條件更好的城市學校。他們大多數都會選擇去城市任教,在某種程度上,師資力量代表的是學校的教學質量;還有就是農村的教學條件很差,一些比較偏遠的學校,他們的黑板甚至是用一塊木板在上面定期刷墨汁來充當,很多學生根本沒有聽說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缺乏的師資以及較差的教學設備都是導致農村教學質量差的原因,物理是一門理論知識和實驗相互結合的科目,因而它需要充足的物理器材和教學設備來幫助學生來理解一些較為抽象的知識點還有物理規律的推導等等。雖然很多物理現象和生活比較接近,但是卻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比如說電磁場那一章節,學生很難靠單純的想象力來理解和學習,這很需要一些更為形象生動的講解。但是在農村的教學中,由于教學資源匱乏,教師在課堂上講課以理論知識居多,缺少相關性的圖像展示,一些實驗題,老師也僅僅是當作普通的填空題來處理講解。對于教學資源匱乏,缺少教學器材,知識相對較窄的農村學生學習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識時就更加困難。而且很多農村的學生在上課沒有聽懂,選擇在課后去請教老師的學生特別少,這主要是因為很多農村的教師主要以講述為主,教師和學生更在意教學任務和教學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很少去培養,特別是在進行高考復習的時候,教師更多的是用題海戰術,并且主要著重于強化理論知識,對于很多的知識點和題型學生是在反復的練習,這就導致課堂氣氛壓抑且無聊。很多農村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多的則是需要教師去引導以及學生本身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師生關系等。
(二)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一個人后天的性格、習慣等的形成和他的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家長的文化水平、文化素養以及平時的言談舉止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現在很多農村的家長為了維持生活,大多數都會選擇遠離家鄉進城打工,這就讓很多學生成為留守兒童,這些孩子大多數跟家里的老人生活,這其實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長的。一方面來說,農村老人受教育的概率較低,他們并不具備教育孩子的知識和能力,一些老人甚至不給學生買練習本的錢,而且老人用著舊的思想來隔代教育孩子,可能會對孩子產生誤導;另一方面就是,老人過分溺愛孩子,不管怎樣,老人是不能替代父母的愛的,他們對孩子早期的教育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習慣;再者,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助于學生勇于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而且農村的生活條件艱苦,很多學生并不具備開發兒童時期智力、思維和語言方面的能力的條件。
(三)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
根據調查發現,在現在的大環境的影響下,農村地區的高中生和城市地區的高中生差異比較明顯。第一,城市生活的高中生家庭條件更好,城市的學生面對很多中學,可以選擇教育質量更好的學校。但是農村學生的家庭條件差,他們更多的是看中離家的距離,而且很多農村地區一個縣只有一所高中,也沒有別的選擇;第二,根據研究發現,很多農村的學生由于成長環境的因素,導致他們大多性格內向,再遇見問題和不會的題目時,不太擅長主動和他人交流,也不好意思去問老師,遇見難題寧愿不解決,長此以往,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也就導致他們學后面的東西越來越吃力,導致物理學習困難。
普遍來說,在農村生活的孩子由于見的東西少,所以他們在知識的廣度上是不如城市學生的,城市學生見到的東西更多,視野更加的開闊,這就讓城市的學生有更加明確的目標,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著很清晰的想法,朝著目標努力的時候,更有動力。但是在農村生活的孩子不了解每個行業的具體情況,對自己未來的目標不明確,對將來想要干什么也不清楚,這就導致學生對未來迷茫,學習動力不足。
農村學生由于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導致他們在語言、思維能力等方面和城市的學生有一定的差異。這就讓農村學生對物理的學習信心不如城市學生,農村學生在生活中接觸到課外書、物理模型的機會幾乎沒有。農村的學生在孩童時期就不會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結合,但是物理本身就是高中學習生涯中最難理解的一門課程,因而“物理難學”已經成為一種自我暗示,當這種暗示在學生的內心越來越嚴重時,學生碰到稍微難一點的物理題目就會很容易放棄,慢慢地會失去解物理題的信心。長此以往,學生對于物理的興趣和信心就會被消磨完,課堂上也不會和老師進行交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導致物理成績差,直至放棄物理。
四、 物理學習困難轉化策略
(一)老師用“愛”打開學生的心扉
人是一種情感動物,不管是誰,都會有一定的自尊心。只有老師發自內心地對學生好。為學生考慮,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家人,在潛移默化之下,學生才會愿意對老師敞開心扉,把老師當作自己的朋友,讓老師走進他的內心世界,只有學生愿意相信老師,才會接受老師的建議以及勸勉,教育才會在學生的內心埋下種子。教育是不能沒有愛的,不然就像一臺冷冰冰的機器,最終導致學生對教育失去信心。尊重是愛的前提。如果要想去教育學生,就要充分地相信和尊重學生。只有老師尊重和信任學生,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體會到老師對他的關系,體會到自己對于別人,對于集體的價值,進而認同自己,對自己產生信心和希望。
(二)老師要多研究高考題
很多學生選擇上高中就是為了考一個好的大學,找個好的工作,讓自己未來過的舒心一點。除了很少一部分學生會參加單招和保送以外,基本上都會參加高考。高考是選拔性考試,它的本質就是排序,現實決定了高考的競爭性和難度降不下來。高考題目最大的特點是,靈活性高,對學生的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高考的往年考試題和考試大綱就是高三總復習的重要依據。老師只有認真研究高考的考試大綱和往年真題,才能得到高考最權威的信息。當然對于高考中出現的新題不要花費太多的精力。出題靈活考察能力并不意味著出難題,難點不一定是重點。對于基礎知識和方法的靈活應用才是高考的重點。
五、 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模式經常的改革,因為高考模式也隨著改革,物理學科在高考中的比例越來越大,并且物理命題的形式靈活多變,因為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覺著物理難學。因此老師要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嚴格要求每位學生,多研究高考題型,抓住教學重點,學生也要改變自己的想法,重視物理,最終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物理學習困難。
參考文獻:
[1]趙倩夢.農村初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的分析與解決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8.
[2]江萍.城鎮高中物理學習困難歸因分析與轉化策略[D].四平:吉林師范大學,2015.
[3]李紅梅.初中生地理自主學習現狀調查與策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6.
[4]王倩.物理學困生學習障礙的調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郭強,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銀川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