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興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一直是一大難題。對于學困生來說,其長期處于弱勢地位,自然對學習產生了一定的抗拒心理,在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學習態度也比較散漫,這些行為都集中體現在作業上。也正因如此,學困生作業的批改成了一項教師比較頭疼的工作。現階段,只有通過有效的作業批改策略,才能改善學困生的學習狀態,提高教學質量。結合多年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論述了小學數學學困生作業批改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作業批改
一、靈活運用多元化的作業批改形式
在平時教學中,一般都是在教師布置作業后,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統一交給教師進行批改。在批改作業過程中,學困生作業出現錯誤的現象屢見不鮮,且每次出現的錯誤都是教師上課時反反復復強調的問題。還有部分學困生甚至不知道錯誤在哪,無法自己完成錯誤作業的訂正工作,花費大量時間卻做了無用功。因此,教師必須要對批改作業形式作出改變,靈活運用多元化的作業批改形式,設身處地地為學困生考慮,引導學困生糾正錯誤,提高作業質量。
1.學生自批形式
在小學數學作業中,對一些難度較低、題型單一的作業,教師可以嘗試讓學困生進行自批。例如計算題和口算題這類題型,教師只需要公布正確答案,讓學困生對照進行批改即可。同時,在學困生自批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學困生對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分析錯誤原因并進行改正。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學困生則會加深對這一題型的印象,在下次做題時規避錯誤的發生。與此同時,可以充分鍛煉學困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對于學困生來說,教師讓其進行自批,無疑是給了他們極大的信任,有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2.教師面批形式
對于那些過程復雜、難度性較高的作業,教師可以采取面批的方式。在課堂中,學困生存在疑惑、沒有掌握的數學知識,在作業中也會體現出來。也正是因此,學困生會對作業產生逃避心理,從而導致作業錯誤率高。面對這樣的作業情況,教師面批有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面批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到做好作業的職責所在,端正做作業時的態度,甚至從內心渴望得到教師的贊賞。另一方面,當學生的作業出現錯誤時,可以與學生當面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針對性講解,幫助學困生解決困惑。同時,有助于教師了解學困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節奏,使學困生適應課堂。
二、提高作業批改的精準度
在以往的批改作業中,教師普遍喜歡用“√”和“×”來表示對錯,對學生進行打分。這樣的方法雖然能直觀體現出學生作業情況,但過于單一,過于公式化。如果教師能夠站在人性化的角度批改作業,提高作業批改的精準度,那么學困生就會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從而用心學習,提高作業質量。
1.一題多批
為了能夠使學困生的學習態度有所改善,提高作業完成質量,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可以采取“緩一緩”的方式,多次進行批改,即一題多批。在批改作業完成后,首先,教師可以先把作業本發放給學生,讓學生改正錯誤。其次,根據學生的作業改正情況,為學生的作業增加難度,以表鼓勵。若是學生的作業中錯誤過多,為了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對學生采取相應的評判方式。等學生將這些知識弄懂后,將作業中的錯誤改正后,重新進行等級評判。
2.細致審視做題思維
學困生的作業中可以直觀體現出其做題時的思維和看法。不管做題的結果是對是錯,都是學困生在思考細算下的成果。然而,學困生在做題后,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在哪,提高作業質量更是難上加難。因此,為了有效提高學困生的作業質量,還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適時點撥,幫助他們找出思維誤區。基于此,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特別細致地審視學生做題思維,找出錯誤癥結所在,對癥下藥。
三、對作業批改評語進行完善
在教學中,多數教師普遍存在一個評價誤區,喜歡對學生進行對比評價,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成長進步。與其進行學生之間的對比評價,不如讓學生和自己賽跑,不斷完善自身。特別是在對待學困生上,教師一定要堅持“多肯定、多鼓勵”的原則,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評價,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以提高作業質量。
1.委婉地進行評價
在作業中,學困生會表現出較多的缺點,如態度散漫、粗心大意等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發揮教育機制,幫助他們克服掉這些缺點。在引導學生時,教師要切記不能訓斥、呵責學生,而是要建立在學困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委婉地指出學生缺點。多數學困生由于成績差勁在心理上會產生自卑,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對于這一點,教師要表現出更多的關心和關注,委婉地鼓勵學生,如“細心的孩子,一定不會比別人差!”
2.擴大學生進步
相對于優等生和中等生,學困生的作業可以說是不忍直視。如果教師總是對學生進行對比評價,那么學生只能被一直否定。因此,教師要學會“逆向思考”,把學困生的每一階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鼓勵學困生。盡管學困生的作業字跡潦草,錯誤較多,但只要有一次作業情況較好,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夸獎,鼓勵學生。因為,對于學困生來說,每一次進步都是一次成長。例如,教師可在作業的結尾寫上“加油,老師一直在關注你”“努力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等評語。
參考文獻:
[1]陳巧香.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策略[J].情感讀本,2019(3).
[2]高萬里.小學數學教學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改進策略[J].新課程(上),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