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飄平 徐燕芬 胡位榮
【摘 要】本文基于對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舊教材必修2習題的淺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比較分析,提出新教材習題在延續舊教材習題鞏固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生物學學科素養的培養;同時進一步貼合新課標的精神,習題呈現“少而精”的趨勢;最終形成集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為一體的習題。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中生物學教材必修2 教材習題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0-0096-03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以下簡稱“新教材”)以《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為根本依據,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宗旨,遵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繼承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以下簡稱“舊教材”)精華的基礎上努力創新。教材中的習題經過編者精雕細琢,是教材的主要部分之一,有助于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教材習題的變化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教材編寫的變化。因此,本文對新舊教材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教材習題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新舊教材習題的變化,以期為一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和編寫習題時提供參考。
一、教材習題淺層結構的比較分析
(一)習題欄目的變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新教材以舊教材為基礎、以新課標為根本依據,經過反復研討打磨,對欄目進行了升級與優化。新教材和舊教材的習題包括章后單元檢測題和節后習題,節后習題對知識點的針對性較強,兼顧基礎要求與較高要求;章后單元檢測題則注重綜合性的考查,既檢測概念,又考查核心素養。舊教材的節后習題命名為“練習”,分為基礎題和拓展題;新教材的節后習題更名為“練習與應用”,分為概念檢測和拓展應用,其中概念檢測的習題有助于學生理解生物學概念,拓展應用則有助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舊教材的章后單元檢測題命名為“自我檢測”,包括概念檢測、知識遷移等;新教材的章后單元檢測題更名為“復習與提高”,按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對接生物學高考題型。
(二)習題數量的變化
由表1可知,舊教材習題共有198題,章后單元檢測題總題數為81題,節后習題總題數為117題,章后單元檢測題與節后習題數量占比約為4∶6;新教材共有176題,章后單元檢測題總題數為47題,節后習題總題數為127題,章后習題與節后習題數量占比約為3∶7。
新教材的章后單元檢測題更加重視綜合性的考查,平均每章的章后單元檢測題數量減少了3.8題,各章的章后單元檢測題數量的占比與舊教材相比呈下降趨勢。雖然新教材必修2在內容上新增了表觀遺傳和原在必修1的“細胞的癌變”的內容,原第六章有關育種的內容簡化后分散到各章節相應內容中。新教材將節后習題也進行了相應的改變,節后習題的數量小幅度上升,各節習題總數的占比與舊教材相比呈上升趨勢。新教材習題總數減少了,教材習題呈“少而精”的趨勢。
(三)習題類型的比較
舊教材習題包含12種題型(見表2),新教材習題包含11種題型,新舊教材均有判斷、選擇、簡答、圖表題、填空、概念圖、填表格、查找資料(或調查)和計算。舊教材特有的習題類型為制作廣告、連線和繪圖,新教材特有的習題類型為實驗設計和寫作。實驗設計是基礎教育重點關注的核心能力之一,同時生物學高考也進一步增加了生物學實驗試題的比重,逐漸強化實驗設計,聚焦考查“遺傳的基本規律”內容,此類型的習題有助于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發展科學思維和加強科學探究能力。新教材在第六章的章后單元檢測題中書寫一篇對基因、遺傳和進化乃至生物本質的體會和理解的小短文,學生通過整理“遺傳與進化”模塊的知識,增加知識獲取能力群和思維認知能力群,進而建立生命觀念和發展科學思維。
此外,在新舊教材習題題型中,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等傳統題型占比最大,說明新舊教材仍重視傳統題型。選擇題是生物學高考的主要題型,可考查單一知識點、多個孤立的知識點、多個關聯的知識點,在新教材中選擇題的占比上升幅度最大,而判斷題、簡答題等的占比有所下降。新舊教材均設置概念圖、查找資料(或調查)等開放或半開放性題型。概念圖有助于學生對單元知識點進行有效整合,構建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但在新教材中,僅第五章和第六章的章后單元檢測題有概念圖,題量相比舊教材減少一半以上,且只有補充概念圖題型,無設計概念圖題型,舊教材對概念圖的使用比新教材更加全面。在新教材中查找資料(或調查)略有增加,說明新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掌握獲取相關資料的途徑,提升學生深度學習能力和信息搜索及整理能力。
(四)習題圖表的變化
新教材習題圖表在總量上有所增加(見表3),重復圖表總量占新教材的37.5%。新舊教材在章后單元測試的圖表數量相差不大,平均各章占比相同。新舊教材在節后習題的圖表數量相差較大,新教材節后習題的圖表數量是舊教材的兩倍左右。新教材習題圖表的增加有助于學生培養獲取信息和圖文信息轉化的能力,如將遺傳系譜或者數字曲線轉變成文字信息,不同信息的轉換加強了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新教材習題圖表不僅在數量上有所改變,而且在風格也做了較大的調整,舊教材的圖片是平面圖,顏色鮮艷明朗,但細節不夠完善,例如表示A、T、G、C堿基的圖形相同且未全書統一;新教材的圖片更加立體、科學,顏色更加柔和,便于閱讀、學習,插圖細節更完善,其中表示A、T、G、C堿基的圖形顏色做到了全書統一。同時,新教材習題也充實了較多的圖片,包括顯微照片和真實場景等,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引起共鳴,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解讀和分析圖表的能力。
二、教材習題深層結構的比較分析
根據國內課程標準要求,本文選取知識水平、背景水平和知識點含量水平三個維度對新舊教材習題進行深層結構的比較分析。根據習題考查的知識水平深淺,將知識水平分為了解、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根據習題的情景設置,將背景水平分為知識再現、生活情景和科學情景;將根據習題含有的知識點數量,知識點含量水平分為含有1個知識點、含有2個知識點、含有3個及3個以上知識點。
(一)習題知識水平的比較
新舊教材中習題知識水平比較如表4所示。從結果可以發現,新教材在理解層次和應用層次上的習題數量占比有所上升,說明新舊教材習題都注重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新教材習題比舊教材更加側重測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的能力。通過對比不同知識水平的習題數量,可知此次新教材主要減少了了解層次的習題,新舊教材的理解和應用層次的習題數量基本相等。通過優化教材習題結構,形成“少而精”的習題,有助于降低大量刷題、機械訓練的收益和減輕高中生學業負擔。雖然新教材減少了20題的了解水平習題,但是了解水平的習題數量占比仍然是最大的。這是因為生物學知識點具有龐雜細致的特點,故在節后習題設置了較多了解水平層次的習題來幫助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點,這符合生物學學科的特點、記憶規律和高中生身心發展規律。而應用層次的習題考查學生能否總結知識點或在新的情景下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解決實際問題。從不同水平的習題占比看,新教材更加重視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教材習題聯系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等現實問題,考查學生遷移課堂所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和水平,同時鼓勵學生改變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問題。學以致用是學習的重要目標,有助于高中生鍛煉思維,提高獨立思考、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同時也是高考命題的顯性要求。
(二)習題背景水平的比較
從表5可看出,新教材在生活情景方面的習題數量占比大幅度上升,在科學情景方面的習題數量占比小幅度上升,說明新教材習題比舊教材更加側重與生活的相互聯系,有利于學生發現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個人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學生提升支撐個體終身發展和適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習題情景是實現學生素養水平考查的載體,合理創設與學生聯系密切、符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生活情景和學習探索的科學情景,可激發學生思考作答,提升學生的愛國精神、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在此過程中能根據學生的作答行為表現來考查學生的素養發展水平。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了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新課標要求試題素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真實問題情景組織命題。同時,高考評價體系也提出了集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和考查情境為一體的多維命題模型,以情景為載體,學生運用考查關鍵能力、必備知識解決問題,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價值和學科素養。因此,新教材的習題素材更貼近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通過設置新的情景來考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或應用,從而考查學生所形成的核心素養,而不是通過直接判斷概念內涵是否正確的判斷題來檢測。
(三)習題知識含量水平的比較
由表6可知,在知識點含量水平設置上新教材習題比舊教材更加側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與舊教材相比,新教材減少的習題幾乎都是含有1個知識點的習題,是因為新教材的章后單元檢測題的數量大幅度減少,同時章后單元檢測題更加考查綜合性,這與節后習題主要鞏固學生新學知識的作用有所差異。綜合性這一考查要求體現了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同時也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要求。綜合性習題考查學生對知識、能力、素養之間的整合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水平。故在優化習題結構,形成“少而精”的習題的情況下,含有2個知識點和含有3個及3個以上知識點的習題數量占比有所上升。
本文通過對新舊教材習題淺層和深層的結構進行比較分析,發現習題的欄目、數量、類型和圖表等均有局部調整,新教材習題既延續舊教材習題鞏固知識的作用,又進一步對接高考題題型,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和能力的考查。教材更新迭代,教材習題呈現“少而精”的趨勢,同時將素質教育目標與考查內容對接、考生素質的達成度與考查要求對接,并創設更多情境作為考查載體,形成集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為一體的習題,更貼合新課標的精神,重點強調了生命觀念、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在進行習題教學時,教師要體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創設問題情境,多選擇開放性或半開放性習題,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滲透核心素養,讓學生成為習題教學中教與學的主體。同時通過分析章節習題考查的側重點,以此確定在內容教學中應側重哪一項核心素養的培養。測評學生生物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狀況亦需設置情境,教師要深刻理解新課標的精神和“一核四層四翼”的內涵,編寫的習題或試題既需要考查學生的概念知識和核心素養,又需要增加靈活度和綜合性,防止機械訓練。
【參考文獻】
[1]譚永平.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生物學》修訂情況簡介[J].生物學教學,2019(10).
[2]余中賓,申定健.高考全國卷生物學實驗內容考查分析及教學建議[J].中學生物學,2020(Z1).
[3]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黃飄平(1997— ),女,漢族,廣東茂名人,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物教育;徐燕芬(1995— ),女,漢族,廣東肇慶人,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物教育;胡位榮(通信作者)(1966— ),男,漢族,湖北仙桃人,博士研究生學歷,廣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生物教育教學、生物學。
(責編 劉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