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教學評價不再拘泥于生生互評和師生互評,網絡大數據能夠促進教師有意識、有計劃、有重點地引導學生培養評價意識、提升寫作能力。本文以批改網為例,以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教學評價為指導,從“學生自評,建立反思寫作”“生生互評,實施共同寫作”“師生互評,建立靈活寫作”“多模評價,促進深度寫作”四個方面闡述在教學實踐中如何為寫作教學評價拋磚引玉。同時通過寫作強化語言創造力,引導學生使用語言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在傳統學生自評、生生互評和師生互評的基礎上增加人機互評促進多模評價模式的構建,緊跟大數據時代的步伐,對高中英語寫作進行科學、有效的評價。
【關鍵詞】批改網數據;寫作教學;評價模式
【作者簡介】鄭航思,閩江學院附屬中學。
【基金項目】福建省“十三五”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專項課題“基于大數據的中學英語寫作教學評價模式建構研究”(項目編號:FJSDYY-2019012)。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標》)明確提出,現代信息技術不僅為英語教學提供了多模態的手段、平臺和空間,還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跨時空的語言學習機會和使用機會。作為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能夠促進英語學習、改善英語教學、監控學業質量。
本文以批改網的寫作布置、寫作批改、寫作評價和寫作反思為例,從“學生自評,建立反思寫作”“生生互評,實施共同寫作”“師生互評,建立靈活寫作”和“多模評價,促進深度寫作”四個方面,闡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教師和教和學生的學如何在批改網上實現人際互動、情感交流、觀點碰撞和深度評價。
二、學生自評,建立反思寫作
筆者在批改網布置寫作作業,作業形式有應用文、讀后續寫、概要寫作等體裁,布置以后可以設置寫作任務截止時間,并生成作文號,學生登錄批改網輸入教師提供的作文號進行寫作。筆者要求學生提交批改網作文之前打草稿自評,訂正以后提交批改網。批改網的優勢之一是能夠基于大數據快速批閱學生的作文,自動生成評價,方便學生根據批改網提示進一步自評。
以作文《關于環境保護的建議信》為例,學生提交作文,批改網逐句評價,自動生成推薦表達、拓展辨析、口語表達、近義詞表達學習、動詞錯誤、冠詞警示和名詞錯誤等語法、句法和詞匯的修改提示見(圖1),學生根據批改網的提示自我評價,增強語言意識,建立反思寫作。
學生可根據批改網的提示,逐句逐詞不限次數地修改作文,完善語言表達,增加詞塊積累。
三、生生互評,實施共同寫作
除了學生自評,筆者在批改網上引導學生進行生生互評,在自評的基礎上學會評價他人的作品,從而借鑒他人之長(見圖2)。如果說自評是人機互動,生生互評則是人際交往,在教學觀念不斷更新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教師角色由單一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不僅僅以語言知識為目標,更應深層次地融合人文關懷,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他人、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實施共同寫作,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四、師生互評,建立靈活寫作
在寫作教學評價中,教師的評價必不可少。教師在批改網上不僅可以單獨批改學生的每篇習作(見圖3),給學生打分并提出修改建議,同時可以通過網站數據詳細地看學生的提交情況、平均分、修改次數和作文相似度。與此同時,多次作文的成績軌跡也有所呈現。
不僅如此,教師可以在維度數據中看到學生的詞匯豐富度、平均詞長、詞匯平均難度、平均句長、從句密度和語法正確率等。網絡的便利也給有惰性的學生以可乘之機,而批改網的作文相似度查詢給教師的教學監管帶來便利。諸如此類基于數據的全面評價,有利于教師總結學生個人的學習情況和整體的教學效果,從而完善教學計劃和教學設計,進行有效反饋,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建立靈活的寫作思維。
五、多模評價,促進深度寫作
傳統教學評價基于師生互評和生生互評,在互聯網大數據的幫助下,英語寫作教學可以實現人人互評和人機互評的多維綜合性評價。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的高度融合有利于學生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增強輸入、創新輸出。
教師的寫作教學不僅針對某一篇文章的寫作,在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的同時拓寬學生眼界,引導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用“寫什么”確定方向,用“怎么寫”確定效果,將書本延伸到網絡,保持學習的連貫性、發散性,使學習立體化、多元化,促進學生的深度寫作。
六、結語
教學評一體化是當代教育提倡的科學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教師可引導學生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大數據促進教學評價的進一步深化。批改網能夠輔助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豐富教學素材、優化教與學的方式。但是批改網依然存在評分標準單一化、評改建議機械化、語言點評模糊化等不足,面對學生個體思維的豐富性和語言的多樣性,如何提升批改網的人文關懷,如何將無情的文字變成有情的角色、將無聲的語言變成有聲的音畫,如何使學習過程充滿情感溫度和思維深度,還值得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梅德明,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何亞男,張育青.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設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蔣艷,馬武林.中國英語寫作教學智能導師系統:成就與挑戰——以句酷批改網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3(7):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