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定
【摘要】高效課堂就是想方設法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提出充分了解學情,養成良好傾聽習慣,做好課前準備,優化教學過程,運用多媒體,給予鼓勵性評價等實踐策略,以期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
【關鍵詞】構建;小學教學;高效課堂;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23—0064—03
小學是學生重要的啟蒙階段,教師在這一階段一定要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構建輕松高效的課堂,保證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要構建高效課堂,必須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新課標要求變原來鴉雀無聲的教學為暢所欲言的互動課堂,學生由原來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究。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讓學生獲得學習知識的方法與技能,既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道理。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主動探究,構建和諧有序的高效課堂,讓小學數學課堂煥發生命力[1]。下面,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談幾點構建高效課堂的可行策略。
一、了解學情,因材施教
1.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小學生好勝心強,適當鼓勵與刺激會讓學生提升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小學三年級數學科目的難度逐漸增加,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中感性大于理性,針對這一特性,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數學競賽,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你追我趕的競爭意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愛上數學。另外,每個學生的情況不盡相同,教師在輔導時應根據每位學生的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輔導要找準學生的知識弱點,目標明確,培優轉弱。
2.了解學生具體學情。任何一名學生,影響其認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在學新知識之前,一定要對以前學過的內容進行滾動式復習,教師既要趕教學進度,又要幫學生夯實基礎,在鞏固中提高,在復習中形成一條有機知識鏈,這樣就會減少時間的浪費,清除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教師要盡可能設置情境教學,引入現實生活實例,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應用數學知識。同時,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讓學生自己學會應用數學知識來處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二、養成傾聽習慣,用心用情溝通
要構建高效課堂,首先要使數學課堂成為用心傾聽的課堂,只有與學生深入溝通才能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在課堂之外,教師也要經常與學生談心交流,做他們的知心人,學生遇到生活或學習上的困難時要幫助他們解決。還要對個別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了解每位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尤其是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學生,平時要多關心他們的成長,要用愛心感化他們,激勵他們健康成長,培養他們在逆境中成長和應對挫折的能力,鼓勵他們堅持每周參加學校的陽光體育活動,讓他們在陽光下茁壯成長。以上這些都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業務素養和為人師表的耐心[2]。
三、課前充分準備,制訂合理教學目標
教師要根據課標制訂符合學生心理和年齡特征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突破,設定的教學目標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學情,如果目標過高,學生很難完成,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如果目標過于簡單,學生就難以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書寫教案,研讀考綱。為了創設情境,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還要提前著手準備恰當的教學案例,制作多媒體幻燈片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成功的數學課,來自教師前期辛勤的付出。當然,教師還應該要求學生在上新課之前預習,帶著問題來上課。
四、優化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
1.新穎導入,目標明確。新課標明確指出,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體系,不是單純依靠記憶和背誦,而應利用動手實踐和合作交流的方式。高效課堂是在有效學習的基礎上,喚醒學生的自覺性與創造性,比傳統教學更高效,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因此,教師可在數學課堂中設置恰到好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如在開課前先讓學生看一段視頻、聽一段小故事,或在課堂中展開一段激烈的數學辯論,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疑問當堂提出來,大家各抒己見,理越辯越明,通過這種方式,由學生自己得出問題結論。然后教師依據結論,出示三道應用題,讓學生當堂訓練,當堂講解,當堂公布答案。通過這些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設置情境或導入新課時,一定要緊扣三維目標,還要緊扣課標,能夠體現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即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再如筆者講倍數關系時,在課堂中引入兒歌《數青蛙》來導入新課,“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兩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十只青蛙幾張嘴,幾只眼睛幾條腿……”用這樣的兒歌導入新課,學生感到很新穎,便會對所學知識產生好奇[3]。
2.設置目標,自學自查。教師可將課本中要訓練的重點知識制作成幻燈片,通過多媒體予以展示,讓學生明確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用多長時間來突破重難點,如何通過當堂訓練,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在課外輔導時當面處理。通過處理教材的方式,讓學生獨立思考,邊看書邊討論,在此過程中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現問題,獨立思考,提出質疑,解決問題。教師還可在課外編寫校本的課程中制訂教學目標和計劃,并確保每個月授課至少三次。小學生最好采用競賽激勵法,通過數學游戲比賽,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3.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小組合作法教學是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問題,并通過小組的一系列探究活動,最后合作得出結論的有效方法。實踐表明,傳統的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的注入式教學,只注重結論的傳遞,卻忽視了個體發展的心理特征,而在課堂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根本的新課程理念,有利于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教師可通過教研活動,找到重難點的突破口,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彌補。學生通過網上查詢或閱讀資料,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他們多方位去觀察和思考問題,也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探究解決問題,培養和拓展創造性思維。
五、運用多媒體,創設多元教學情境
1.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教師可在數學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創設多元教學情境,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簡單化,使學生一目了然。例如,在《旋轉和平移圖象》的這節內容中,教師講一個小時,不如用多媒體直接展示一下平移和旋轉。再如,教師在講授重合對稱射影軌跡等內容時也都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如此展示更加形象生動,比單純講解的效果要好許多。
一堂課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課堂導語設計能夠引人入勝,營造寬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對數學問題產生強烈的好奇,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認真思考,培養數學學習興趣。課堂導語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一個恰當的案例,也可以設置成一個富有情趣的數學問題,還可以展示圖形,啟迪學生思考,讓學生喜歡數學。當然,在設置導語時不能喧賓奪主,只追求有趣而忽略它的中心意圖,即任何導語的設計不能脫離三維目標和重難點,因此,導語的設計要恰到好處。
2.將抽象內容直觀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數學課堂上,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境,教師在上面講得滔滔不絕,而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教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利用多媒體教學,將比較抽象的公理、定理或公式,轉化為動漫flash,一目了然地呈現在白板上,利用數形結合等方式,很直觀地展現出來,有利于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
六、注重情感效應,采用激勵性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應注重情感效應,對學生而言,無論是教師的評價還是學生之間的互評,均以激勵為主,因為學生總是渴望得到教師的認可。例如,有的學生回答問題時,雖然會解答題目,但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欠住,導致表述不夠清晰,作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你的想法我完全聽懂了,為了其他同學都能聽懂你的解法,請把論證過程表達得更全面一些?!痹谠u價過程中,應采用多元化評價,注重過程評價,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個別學校以成績論英雄,只看結果。不管過程評價,導致學生贏在應試教育的評價中,卻輸在實踐技能的操作中,部分學校甚至為了節省時間,讓學生背誦實驗課,在教學上走捷徑,豈不知這會導致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知識強而實踐操作弱。因此,在教學評價中,要堅持過程與成績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評價機制,讓高效課堂走可持續性發展的道路[4]。
綜上所述,伴隨著新課程改革,教師要認真鉆研教學大綱,更新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窮的魅力,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教師還要認真研究學生心理,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策略來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貢獻應有的力量。為了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義務,要著力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發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鑫君.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6(06):123.
[2]丁偉偉.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6(11):174.
[3]楊秀玉.淺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5(06):177.
[4]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1):94.
編輯: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