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貽識
摘 要:閱讀能力對于一個學生來講是不能忽視的基礎能力。很多教師在潛意識中認為,這一能力應該在語文或者英語類的科目中進行培養,由此造成了教學思想上的誤差。道德與法治課堂對學生的個人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學生能夠在這門課程中初步形成“三觀”,并改變自己在生活或學習中的態度。教材中存在一些指向性的材料,需要學生主動理解,為此,教師應重視在這一學科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引導學生高效地掌握這門課程。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閱讀能力;培養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知識都是能夠在生活中用到的。六年級的學生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老師在課上應該訓練他們在短時間內瀏覽一段材料,并形成篩選關鍵信息的能力。通過短暫的瀏覽,學生能夠對教材中的信息進行加工和重新編排,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材料中的信息,同時能夠對這一段文字產生深刻的理解。這些都需要學生在課上按照老師的要求來完成。為此,本文通過三個方面,系統闡述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提升班級成員的閱覽水平。
一、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教材
六年級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在長期的練習中總結出規律,為此,老師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先帶領學生感受教材中的材料,從而培養他們的獨立理解能力。例如,在第二單元“我們是公民”中,可以先介紹我們國家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在介紹公民之前,首先回顧上一個單元中介紹的憲法,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它約束著每一個公民的行為。那什么是公民呢?同學們算不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并翻閱到第一小節,瀏覽其中的材料,之后請回答,公民的范圍是什么?公民意味著什么?在課上請班級成員帶著問題去閱覽材料,能夠在無形中告訴他們這一小節的重點內容有哪些,讓他們在閱覽中能夠較為明確地找到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并將材料進行簡要的概括。在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后,學生明白了公民的具體含義,之后再學習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學習之前,先請他們思考,自己享受著哪些權利,同時應該承擔什么樣的義務呢?在思考的過程中,有些學生能夠主動翻閱課本,尋找相關答案,在這樣的帶動作用中,他們能夠逐漸形成獨立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1]。
二、引導學生獨立總結教材中的知識點
在六年級的教材中,重點知識大多以圖文的形式存在,很多學生在學習時只是重點關注了圖片,而忽略了其他片段中的文字,這就導致在總結知識點的時候出現了不全面的情況。為了改善學生遺漏重要內容的情況,提高閱讀水平,老師決定在課上通過建立思維導圖,加強他們對教材的整體把握。例如,在“學會尊重”這一小節中,教材中列舉了很多在現實生活中學生能夠體會到的例子,教師可以先利用這些例子講述尊重到底是什么。之后在黑板上列出框架,首先列出總標題,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尊重,分標題先是尊重自己,之后是尊重他人,接下來再從兩個分標題中補充相應的內容。在這樣的框架中,可以引導班級成員主動補充框架中的空白部分。尊重體現在不同的方面,不僅是行為,還有語言。其次請學生獨立翻開教材,并整體把握這一小節的知識,將這一幅思維導圖填寫完整。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將自己關注的內容,從圖片中的對話逐漸轉移到文字中,并通過總結的方式提升他們的歸納水平,很多人在瀏覽課本的時候并不認真,一些重要的語段他們只是掃一眼就跳過了,根本不進行思考。建立思維導圖這樣的教學形式,能夠讓他們意識到課本中的重點知識,同時能夠提高他們的閱覽水平,提高他們的總結能力,并通過思維導圖將教材中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2]。
三、共同探究教材中的重要信息
在教材中存在一些開放性的討論內容,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要讓學生快速找到文章中的關鍵信息,還要將這些關鍵性的內容整合成自己可以利用的知識。閱讀水平能夠反映出一個學生的綜合實力,因此老師可以通過在課上開展探究類型的活動,既鍛煉班級成員的理解能力,又讓他們探究教材中給出的結論,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相同的問題。例如,在“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這一節中,可以通過辯論的形式,探究科技究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在資料的準備過程中,學生可以在教材中選取自己想要利用的資料,也可以從互聯網中篩選相關的內容輔助辯論。正方是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反方則是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通過辯論的形式,能夠鍛煉學生閱覽資料并將資料進行總結的能力。在雙方的辯論中,能夠觀察到哪一組是做了充分的準備,能夠在辯論的時候熟練運用這些資料。在這樣的環境中,班級成員能夠意識到閱讀能力對學習的重要性,從而重視個人水平的提升[3]。
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中,存在很多需要學生自主總結的關鍵信息,閱讀水平的提升不能僅僅依托語文這門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授課形式調動班級成員的積極性,從而讓他們主動意識到閱讀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在課上能夠主動配合老師完成相應的工作,以此提升個人的綜合實力,最終將教材中的文字整合成有效信息并熟練表達。
參考文獻:
[1]高雅玲.淺析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72.
[2]李佩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優化策略探尋[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85-86.
[3]蔡秀蓉.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