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英
摘 要:基于新高考改革的高中政治教學面臨著諸多的機遇與挑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為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許多方面的要求,既要能夠有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促進學生政治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將對高中政治教學的方向與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并從三個方面入手,闡述如何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來利用有效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考改革;模式研究
高中政治教學在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以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對傳統的政治教學進行分析,會發現其存在著諸多問題,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形成了阻礙。對此,教師就要能夠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有效創新教學的理念,探索出更加符合這一背景的教學模式,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呈現出更具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能夠讓學生通過政治學習提高綜合學習的能力,從而能夠實現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方向
(一)重視政治教學模式的創新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有責任探索出更加科學且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僅是為了達到教學改革的要求,更是對學生負責任的表現。且通過不斷地創新政治教學的模式與方法,能夠提升學生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在進行有效學習后,學生能夠對教材中的內容有更加全面且深入的理解,有助于實現學生政治感知能力的提高[1]。而在實際的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缺陷,這也導致了高中政治教學無法充分體現出有效性,需要教師多花費時間與精力來針對教學策略與模式進行深入的探究,構建出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框架,使得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能夠豐富與豐滿,也能充分體現出時代性。
(二)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
對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進行觀察會發現,課堂學習的過程十分枯燥與單一,許多學生都無法有效提高興趣來對政治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因此,如何讓學生深入掌握政治知識體系,提高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實現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提升就成了教師教學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若學生能夠擁有較強的政治思維能力,不僅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還能夠實現學生政治學習的優化。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夠讓學生對政治知識進行更加系統的把握,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于政治知識的理解水平,更加有利于達到培養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目的[2]。
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問題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學的方法與模式體現出了明顯的落后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政治思維鍛煉。而政治思維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思維能力,其對于學生的政治學習會產生關鍵的影響。但許多教師仍會習慣性地采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不斷地為學生灌輸政治知識,導致學生的政治學習無法得到滿意的效果,學生腦中也無法構建出政治知識的完整體系,其政治思維就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導致學生綜合政治素養的培養也受到了制約。
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有效的高中政治教育來實現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鍛煉,成了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其也是提高政治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能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遵循新高考改革的理念來實現教學理念的創新,不斷地對教學模式與方法進行創新。經過仔細分析會發現,許多教師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并不會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而一直使用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學課堂缺乏創新性與趣味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無法得到提升,因此對學生學習效能的提高形成了阻礙。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的策略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教師要將教學著力點放在提高政治學習的吸引力與趣味性上,使得政治學科的內涵能夠更加豐富地進行呈現,也能夠通過各種形式的互動方式,來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吸引,使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政治學習中。
(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進行高中政治教學時,教師要能夠強化對于學生的關注,更加突出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個人特色進行分析,會發現不同的學生在學習政治知識時,會利用獨特的方式進行思考與理解[3]。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就要能夠利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反饋來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而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個體進行全面的關注,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對教學的靈活性也提出了要求,因此需要教師對教學的情形進行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才更有利于開展更具針對性的高中政治教學。
例如:在對“公民的政治生活”進行教學時,要想能夠更加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不能在課堂的一開始便向學生講解權利與義務的基本概念,其并不利于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有效的理解,還會讓學生在一開始便感覺到學習的難度,會讓學生產生畏懼學習的心理。因此,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便可以為學生進行舉例:“大家在超市都有看到過促銷,而無論促銷人員如何描述商品,買與不買都是我們的權利,我們并沒有一定要買這個商品的義務。”在舉完例子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來利用權利與義務對事實進行描述,比如:“我有權利決定我是否要為他提供幫助,幫助他并不是我的義務”“接受教育是我們學生的義務”“我們并沒有強制要求他人為我們做事的權利”。在學生進行描述后,學生就能夠對權利與義務進行大致的認識,這時教師便可以針對具體的概念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對權利與義務的相關內容進行掌握。在教學完基礎知識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基于實際生活來發表其對于權利與義務的認識,以此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從而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能夠實現政治課堂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充分運用信息技術
新高考改革同樣也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也使得傳統的政治教學模式得到了改革與創新,并且多媒體教學設備也能夠與政治教學進行深入融合,達到了智能化教學的要求。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媒體教學能夠呈現出豐富的形式,其核心都是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利用,通過豐富的課堂呈現形式,讓現代信息技術有效融入課堂教學中,以此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提高學生政治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多元化學習的需求[4]。
例如:在對“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一課進行教學時,如果教師直接為學生針對“優秀文化能夠實現人們精神世界的豐富、有效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最終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概念進行教學,學生只能硬記下相關的概念,無法找到有效的依據,教師的講解也顯得十分蒼白與空洞。因此,教師就要能夠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運用。在教學課堂中,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出優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能夠被吸引,充分感受到文化所具有的魅力。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中華詩詞大會》或者是《朗讀者》經典的視頻片段,通過視頻能夠對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產生沖擊,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于文化的感悟,在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豐富性的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學習體現出更高的效率。又如:在教學“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相關的紀錄片。通過紀錄片,學生能夠了解到中華文化在時代的巨大變遷中,還能夠得以傳承,且進行了更加良好的發展,學生就能夠更加明確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性,也能夠被中華民族對于文化的重視程度所感染,在這過程中有利于學生樹立起文化自信,愿意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努力,從而不僅能夠使教學課堂有更加豐富的形式,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探究、理解與掌握,也能夠有效提高政治教學所具有的價值。
(三)注重課堂交流互動
在進行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想要能夠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在突出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時,還要能夠對學生的個人特點以及學習需求進行具體分析,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學生的政治交流與互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思想活動進行準確掌握,以此才更加有助于教師利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交流互動中。同時,教師還要能夠引導學生及時反饋學習情況,從而能夠使教學體現出更強的針對性,且在個性化的教育模式下,能夠使高中政治教學有著更高的效率與質量。
例如:在對“當代國際社會”進行教學時,為了能夠讓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堂交流互動來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首先,教師要先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實際學習情況來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要能夠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小組學習的任務。其次,對當代國際社會的背景進行分析,明確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總結出我國在外交方面的思想與措施。讓學生明確小組學習任務后,學生就能夠與小組成員進行熱烈的交流與互動,且在小組合作模式下能夠實現思維的碰撞以及智慧的凝聚,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的政治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再次,在學生完成小組學習的任務后,教師要讓學生提出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或是無法理解的部分。最后,在對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收集后,教師便能夠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教學,不僅能夠讓課堂教學有更高的效率,也更加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如此一來,在有效的師生交流以及生生交流后,能夠使教學課堂體現出更高的互動性,同時也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與掌握,從而能夠讓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著更高的實效性。
結束語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能夠對以往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要能夠創新教學理念,對政治教學的正確方向進行明確,以此來制訂出更加符合學生個性特點與學習需求的教學策略,不斷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提高對于政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能夠推動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從而不僅更加貼合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也實現了高中政治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志華.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探析[J].中學英語之友: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8(11):58-58.
[2]唐滿意.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探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4).
[3]劉海.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探尋[J].教育教學論壇,2017(14):275-276.
[4]曲麗艷.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探析[J].高考(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