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要】識圖能力是高中地理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由于地理的教學重點是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文字性的理論知識所占比重最大。同時地理的學習與地圖、圖表相結合,地理知識最終會應用到圖文學習上。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因此,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好高中地理。
【關鍵詞】高中地理 識圖能力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88
高中地理在學習方法上不僅需要采用背書的方式學習,還需要學生具備推理邏輯能力。地理學科中的人文地理和區域地理比較偏向于文科內容,考驗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如某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學生要知道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變化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決定的,這個定式是直接記憶。而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受到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基數大小的共同影響,這需要學生理解記憶。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就多;人口基數大,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也多。例如中國的人口基數很大,每年人口自然增長的數量很多,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在區域經濟的學習中要考慮到人口的因素。
學習地理時要同時兼備文科思維和理科思維,既要認真記憶重要的基礎理論,又要學會根據理論推出合理的影響因素。在這其中,通過圖表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認識到理論基礎知識,如不同歷史階段的人口增長可通過坐標圖展現出來是一個逐漸增長的波浪型,在兩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還出現了不同速度的人口增長,展現在坐標圖上就是兩個轉折點,一個是農業革命,另一個是工業革命。
學習地理需要結合圖表進行記憶和理解,相比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學生如果能在頭腦中形成圖形再對應知識點能將知識記憶得更牢固。教師在進行地理教學實踐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識圖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識圖學習的意識,培養學生繪圖識圖的學習習慣。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識圖學習的興趣
看圖、識圖、用圖是學習地理的一大竅門,學生在認識世界地圖時除了要在腦海中形成大致的形狀和板塊分布,還要形成地理知識圖,如世界洋流圖、山脈走向圖、大氣分層圖、氣候分布圖、鐵路干線圖、國家位置等,這樣在做地理題時就能快速而準確地提取信息作答。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將圖文結合,改變傳統單一的講述原理的教學模式,結合地圖給學生進行詳解,這樣學生接受地理知識時看到直接形象的圖形更容易接受和記憶。同時,識圖教學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有效記憶。教師在講述“人口模式”一課時,傳統教學模式將三種常見的人口模式通過表格的形式羅列出各自出現的時期、形成原因、模式特點、人口增長速度、判斷方法和典型國家代表。雖然表格的形式能夠很輕易看出三個人口模式的不同點和特點,有助于學生細致區分,但學生在學習時只能將表格背下來,在做題時,對表格不夠熟悉的學生還要將表格中的信息一一對應,才能推出答案。如果教師將人口模式圖教給學生,學生能夠在大腦中形成簡單的圖形,那么相對應的人口模式知識也能一一理出來。如原始型的人口模式幾乎圍繞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例線呈現波浪型的上下起伏狀,人口自然增長率穩定且極低。此時,人們的出生率很高,但同時死亡率也很高,所以說明人類處于原始社會或封建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人類抗疾病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低,人口總數一直不高,增長緩慢。識圖教學的好處在于,學生在面對大量文字信息的知識時,只需要記住一張圖就能串聯起所有相關知識。學生腦海中形成了人口模式圖后,能夠看出原始型的人口模式有很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根據很高的死亡率這個知識點就能推斷出該時期的醫療條件很差或是特殊的戰爭時期,或是世界上少有出現的天災,由此來對應符合條件的國家或地區就能很快得到答案。識圖學習模式不僅是一種幫助學生記憶的方法,還是一種綜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推理,同時有助于拓展知識。
二、調動學生識圖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識圖意識
識圖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學習習慣,學生需要養成根據地圖或圖表獲取信息的習慣,再將知識填充到地圖或圖表上,這樣一張圖上就會承載很多地理知識,學生在復習時只需要將這張圖多看幾次,加深細節記憶。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多采用識圖教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識圖意識。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區域地理的基礎上的,區域地理學習的氣候、位置、地形、河流和資源等相關知識是高中地理的基礎。解決地理事物的規律及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是高中地理的側重點,也就是說,高中地理學習需要通過對多種因素的綜合分析,歸納繁雜的地理事實材料,從中推導地理規律,從本質上掌握規律的成因,最后得出人類生產生活相對應的方法。如不同的人口模式相對應的男女各年齡段增長圖也不相同,原始型的人口模式呈現金字塔形,高齡老人少,青少年幼兒多,可以推導出來的結果是死亡率高、出生率高;現代型的人口模式呈現上大下小的近似梯形,高齡人群多于低齡人群,可以推出該國家有人口老齡化現象。從圖推導出需要的信息,這是識圖意識非常重要的一點,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識圖意識。
三、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繪圖習慣
地理的學習相對不那么枯燥,學生在學習地理時能夠了解到很多有趣的現象和規律,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是由于我國南北氣候差異的因素造成的。地圖是承載地理知識的載體,學生不僅要學會識圖,還要學會繪圖,養成繪圖學習的習慣,在沒有地圖幫助的情況下,學生也能形成大致的圖形。如我國跨越的氣候區域比較多,從南到北依次是海南等地的熱帶季風氣候、秦嶺以南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華北等地的溫帶季風氣候、西藏等地的高原高山氣候、西北地區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學生在記憶這些氣候區時要大致劃分出不同氣候區,再對應不同氣候的特點進行因素分析。繪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能力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理解知識,學生要在腦海中繪制相對應的地理圖,如世界洋流圖、山脈走向圖、大氣分層圖、氣候分布圖、鐵路干線圖、國家位置等。
綜上所述,識圖是高中地理學習的重要能力之一,學生要學會看圖、識圖、用圖,將地理知識點印在地圖上,再記住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識圖意識,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培養繪圖學習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提高學習地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