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當前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及對優秀汽修專業人才的需求,提出中職汽修專業教師應當主動地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積極創新汽修專業的教育模式,改革教學方式,并與企業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建設實踐教學基地,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關鍵詞】中職學校 汽修專業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1)30-0142-02
隨著現代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汽車已成為人們出行必備的交通工具,對此學校及教師應致力于優秀汽修人才的培養,讓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然而,雖然中職汽修專業的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其教育水準依舊達不到理想的狀態。同時,在汽修專業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很少有學生主動將目光聚焦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對此,教師應主動圍繞現存問題提出改進策略,并應用在實際的課堂中,以調動學生的興趣,提升中職汽修專業的教育實效。
一、重視備課環節,明確教學目標
備課是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在備課環節,教師會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也會進行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的提前安排。但是,在目前的中職汽修專業課程中,許多教師都是將注意力重點放在課堂上,較少在備課環節中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以至于課堂教學總是出現無序等狀態,無法有效提高汽修專業的教育質量。所以,為了讓汽修專業課程能夠有序開展,教師應當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材上的汽修專業知識等進行有效分析,并基于此設計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和教育活動。
以“啟動機的檢修”的教學為例,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細致的備課,引領學生的學習方向。首先,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是否具備啟動機檢修的常識等。其次,教師要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分析,指出啟動機的靜態檢修、啟動機的動態檢修,以及啟動機常見故障的診斷和排除等內容,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隨后,教師可進行教學目標的有效設計,包括: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學習啟動機拆裝和檢修的方法;2.能力目標,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基于分組訓練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3.情感目標,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引導學生發現汽修專業的魅力等。最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設定課堂教學活動,如合作學習活動等,以便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逐步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提高本節課的施教質量。
教師先對學情和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再基于此制訂細致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等,能夠讓汽修專業課堂教學更有秩序地開展,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有效提取知識,提高專業素養。
二、趣味設計導入,調動學生興趣
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他們才會主動地耗費自身精力,積極地進行知識的建構。導入環節是一節課的開端,導入設計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動力。所以,在汽修專業教學中,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析,以便圍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從而在導入環節就帶給學生充滿趣味性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剛上課時就能迅速地轉移自身的注意力,主動將目光聚焦在課堂上,為優質課的生成奠定良好基礎。
比如,在“音響系統”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影音片段,為學生設計導入環節,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剛開始上課時,教師先為學生展示熱映電視劇《想見你》的宣傳海報,并向學生提出“你們有沒有看過這部電視劇呢?”的問題,以便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之后,教師繼續圍繞影視內容提出“你們知道男女主角穿越時空的契機是怎樣的嗎?”的問題,并為學生播放相應的影視片段。隨后,教師提出問題:“在視頻中,當磁帶里的歌曲發出斷斷續續的聲音時,男、女主角就會穿越到另一個時空,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汽車的音響發出斷斷續續的聲音,我們應當怎么辦呢?”伴隨學生的思考,教師為學生做出回答:“我們應當對汽車的音響進行修理。”這一答案會引起學生哄笑。在學生的情緒充分放松時,教師順勢引入汽車音響系統工作原理等內容,使學生主動地走進新課之中,開啟新課的學習之旅。
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設定具有趣味性的導入活動,能夠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將注意力放在新課上,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更加主動地進行汽修專業知識的學習。
三、創建分層活動,滿足個性差異
每一名學生的受教育經歷不同,綜合素養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中職汽修專業的教學中,有些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汽修專業的基礎知識,并能夠動手操作,而有些學生則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才能夠達到相同的效果。如果教師一直忽視學生間的差異性,而采用相同的方法為學生講解相同的汽修專業知識,那么學生之間的差距就會被拉大,最終導致兩極分化的現象。為了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提高全體學生學習汽修專業知識的效果,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差異性,為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活動。
例如,在“汽車空調系統拆裝與檢修”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出“汽車空調暖風系統的結構是怎樣的呢?”“汽車空調制冷系統的組成是怎樣的呢?”等問題,并結合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判斷。隨后,對回答情況較好的學生,教師將其設定為“提高層”;而對回答情況一般的學生,教師將其設定為“基礎層”。緊接著,教師圍繞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差異性學習任務,如對“提高層”的學生,設計自主檢修空調壓縮機、自主拆裝空調壓縮機等任務,使學生進一步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對“基礎層”的學生,則設計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進行空調壓縮機的檢修和拆裝等活動,使學生依靠團隊的力量掌握這部分知識。這樣,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在相應的學習活動中獲得成長。
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為學生設計差異性學習任務,能夠有效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在契合自身能力的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汽修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養。
四、引入校企項目,建設實訓基地
在以往的汽修專業教學中,教師只關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效果,較少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以至于學生往往只能“紙上談兵”,在真正步入社會后,很難及時調取有用的知識并快速地應用到工作中。此外,教師在學校內為學生創建的實踐環境,與真實的工作環境仍存在一些出入,導致學生在工作后出現不適感。為了改進這一情況,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教師可以與校外的企業建立聯系,創建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實踐操作環境,使學生在真實體驗中增強知識應用能力。
比如,在“電動座椅”的教學后,為了增強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可以與校外的企業建立聯系,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操作環境。首先,教師先與企業負責人聯系,向企業負責人講述學校的教學進度,以及學生學習的基本情況,使企業負責人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教師為學生講述參與企業實訓的注意事項,避免學生在實訓中發生意外情況。隨后,教師帶領學生到達實訓基地,并由企業負責人指導學生復習學習過的內容。如企業負責人將學生帶至故障車前,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判斷其電動座椅的分類,以及電動座椅的組成和工作原理等,使學生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實物關聯起來。最后,企業負責人指導學生檢查汽車電動座椅的故障原因,以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真正地學會診斷電動座椅的常見故障原因。
可見,學校與企業建立聯系,構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夠真正地實現“雙贏”,既提高了汽修專業的教育實效,也為企業輸送了優秀人才,使我國的汽修行業能夠長久、優質地發展下去。
五、優化評價環節,組織結果呈現
教育評價環節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通過評價環節,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以及在哪些方面還存在不足,及時地進行查漏補缺。汽修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在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中,學生往往會基于自身的實踐操作,完成汽車的檢修任務。對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搭建展示結果的平臺,引導每名學生講述自己檢修的過程,以便學生通過他人的評價,反思自己的行為,意識到自己是否完全掌握了汽修專業知識,是否能有效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的故障檢修中。
例如,在“汽車儀表的結構與檢修”的教學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汽修儀表的分類、常規儀表結構與工作原理、電子顯示裝置的結構與工作原理,以及常規儀表的常見故障檢修方法等內容后,要創建實踐任務,組織學生自主進行汽車儀表的檢修。在學生檢修完畢后,教師為學生搭建結果展示的平臺,引導每名學生講述自己的檢修過程,以及自己的最終檢修結果。在學生進行講述后,其他學生給出相對中肯的點評,使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的改進方向。之后,教師再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對學生的檢修過程和檢修成果等進行評價,以便學生結合專業化的意見,進行有效改進。
由上述案例可知,教師重視課堂評價環節,優化評價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評價環節的價值,讓學生在評價環節中獲得成長,提高專業素養。
總而言之,提高汽修專業課程的教育實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不斷累積和實踐的過程。所以,在未來的汽修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當繼續分析汽修專業教育的特點,創建具有趣味性的汽修專業課程,并主動地與校外企業建立聯系,創建多個實訓基地,以便學生擁有更多實踐的機會,實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成長,從而更好地成為汽修行業的“后起之秀”。
【參考文獻】
[1]葉欣.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20(23).
[2]陳波.信息化賦能中職汽修項目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0(24).
[3]王楠楠,仇多洋.基于常態化教學診斷與改進的中職汽修專業教學研究[J].南方農機,2020(21).
【作者簡介】易坤仁(1982— ),男,瑤族,廣西恭城人,大學本科學歷,講師,現就職于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校,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運用與維修。
(責編 劉穎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