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東梅
摘 要: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增長,促使各行業對人才儲備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教育體制也先后進行了革新,但農村小學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想要重新改頭換面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雖然具有一定難度,但可以根據農村小學生的特點從其他方面進行革新,在現有的教學模式與方式上進行個性化的設計并大膽創新,更好地完成農村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教學。
關鍵詞:農村小學;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教學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重要地位,學習數學的每一個階段都尤為重要。小學作為打基礎的階段,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完成以后的學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所學知識成果的一種驗收方式。本文通過對農村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教學的分析,促使學生得到全面進步。
一、農村小學數學作業教學的現狀
(一)作業布置量多
在小學教學階段,很多教師都錯誤地認為只有多做題、學生才能取得更快的進步。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題海戰術成為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也成為學生課后作業的一大重點。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很多事物具有新鮮感,正處于玩心重的時期,課后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作業布置量過多,就會嚴重占用學生的自由時間,使學生的活動時間減少,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膩煩心理,對課后作業產生負擔心理,因此使其失去本來的意義。
(二)作業形式單一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教師在這個階段,不細心,作業形式過于單一,在布置作業時不加思考,一視同仁,就會導致學生在作業教學階段出現落差,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快速完成作業,從而忽視鞏固知識的目的,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比較慢,而且容易出現不會答題的問題,從而使其無法全面掌握知識。長此以往就會產生極端化現象,單一的作業形式會使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與學習能力弱的學生之間產生落差,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作業內容過于枯燥
在農村小學數學作業教學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通常,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其中的知識點進行作業布置,作業內容略顯枯燥,以一些簡單的算術填空題以及應用題為收尾工作,使作業的內容以及形式過于枯燥,不符合學生的天性以及特點,嚴重影響學生的思維創造與智力開發,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
二、創設農村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教學
(一)開創實踐性作業教學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充滿成就感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的成長過程,也是每一個教師成長的過程。不管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在不斷創新中成長,對于數學教學而言,掌握教學方式方法尤為重要,既要使學生興致高昂,又要使其掌握數學知識與數學作業。如何布置課后作業成為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個挑戰,那怎么樣布置課后作業,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呢?首先,要合理掌握課堂時間,減少課后作業量,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放飛心靈。其次,數學屬于邏輯性較強的科目,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作業教學設計,將其融入日常生活,增加實踐性作業,利用生活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內容,并將其靈活運用。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時候,可以減少課后作業,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看看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圖形都有哪些,這些都可以很好地促使學生掌握知識內容。
(二)創設趣味性作業教學
小學生對新鮮有趣的事物很感興趣,而作業教學就是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作業教學設計,在作業內容上進行突破創新,使其具有靈動性、趣味性。例如:數學教學過程中常用到的加減法,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運算將其趣味化,運用卡片速算的方式,或將每個數字對應一個正方形卡片,隨機抽取兩張卡片進行運算。另外在學習相鄰數的時候可以以章魚小卡片的形式進行相鄰數的學習,例如:在章魚的八條腿上分別寫上20、22、24、26等數字,然后讓其在剩下的腿上填寫相鄰的數字,教師可以將作業的形式進行個性化設計,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讓其充分掌握知識內容。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會存在很多未知的影響因素,但面對其挑戰,只有迎難而上才能更上一層樓。在數學作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承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將知識靈活應用的信念,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優化數學教學。教師在作業教學過程中進行個性化的作業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端正學生積極完成作業的心態是農村作業教學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趙英和.小學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9):249.
[2]侯彩虹.農村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原因和對策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5):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