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
摘要:初中英語的學科核心素養涵蓋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以及文化素養。英語課堂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在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過程中,更應該注重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外來、不忘本來、走向未來。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教材中的閱讀為例,就中華傳統文化的挖掘與滲透途徑進行探索,優化英語課堂,豐富文化品質,堅定文化自信。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本閱讀;傳統文化;挖掘與滲透;文化自信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9版)》指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人文性而言,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文化意識的發展,有利于學生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的使用語言,最終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為教師制定教學目標提供了依據,教材中的文化現象也得到了高度的重視,比如:英語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范、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但是,在了解英語語言國家文化、培養世界意識的同時,教師更應該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幫助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意義
一是豐富閱讀教學。引用中華優秀傳統素材進入英語教學,可以更快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活動的吸引力,活躍學習氛圍,豐富閱讀體驗。二是培養思辨習慣。中西方文化在英語課堂上發生碰撞,可以培養學生進行批判性思維,增強文化互鑒能力。三是堅定文化自信。中華民族自古就信奉“和而不同”原則,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四是樹立理想信念。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比較中樹立講好中國故事的崇高理想。
三、實踐
以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英語教材為例。
1.挖掘素材
深度挖掘與每單元文化知識相契合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素材庫。第一單元可用祖國的大好河山滋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如:用北京故宮展現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第二單元可用多姿多彩的傳統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方式。如:投壺、放風箏、跳繩、踢毽子、象棋、圍棋、賽龍舟、書法、國畫、刺繡、陶瓷等。第三單元、第九單元和第十單元可用中華傳統美德和禮儀樹立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第四單元和第五單元可用傳統的舞臺表演形式感受中華藝術瑰寶,樹立正確的追求和傳承的理念。比如京劇、武術、皮影、木偶戲、說書、變臉、雜技等。第六單元可用古代著名的詩人、畫家及他們的詩詞歌賦體驗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欣賞唐詩、宋詞、元曲以及琴棋書畫讓生命感受意境之美。第七單元可用古代四大發明彰顯中國智慧。古代智慧與現代文明的碰撞,幫助學生感受創新和知識的力量。第八單元可用傳統節日寄托美好感情,增加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2.滲透方式
教學過程中,用形式多樣的方式將挖掘的素材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熏陶,促使學生感知現有閱讀文本中潛在的文化內涵,實現深度閱讀。方式應兼具可行性、趣味性、代表性。圖片、視頻適用于歷史地理或風土人情類;故事、誦讀適用于價值觀念類;體驗、實踐適用于傳統習俗;游戲、小組合作適用于生活方式或行為規范類;表演適用于文學藝術類??鐚W科的探究活動也是有效共鳴方式,以八年級上冊其他學科教材為例,語文教材:閱讀《蘇州園林》,唐詩《渡荊門送別》,綜合性學習《身邊的文化遺產》;道德與法治教材:《以禮待人、誠實守信》;物理教材:《科學世界》;音樂教材:《我的中國心》《春江花月夜》;美術教材:《中國山水畫》《中國古代仕女畫》等,都可以巧妙的應用于英語課堂。
3.拓展應用
《課程標準》指出:語言和文化是密切相關的,語言素養包含文化素養,英語教學中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認知能力和生活經驗,創設盡可能真實的跨文化交際情境,讓學生在體驗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學生未來肩負著走向世界的使命,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表達及交際能力將成為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交流工具。初中英語課堂需要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國際化視角、包容性心態、創新性思維、建設性作為,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及應用就是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源泉。拓展方式多種多樣,觀看國家領導人或外交部新聞發言人的英文版引經據典視頻,感受國際舞臺上的中華魅力。分享英文版歷史或寓言故事,介紹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表演日??捎玫那榫皠。w驗生活的平凡樂趣。翻譯古詩詞、俚語,嘗試古今中外的妙趣融合。泛讀課外書籍,體會中英互譯時的文字之美。積累中國特色的新單詞,增強新時代的文化自信。應用場地應從教室內延伸到教室外,從中文環境擴展到英語環境。比如:舉辦一場紅色游學,以英語作文的方式交流心得體會,內化情感態度。組織一次出國研學,用錄像、筆記的方式記錄交流互動的過程,促進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四、總結
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是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滲透傳統文化更是潤物無聲、情感共鳴的融入。對于英語閱讀教學,教師應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文化意識,最大限度的挖掘教材內的育人價值,最大程度的拓展教材外的傳統文化符號,用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徑讓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時代的需求同頻共振,在英語教學中播下中華文化自信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