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智剛
摘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是消化內科常見、多發性疾病,隨著老齡化人群的增多,此疾病發生率呈現升高趨勢。此疾病若未經及時、有效治療,極易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目前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主要為對癥干預,明確出血發病因素,選擇科學、合理治療手段。本文現對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發病因素、治療展開綜述。
關鍵詞: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發病因素;治療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5--0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是因多因素影響,誘發急性出血,是消化科常見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嘔吐、黑便等。此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的特點[1]。隨著老齡化人群的增多,此疾病患病率呈現升高趨勢,具有較高的死亡率[2]。目前臨床對于老年AUGIB患者的診斷以及治療方面的研究尚處于探索階段,仍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探究此疾病的發病因素、治療尤為重要。鑒于此,本研究通過資料檢索,對老年AUIGB疾病發病因素、治療展開如下綜述。
1、老年AUIGB發病因素
依據出血類型不同,根據其臨床表現,將AUGIB疾病發病因素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靜脈曲張性疾病,包含食管靜脈曲張出血、胃靜脈曲張以及上消化道異位靜脈曲張,后者較為罕見;另一種為非靜脈曲張性疾病,包含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糜爛、糜爛性食管炎、動靜脈畸形以及Dieulafoy病變,同時包含上消化道腫瘤、惡性腫瘤等。
2、不同類型致病因素以及治療進展
2.1靜脈曲張性疾病
2.2.1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EGVB)
EGVB是靜脈曲張性疾病所致AUGIB常見類型,是門靜脈高壓患者的嚴重并發癥,此疾病的發貨所能主要是因肝細胞的損害,造成肝內血管系統重建,增加門靜脈血流阻力,誘使門靜脈高壓產生。此并發癥病情兇險,臨床治療藥物主要有血管活性藥物、非選擇性B受體阻滯劑(NSSB),前者可以直接作用與患者血管平滑肌,對內臟循環血量起到抑制作用,通過降低門靜脈高壓,抑制出血。由于病情進展迅速,因此在保守治療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應盡快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內鏡治療以及經頸靜脈肝門內腔靜脈分流術(TIPS)挽救患者生命[3]。通常在急診的情況下選擇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胃底靜脈曲張組織膠注射術,具有安全、高效的優點。其主要治療機制通過對胃酸分泌的有效抑制,改善胃黏膜微循環,抑制肝臟出血量,促使門靜脈高壓得以降低,從而抑制出血。臨床對于此并發癥的治療,需要嚴格把握術后管理風險,做好術后誤吸、墜床等不良事件的預防工作。
2.2.2門脈高壓性胃病(PHG)
相關研究中指出,門靜脈高壓是PHG的始動環節,當患者門靜脈壓力出現升高時,會對靜脈血流造成影響,促使胃黏膜下動靜脈分支得以開放,造成毛細血管充盈、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促使患者出現廣泛性滲血,引發嘔血以及黑便等臨床癥狀[4]。對于PHG疾病的治療,臨床通過藥物干預,促使門靜脈壓力降低,給予內鏡下治療、介入以及手術分流等方式均取得顯著效果。作為對于此疾病一線藥物NSSB,可在降低患者門靜脈高壓的同時,抑制消化道出血。對PHG急性出血的治療時,其一般治療應包含容量復蘇、預防性給予抗生素藥物,必要時進行輸血,維持Hb在8g/dl,避免過度輸血,增加門靜脈壓力。對于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應控制Hb在8-10g/dl,對于嚴重的PHG患者需要在保護氣道、維持灌注的情況下,盡早給予患者血管收縮劑、生長抑制素等藥物。Duiy7u出血部位具有局限、門體分流有禁忌證患者,可以考慮在內鏡下實施熱凝術治療。對于藥物、內鏡下治療仍無法控制出血時,可采用血管介入治療,以TIPS為主。
2.2非靜脈曲張性疾病
2.2.1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引發AUIGB地高發因素,約占50%-70%的發病率,消化道潰瘍若未經及時有效治療極易引發出血、穿孔等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健康[6]。內鏡治療屬于侵入性操作,患者接受度較低,相關研指出,消化道潰瘍多因幽門螺桿菌(Hp)感染所致,因此治療應以控制感染為目的。目前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主要為抑制胃酸分泌,去除細菌感染,采用胃黏膜保護藥物,促進患者康復。已有研究證實,三聯療法、四聯療法對于胃潰瘍疾病的治療均有顯著效果[7]。同時奧咪拉唑作為臨床常用藥物,屬于H2受體拮抗劑,可以對胃壁細胞中氫鉀ATP酶產生抑制作用,從而使Hp失活,此藥物雖能有效清除Hp,但對于急性期消化道止血效果欠佳。生長抑素作為林插簧常用的止血藥物,對消化道出血治療效果顯著,奧曲肽屬于人工合成生長抑素衍生物,在對Hp起到清除作用的同時,具有較優的止血效果。
2.2.2胃動靜脈血管畸形
胃動靜脈血管畸形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以反復發作的黑便、嘔血為主要臨床癥狀,當患者黏膜下靜脈血流出現間斷性受阻,導致黏膜毛細血管擴張,侵及黏膜而造成破潰出血。此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手術干預,但手術風險較大,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內鏡下治療可直視患者病灶,具有高效、安全的優勢,但術后再出血發生率較高。隨著內鏡在金屬鈦夾的應用,對于局限性血管畸形、活動性出血、病灶表面可見血痂以及血凝塊附著的血管畸形,直徑<2mm的動脈性出血等患者經內鏡局部止血、電凝治療后仍有出血時,考慮采用金屬鈦夾治療[8]。
2.2.3 Dieulafoy病變
Dieulafoy病變是一種較為罕見的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此疾病又名杜氏潰瘍,以男性較為多發,由于異常的、擴張黏膜下動脈穿過消化道黏膜造成出血,具有高死亡率的特點。此疾病有兩個較為典型的也正,病灶小,以2-5mm卵圓形病灶為主,呈現淺表性糜爛,可深達患者黏膜肌層;位置特殊,以胃賁門小彎側較為常見,多位于食管以及胃連接6cm內。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內鏡治療,例如注射療法、熱探頭、微波以及高頻電凝等[9]。對于采用內鏡治療失敗的患者,需要立即采用外科手術治療,抑制出血,挽救患者生命。
2.2.4消化道腫瘤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老年人群的增多,腫瘤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由于老年人群缺乏健康生活習慣,消化道腫瘤疾病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由消化道所致AUGIB主要臨床表現為嘔血、黑便,嚴重者會出現休克,此疾病以急性發作期患者出血量較多,其原因可能為腫瘤實體破裂,若未經及時治療,極易對患者其他系統造成損害。目前臨床對于此疾病的治療主要采用質子泵抑制劑藥物干預,同時采用手術治療,經導管內動脈栓塞以及內鏡治療均取得顯著優勢[10]。采用纖維食管鏡技術治療可通過內視鏡的導管纖維,對患者病灶進行觀察,可明確出血部位,從而實施止血。當上述方式治療無效時,可考慮為患者實施經導管內動脈栓塞術治療,以達到迅速止血的目的。
3、總結與小結
AUGIB是因多因素引起,對于此疾病的治療,臨床應明確出血原因,選擇最佳治療方式,由于疾病起病急、發展快的特點,因此臨床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迅速止血,挽救患者生命,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則,降低死亡率。同時因病情變化,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嚴格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建立氣道保護通道,同時迅速實施擴容,穩定患者生命體征。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既往相關研究檢索發現,對于藥物治療尚無明確的規范,因此建議后期加大研究力度,力求為臨床治療AUGIB疾病提供新的選擇方向。
參考文獻:
[1]岳媛媛,郭忠偉,于常英,等.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應用蘭索拉唑+奧曲肽+血凝酶聯合治療的效果觀察[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9,5(2):1-1.
[2]梁凱,王迎春.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及藥物選擇[J].現代醫藥衛生,2018, 34(3):4-4.
[3]陳志娟,司毅,金瑞,等.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聯合胃左靜脈栓塞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初步臨床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7,5(2):15-16.
[4]朱炳良,沙杰.門脈高壓伴不同位置食管胃靜脈曲張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臨床意義[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17,16(1):4-4.
[5]周婷婷,潘月,李珍艷,等.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臨床療效[J].四川醫學,2019,40(6):4-4.
[6]趙玲, 吳學勇, 吳偉. 奧曲肽與艾司奧美拉唑鈉治療消化性潰瘍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2020, 48(3):5-5.
[7]蘇林龍.三聯療法及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0):2-2.
[8]王圣博.胃動靜脈血管畸形上消化道出血臨床內鏡治療的療效觀察[J].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20,27(13):2-2.
[9]呂嬋,岑戎,楊姍瑩,等.內鏡下醫用膠注射治療老年胃Dieulafoy病合并大出血的臨床觀察[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8,24(6):3-3.
[10]薛明,郭喜田,張立軍,等.經導管栓塞治療急性動脈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7,1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