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鐵
摘要:家國情懷的教育是當代歷史教學任務的重點,為了能夠更加有效果地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將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價值目標,這就要求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之中用更加積極有效的方法來教育廣大學子,最終讓他們形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的思想觀念。
關鍵詞:家國情懷;歷史教學;方法;初中學子
1引言
愛國主義精神作為我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于我們在整個中華民族的崛起與興旺發達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可以毫不夸張的講:“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懷,可以增強整個中華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團結力和向心力”,面對外國侵略者的入侵,在危難關頭,我們依然可以通過愛國情懷這根民族紐帶來抵抗外敵,發揚出我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民族氣勢。因此對于愛國主義的教育就必須作為重點來抓,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價值觀正在形成,所以廣大教師該如何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值得我們共同探討的。
2 通過視頻圖片的方法進行教育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歷史非常悠久,距今已經有五千多年的輝煌歷史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誕生出來許多的王朝,這也自然而然的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資料,這些歷史資料對古代封建王朝有著詳細的記載。一直到當今社會,我們依然可以查閱,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通過閱讀這些歷史資料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為此我認為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之中,可以采用圖片和視頻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觀看的同時產生一種代入感,自然而然的讓學生的思想觀念與情緒發生了改變。
2.1參觀古代文化遺跡,感受先賢魅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會發現存在許多的人文景觀,這些景觀并不是大自然自然形成的,相反它是在人類的發展進程之中誕生出來的。有很多的地方可以被羅列出來,比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延安抗日根據地,還有許許多多的烈士陵園,這些地方的修建都與過去的抗日戰爭有關系。
雖然這些革命先輩們已經不在,但是他們為了國家的危亡勇于抗戰的愛國精神卻流傳了下來。他們和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同樣也是人心肉長的,在自己的家中也有愛自己的父母長輩。但是正是這樣可愛的一群人,在大義面前,他們將自己的家與國結合了起來,做出了最后的選擇,那就是保衛國家。因此在當代歷史教學的過程之中,不用拘泥于在教室上學,有條件的學??梢詭W生外出參觀這些抗戰遺址或者是紅色博物館,這些都是很有意義的一些事情。
2.2 給學生分享古代先輩圖像引領家國情懷
過去的歷史長河之中有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比如文天祥,面對敵軍的威逼利誘,他依然不放棄自己心中的家國觀念,雖然敵人給了他非常誘人的承諾,但是文天祥依然不為所動。最后寧死不屈,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
2.3分享歷史精彩故事,描繪燦爛家國情懷
書本上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那就是說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說的一點兒也不假。因為這些歷史故事經過歷史長河的層層積淀,展示出來的效果更加的引人入勝,在過去許多茶館里面有這樣的節目表演,那就是講評書,就通過表演者的一張嘴巴,就把我們帶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深陷其中,往往不能自拔。
因此,這也啟示了我們作為歷史教師,我們自己要多多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這樣在對孩子們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講更多與教學內容有關系的故事。雖然是故事,但是同樣也具有教育的效果,讓學生產生興趣的同時又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往往還會引發他們的積極思考。故事講完之后,可以提一些小問題。比如是你作為故事中的主人公會怎么辦,然后現場讓人舉手回答問題。這樣自然而然的就會引領學生的思想朝著愛國方面去發展。
3疫情下的愛國教育
2020年在全球范圍都暴發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國家作為其中之一,自然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疫情在我們中華民族的團結努力的作用下,最終被我們控制住了。其中在一個叫局直一小的小學里就舉行了這樣的愛國教育。
在這所學校里面,學校為廣大學子播放了抗議期間守望相助的溫暖視頻,在這些視頻中涌現出來了許多的平民英雄,同時也看到了命運與共的家國情懷。在看完這些愛國教育視頻以后,給這些學子留下了一個簡單的任務,那就是寫下自己對這些視頻的感悟,題材不限,可以用作文或者詩歌的形式來展示。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小任務,但是同學們完成的格外認真,他們的字跡雖然很稚嫩,但是字里行間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他們表達出來的家國情懷。試問,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
4 結束語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需要每一個中華兒女團結一致。弘揚以家國情懷為重點的民族大義,唱響時代主旋律。這就要求廣大的教師群體,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之中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家國情懷,不但讓他們學到了知識,同時也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愛國理念,激勵他們勇往直前。從內心深處對這個國家和民族產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郭善勇.歷史核心素養之“家國情懷”素養的培養途徑初探[J].教師,2017(05):312-314.
[2]陳鈞.民族精神引領下歷史新課程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初探[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01):20.
[3]吳曉棠.中學歷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的[D].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0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