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教學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幾年來社會上一直流行這樣的說法“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讓體育老師耿耿于懷。作為體育老師,難道在教學中除了鍛煉學生的身體,增強學生的體質外,就不能教點別的?那么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實現育人目標呢?這是體育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為人師表;關愛;體育教學
一、體育教師應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身正為范
體育教師的形象和個人魅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教師應當發揮模范作用,給學生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以此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學生有所感悟,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發展。體育教師要重視自己的儀容儀表,讓學生能夠親近自己,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每個瞬間都教育著兒童。”
體育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此了解學生的行為習慣和心理發展特點,從而對學生做出針對性的德育,在課堂教學中實現育人目標。每節體育課我都會提前布置好場地器材,上課時清晰明了的講解,標準優美的示范,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并且對學生有足夠的耐心,從而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這樣可以讓學生靜下心來,讓學生聽取我的建議,進而實現德育的有效滲透。
體育教師要重視自己的言行,給學生做出好的表率,必須以良好的師德去感化學生,讓學生意識到道德素養的重要性,從而實現對學生素養的培養。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來看,他們的心思單純,想法天真,只要體育教師稍微關注學生,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尊重學生的想法,便可以獲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聽取自己的教誨,從而實現育人目標。
二、體育教師應走進學生的內心,愛每個學生
我任教的班里曾有一位因病毒感冒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學生,一直不能上體育課,每次上體育課時她都是站在操場上看我們上體育課,我從她眼神中發現她羨慕其他學生的活動。于是我找了一個機會,跟她交談,問她愿不愿意參加力所能及的活動。我說,你不能參加劇烈體育活動,但可以參加體育課中的隊列、徒手操等練習,她欣然答應了。為此,上體育課時我專門為她安排一些簡單的體育活動,有時在體育游戲和比賽中,請她當裁判,她不僅愿意,而且做得相當認真,有時還在分組練習廣播操、隊列等簡單的體育活動中請她當組長,這樣她慢慢培養了自信,人也開朗了許多。有一天她的父母來學校,特意找到我說:“非常感謝老師在體育課上為她重樹信心”,說這孩子,自從得病以后人就很沉默,不管家長怎么開解,總是悶悶不樂。這段時間,明顯改變了,一問原因,原來她覺得自從得病了,她就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了,課間不能游戲,也不能上體育課,覺得自己很沒用。自從重新上體育課后,她覺得很快樂,有些活動可以與同學一起參與,有些不能參加的活動,可以當裁判或是老師的小助手,連同學們都羨慕得不行了,重新回歸集體活動中,讓她覺得自己和同學們又一樣了。
通過這件事情,我在全班教育學生,對他們說:“每個人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我們要積極地面對,去挑戰困難,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同學,這樣可以讓每個人都在學習中收獲快樂,讓所有人在充滿愛的集體中學習和生活。”
現在的小學生都極具個性,每個班級中總是會存在那么幾個自我約束力較差的學生,而這些學生在課堂上往往會與其他同學發生糾紛,如果經常解決他們的問題,就會影響教學。所以,這就更需要教師耐心、細致觀察,了解學生的性格,走進學生的內心。
我任教的班上有一個學生叫張笑笑,一年級剛入學時,紀律約束性很差,每次上課都喜歡特立獨行,而且經常與同學發生矛盾。有時怕過多影響教學,我就簡單批評一下他,但每次體育課上總是有人告狀,可見批評的效果不好。一天又是他們班體育課,體育課上在拍小皮球練習后,我安排了抱球接力跑的游戲,他們組一名學生平時跑步速度不算慢,但是不知怎么,就是抱著球慢慢跑,而且跑完后,還不把球交給下一位學生,以至于他們這組輸了。這時,我批評了那位學生。接下來第二輪比賽,那位學生照舊慢慢跑,而且球也不交給下一位學生,結果還是他們這一組最后一名,正當我宣布成績時,有學生大聲嚷道:“吳老師,張笑笑把曾江(抱著球慢慢跑的同學)摔到地上去了”。
我趕緊走過去,發現曾江,左手摸著頭,右手在擦著眼淚,此時打下課鈴了,我讓其他學生先下課,請他倆留下。我并沒有像往常一樣先批評他們,而是很平靜地先問張笑笑同學:“你為什么打同學呀?”他又跟往常一樣,一臉不服氣,嘴里嘟嘟囔囔,不知說什么。這時我又說:“吳老師知道你為什么打他。”他抬眼驚奇地看我一眼,我接著說:“因為他跑慢了,你們組輸了,你才打他是不是。”他輕輕點點頭,臉上的表情也緩和下來,嘴里也不嘮叨了。這時,我對他說:“你很有集體榮譽感,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不管怎樣都不能動手打人,你要去幫助他,提醒他。”當我說到這時,他低下了頭,主動走到曾江旁邊說:“曾江,對不起,我不該動手打你的,請你原諒!”
接著,我又問曾江:“今天你為什么跑這么慢,而且還不把球傳給下一個同學。”他低著頭說:“我沒玩過小皮球,想多抱一會,所以跑慢點。”聽到這我想:難怪,當他第一次跑慢我批評他后,第二次照樣慢慢跑。如果不是今天出現打架事件,也許以后做這游戲時還會繼續這樣。所以一個教師只有耐心、細致地分析、了解學生犯錯誤的原因,走進學生的內心,成為他們的朋友,才能解決存在的問題,以保證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
于是,我語重心長地對曾江說:“我們生活在這個集體里,應該具備集體意識,做好該做的事情,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去影響集體的榮譽,只有每個人都愛這個集體,團結起來,我們才能體會集體給我們的力量和快樂。”聽到這,曾江也說了:“張笑笑,我錯了,請你原諒!”剛才在課堂上打架的孩子,這時擁抱到了一起。“親其師,信其道”。這以后,在課堂上我經常找機會表揚他,有時還請他當安全員,協助老師,下課碰到他總是主動跟他打招呼,他覺得老師了解他、懂他,張笑笑在課堂上的自我約束力好多了,告狀的也越來越少了。所以說,要想對學生進行德育,首先要走進學生的世界,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與其進行交流溝通,這樣才可以讓學生信任自己,并聽取自己的建議,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
三、體育教師應利用課程的特點,挖掘思想內涵
(一)挖掘教材的教育性
在體育基礎知識和體育實踐教材中有的具有明顯的教育性,而有的教材是隱性的,這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有機地滲透思想教育。對于體育教學而言,更多時候是開展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身體鍛煉,實踐活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順利開展,體育活動把學生置于集體中,為教師滲透德育創造了很多機會,有助于教師實現育人目標。以“老鷹捉小雞”這一游戲為例,這是小學生常做的一種游戲,“老鷹捉小雞”看似是一個簡單的游戲,實則具有育人功能,學生需要在相互配合下,不脫離集體,才不會受到“老鷹”的傷害,集體也應當保護每一位成員。因此,我們在組織這個游戲時要針對千變萬化的學生表現有機地進行個人與集體關系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樣,“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意義就大大超出奔跑的意義。
(二)抓住教育時機
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動態,留心學生的行為習慣,以此對學生做出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在教育活動中,一些小學生有時候態度比較敷衍,不認真完成自己的任務,甚至虛報數據,假裝自己已經完成了相應的課時任務,這樣做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體育教師切忌不管不顧,不然無法發揮教育的作用,相反,學生還誤把錯誤當正確,長此以往,反而助長了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師應當抓住教育時機,對學生進行耐心的勸說,盡量保持平和的語氣,不能用責怪的語氣和學生進行交談,這樣才有可能感化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體育教師應重視學科融合,發揮集體教育的作用
思想教育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與學生的相互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一方面要樹立學生榜樣,另一方面要發揮學生集體輿論的作用。我在上課時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教師批評某個學生,他難以接受,甚至頂嘴,特別是其他同學不表態時,他還以為自己是對的。而如果其他同學同時指出他的錯誤,他也會感到理虧。記得有一次體育課上,在進行投籃比賽中,有個學生推、拉同學,并把同學拉倒在地,使游戲無法進行。這時,我趕緊制止,誰知這位學生,還跟我說他沒有推人、拉人,并說我批評錯了,跟我頂牛起來,這時有學生馬上就說,我明明看見你拉倒、推倒同學了,這時班里其他學生都說看見了,并說他這樣的行為不對,只見這位學生馬上低下了頭,紅著臉。看到他意識到錯誤,我告訴他:“在游戲時不遵守規則,游戲就無法進行,會影響整個班級活動,推、拉有可能使同學受傷,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希望你改正。”看到他重新歸隊,有序地參加游戲活動,我深刻體會到集體風氣對不良行為習慣的教育作用。當然,學生的集體意識要靠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和培養。體育教師應當重視良好班風的建設,讓學生意識到團結友愛的重要性,以此規范學生的言行,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
教師在學生的成長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應當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對學生進行德育,以此確保學生健康發展。體育教師應當真誠地對待學生,耐心地對學生做出指導,和學生建立友好的關系,從而達到體育教學既教書又育人的教育目標。到時,作為體育老師的我也可以驕傲地說:“學生的德育課程也有體育老師教的!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我體育老師的功勞。”
注:(為了保護學生的隱私文章中的名字全是化名)
參考文獻:
[1]梁洪軍.賞識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新通信,2019(20).
[2]陳旺霞.開展陽光體育,打造高效課堂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8(31).
作者簡介:吳芳(1975.3—),女,漢族,湖北武漢人,大學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