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永寶
摘 要:在深化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各種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數學老師著眼于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討論和老師的引導融為一體,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及水平,保障學生獲得了更多的收獲。以七年級數學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該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七年級;“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法
一、引言
要想構建高效數學課堂,老師必須要注重教學策略的革新以及優化升級,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調整教育思路,將創造性的教學方法融入課堂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獨立探索的能力及行為習慣,保障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積極推動這一學科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穩定提升。
二、“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法
作為一種創造性的教育教學策略及手段,“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實質要求,對揭示教育教學的本質以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意義重大。老師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小組內部討論、師生交流以及老師的后期引導相結合,關注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真實情況,通過重難點的提煉來實現針對性的教學,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掌握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及方法,提高個人的數學成績。教育學術研究者在對這一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老師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分析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不斷調整教學思路,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三、七年級“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結合上文的相關論述不難發現,在七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法的應用大有裨益。老師需要注重細節要素的分析及解讀,關注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引導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中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意愿。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對構建高效課堂有著關鍵性的作用。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關注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態度,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分析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保障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實現后期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方法的基礎以及核心。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關注學生的主體價值。首先,老師可以以實現數學問題的趣味化,設置不同的數學問題來引導學生、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數學老師可以講解數學家的生平,讓學生了解數學家的輝煌成就以及我國的數學發展史,將豐富多元的數學教學資源融入課堂主體教學環節,讓學生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之中進行主動的思考和分析,從而產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其次,老師需要深入挖掘數學教學的內在價值,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將幾何的內在美、數形轉化的和諧美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保證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實現個性化的成長及發展。最后,老師需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自信心,幫助學生制定屬于自己的學習目標,學會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習他人的優秀做法和經驗。
(二)對學生耐心引導
學生是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人。老師需要關注學生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將恰當可行的自學方法教給學生,規范學生的言行舉止,讓學生在與老師進行互動時學會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分析教學大綱之中的重難點。七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比較有限。老師需要留出充分的時間,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學會自我學習和自主突破。老師需要在完成前期的主體教學環節之后對學生進行宏觀的指導,幫助學生深化自學過程中的收獲。教材的分析以及解讀最為關鍵,七年級數學教材比較復雜,涉及許多基礎性的教學元素。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自學能力,以教材的解讀為依據,將局部理論知識的分析與整體結構的研究相結合,幫助學生在學習計劃的指導之下實現自主學習,主動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以及溝通,主動尋求老師的幫助,以加深個人對數學知識的印象以及理解。
(三)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
為了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老師需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鼓勵學生實現創造性的學習及練習。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需要創設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循循善誘,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其中提問教學與情境教學在實踐應用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學習相似三角形時,老師首先可以引入相關的概念,然后讓學生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幾何特征,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繪畫,讓學生對全等三角形的具體概念有一個全新的理解。在完成這一基礎教學環節之后,老師可以開展練習,擴大學生的思維觸角,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對知識內在聯系以及本質屬性的把握情況,以提升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及橫向思維能力為依據,鼓勵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只有這樣才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四、結語
在七年級數學教學的過程之中,“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方法的踐行尤為關鍵,老師需要了解這一教學法的踐行策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以及互動,以引導學生、鼓勵學生為依據,積極構建高效課堂,推動數學教學改革活動的順利落實。
參考文獻:
夏企均.“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1,15(1):95-97,102.
注:本文系蘭州市2019年度教師“個人課題”《七年級“自學·議論·引導”數學教學法應用研究》優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