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旨在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和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及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豐子愷是中國20世紀的一位文學家、畫家、藝術教育家,他一生創作的大量的漫畫作品中,兒童相漫畫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十分看重美育的作用,并提出“普通教育是培養健全人格的教育,不是培養專門人才的教育”。豐子愷的美術教育思想對當下的兒童美術教學依然有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豐子愷;兒童簡筆畫;美術教育
兒童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成長極大地影響著兒童的認知和人格的形成,美育在這一階段更是不可缺席。美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兒童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更可以陶冶兒童的審美情操,使其成長為更加健全的人。兒童簡筆畫是一種適合兒童美術啟蒙的繪畫種類,它有簡單易學、形象生動的特點,容易激發兒童的繪畫熱情。如今在一些高校中面向藝術教育專業方向的本科生開設了兒童簡筆畫課程,充分肯定了兒童簡筆畫在美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為教授兒童簡筆畫課程的教師,僅掌握兒童簡筆畫的技法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地培養兒童對美術的興趣、陶冶兒童的心性,為兒童今后長遠的發展打下基礎。豐子愷一生中育有8個子女,并有長達15年的從教經歷,積累了大量的教育實踐經驗。豐子愷認為在兒童美術教育中,維護兒童的天性是重中之重,教師應因材施教,提高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調動兒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對兒童美術作品提出了應有的評價標準,豐子愷的美術教育思想對當今的兒童美術教學依然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兒童簡筆畫教學要釋放兒童天性
在豐子愷看來,在兒童教育中沒有什么是比維護兒童的天性更重要的。豐子愷把童心看作成人難以企及的財富,甚至對童心抱有崇拜之感,他鼓勵兒童盡情玩耍,認為兒童在游戲中能夠發揮無限的潛能。豐子愷認為雖然兒童的心性單純,但是兒童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不可忽視,一味地扼殺兒童天性,無差別地對待每一個兒童是錯誤的,他用許多漫畫作品抨擊了這種現象。例如,《某種教育》(圖1)中,描繪了一個教書先生正用一個木模具印出許多一樣的小泥人,用此諷刺扼制兒童個性差異的教育方式。在兒童簡筆畫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考慮所授兒童年齡階段的整體特征,更要了解班上每個兒童的個性差異,靈活地調整教育方法,不可千篇一律無差別地對待學生。每個兒童都是獨一無二的,應該鼓勵兒童用心觀察生活,獨立思考,在簡筆畫創作中勇敢展現自己獨特的個性視角。作品應該是生活的產物,而不是空洞地對技法進行模仿與復制,只有發掘兒童的獨特性和創造性,才能培養兒童對美術的自信和興趣。
二、兒童簡筆畫教學要以美育人
兒童簡筆畫教學不僅要傳授繪畫技能,更要通過教學引導兒童健全人格的發展。豐子愷認為藝術教育不能局限于課堂,更要激發兒童生活的智慧,培養兒童的人格和德性的形成。豐子愷堅信美術有教化人的作用,他創作的漫畫作品常常能引發社會思考,如在他的作品《兒童世界與成人世界》(圖2)中,描繪了一棟居民樓前兩家相鄰的住戶,大人們在門口相互指責謾罵,而在二樓陽臺兩家孩子的友情并未受到爭吵的影響,正友好地互贈花朵,上下兩組人物形成鮮明的對比,畫面充滿戲劇張力。豐子愷用這幅畫諷刺成人世界的心胸狹窄與矛盾積累,兒童之間雖也常發生打鬧,但兒童不會相互記恨,豐子愷希望成人以兒童作為榜樣,心胸寬廣、與人為善。在兒童簡筆畫教學中,同樣可以通過有教育意義的創作主題達到美育的效果,如可以在簡筆畫賞析中帶領兒童欣賞包含歌頌祖國、懷念烈士、抗震救災、抗擊疫情、尊老愛幼等有教育意義的圖像,引發兒童的思考,并在繪畫技法學習后,鼓勵兒童發揮想象力,從自己的個人視角出發融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相關主題的簡筆畫,激發兒童的愛國情懷,培養樂于奉獻的精神達到美育的作用。
三、兒童簡筆畫的評價標準
在豐子愷看來,“兒童畫是思想感情特殊而畫技未練的人所作的畫,是‘重興味’而‘輕理法’的繪畫”。兒童的世界相對成人來說缺乏理性思考,但兒童的可貴之處是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教師不能用科學的構圖、透視、明暗去要求兒童的簡筆畫作品,傲慢地把兒童的作品看作是粗略的、淺顯的。兒童在作畫時是主觀的、原始的,這種原始的狀態因未經科學觀察方法的桎梏而更具想象力與創造力,這種富有童真童趣的想象與創造就是所謂的“興味”。蘇東坡說“論畫以形似,見于兒童鄰”,兒童這種主觀的繪畫態度與中國畫創作理念有異曲同工之妙,中國畫的平面性特點、散點透視的觀察方法與兒童畫也不謀而合。對于兒童作品的評價標準,豐子愷認為對于兒童作品的高下之分有一個原則,那就是藝術是否與生活相關聯。教師不能死板地讓兒童對范畫進行描摹并以相似度作為評價標準,而應該讓兒童自由地發揮、盡情地表現,作品中對生活的體驗與表達才是最值得肯定的部分,讓藝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實現美育的目的。不論任何繪畫作品,都應該是生活的反映,應該言之有物,注重個性的表達,而非一味地模仿,只要作品有真情實感、有個人視角,都屬于優秀的兒童畫。
四、結語
在重視素質教育、倡導美育的當下,兒童簡筆畫不應停留在技法的傳授上,更應該關注兒童個性的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豐子愷認為繪畫只是“小藝術品”,生活才是“大藝術品”,美術教育的影響不能只作用在課堂上。兒童簡筆畫教學應該是自由的、個性的、多樣的,而不應該是機械的、死板的,教師應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標準,培養兒童對美術的興趣,使其逐漸發展成能夠欣賞美、追求美并且會創造美的人。豐子愷的兒童美術教育思想對當代的簡筆畫教學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等待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與發掘。
作者簡介:余婕(1994—),女,漢族,江西景德鎮人,景德鎮學院,助教,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山水畫創作。
參考文獻:
〔1〕向明月.豐子愷兒童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2〕趙遷.豐子愷“童心說”教育思想對當下我國兒童美術教育的啟示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