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摘 要:數學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高中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使枯燥的知識更加具體、形象。高中數學教師要挖掘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素材,將生活實例引入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下面,從“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高中數學學現狀、生活化教學研究理論依據、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四個方面入手,就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高中數學教學;數學教學理念
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加豐富有趣,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教師要借助生活中的事例來使課堂更加豐富,運用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進行數學學習,通過課堂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生活中的數學知識。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使學生思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下面,本文就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進行分析。
一、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數學課程涉及很多概念、公式,很多學生感覺數學學習很枯燥,而引入生活化教學可以使課堂更加有趣,數學課堂的導入環節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物品、事件進行講解,教師要通過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使學生更加熱愛生活。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可以促使學生的思維發散,使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用數學專業知識來分析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運用數學思維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二、高中數學教學現狀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主要是講授數學概念、定義,忽略了數學是存在于學生的生活中的。教師講解的數學理論沒有結合生活實際,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慢慢地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對學習數學沒有了興趣,認為數學學科對于生活沒有什么用處,導致數學學習成績得不到進步。很多學生通過做練習題提高數學分數,但是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比較弱,很多學生會做數學題,但是不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因此,運用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對數學教學非常重要,教師結合生活中的例子講解數學知識,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而且學生也明白了知識點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三、生活化教學研究理論依據
(一)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
生活即教育理論是指教育要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育要根據生活的變化而做出調整。教育不能脫離實際,數學教育要根據學生的生活規律制訂出適合高中生的教學內容。陶行知先生認為,生活和教育互相影響,他倡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要結合在一起。
(二)杜威的教育觀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認為教育應該與實際生活相平衡,他的實用主義理論中認為教育為學生提供生活的條件,教育使學生獲得生活的經驗,他強調將學校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
(三)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要求每個人智能的多元發展以及個性才能的發揮,教師要挖掘生活中潛在的教育資源并關注人的發展,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德提出人至少同時具有八種智能,這些智能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多元智能理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四)素質教育理念
素質教育理念注重提升人的多方面的素質,注重發展人的智慧潛能。生活化教育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育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方式,在教學中增加生活案例教學,促進學生各項素質的發展。
四、生活化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一)將生活實例和教學內容結合
在教學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實例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講解。通過豐富多彩的例子使課堂更加生動、有吸引力。教師要積極尋找學生能夠理解的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讓生活實例走進數學課堂。生活中的實例使抽象的數學知識有了現實背景,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生活實例可以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有助于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例如:指數函數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向學生介紹了細胞的裂變、中國勞動力銳減、指數函數在存款中的應用,以及車、房的貶值等生活例子。如:鄰居家買了一輛20萬的車,第一年折舊為20%,折舊每年增加10%,鄰居家的這輛車6年后還能值多少錢?學生開始計算:第一年:20×0.8=16萬第二年16×0.7=11.2萬,第三年11.2×0.6=6.72萬,第4年6.72×0.5=3.36萬,第5年3.36×0.4=1.344萬,第6年1.344×0.3=0.4032萬。這個價值20萬的車在6年后只值4032元。
又如:“函數模型及其應用”這節課舉了一個例子:小紅的媽媽打算投資,有3種理財產品:1.每天的利息是固定的為20元。2.第一天的利息為5元,每天的利息比上一天多5元。3.第一天的利息為0.5元,之后每天的利息為前一天的基礎上進行翻一番。學生進行討論,先建立這三種情況的數學模型(1)y=20(2)y=5x(3)y=0.5×2x-1。學生畫出這三種情況的函數圖像并進行分析,學生在解題的時候理解了不同的利息計算方式所帶來的收益是不同的,數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生活中的事情,使我們更加具有智慧。
又如:“等比數列”課堂中舉了一個生活中生產服裝的例子:一家服裝廠2021年生產了1000套服裝,計劃每年增產10%,求第5年的服裝產量。學生開始計算,然后總結出等比數列的計算方法:a5=1000×(1+10%)4=1610.51,學生運用等比數列很快算出了第5年的服裝產量。學生感受到等比數列在生活中原來這么有用處。
(二)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
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事件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為學生創造學習的情境,通過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數學知識,運用提問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生在情境的引導下分析數學問題。學生通過交流與討論,可以有效增加對知識的理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采取合適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思考中得到進步,用疑問的方式使學生開動腦筋,在與其他同學的探討中形成自己對知識的認知。
例如:“等差數列”這節課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運動場中有25排椅子,后一排比前一排的椅子多2個,最后一排有70人,問一共有多少個椅子?學生首先找到這個等差數列的首項,公差,再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學生小組活動,分小組進行討論。在這個生活化的題目中a25=70,d=2,學生可以運用公式計算出首項a1=22,再計算S25=25×(22+70)÷2=1150,所以共有1150個座位。又提問學生:你能算出第三排和第四排分別有多少個椅子嗎?學生運用公式:a3=a1+(3-1)×2=26,a4=28。學生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思考,體會如何運用等差數列進行計算,學生討論時掌握了等差數列,能夠運用等差數列的知識來計算數學問題。
又如:在講“一元二次不等式”這節課時,舉了一個生產成本和產量的例子:某個產品的成本y與產量x之間的函數關系為:y=3000+20x-0.1x2,x∈(0,240),如果每臺產品賣25萬元,則生產者生產多少臺產品可以做到不虧本?學生列出不等式:3000+20x-0.1x2≤25x,整理得到x2+25x-30000≥0,解得x≥150或x≤200(舍去),所以最低產量為150臺。
(三)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
教師要尋找生活中與數學知識點相關的材料,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和教學結合在一起,通過整理和融合,教師會發現有很多適合講授的素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現象和所學知識相關,在學習時,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和我們正在學的數學知識有聯系,從而感悟生活,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關系。
例如:在講“空間幾何體”時,向學生展示了正方體的粉筆盒、長方體的鉛筆盒、圓柱形的水杯、棱柱形狀的筆筒等,學生觀察這些空間幾何體,并畫出這些幾何體的三視圖。從生活中挖掘素材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些空間幾何體,便于學生進行觀察。
又如:“隨機事件及其概率”的導入環節,講了一些生活中的事件:1.地球不停地轉動。2.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3.在常溫下,石頭一天風化。4.木柴燃燒,產生能量。引導學生判斷哪些必然發生,哪些不可能發生。引出概率的定義:在大量重復試驗的情況下,發生規律。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15個產品中(13個正品,2個次品)任抽3個產品,有同學說抽出來的產品至少有一個是正品,他的說法對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學生討論后認為至少有一個是正品是正確的。這節課通過挖掘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提升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把知識簡單化,學生學習起來也更有動力了。
(四)布置生活化的實踐作業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生活化的課后作業可以檢驗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布置作業時要考慮生活化元素,結合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布置一些可以實踐的作業,比如:進行某件事情的統計調查、觀察生活中幾何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畫出物體的三視圖等。生活化的課后作業便于學生觀察、思考,學生需要實踐來體驗知識,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成長,增強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
例如:在講等差數列后,給學生布置了實踐作業:到銀行調查定期存款利率,按照調查的銀行利率進行計算,將一萬元存入銀行,一年后連本帶利息取出,再存進去,以此類推,第5年取出的本利和為多少?這樣的實踐作業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會增加計算的興趣。在調查存款利率的過程中學生對銀行存款利率的計算方式有了清晰的認識,學生在實踐中理解了等差數列在生活中的應用。
結束語
高中數學教師要將生活化教學理念應用到教學中。在教學中通過舉生活中的實例、設置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挖掘生活中素材、布置生活實踐作業等方式將生活與數學教學形成緊密聯系。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出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知識點,將生活事例引入課堂中,從而降低數學課的學習難度。教師的教學要從生活出發,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提高學生的探究欲望。
參考文獻
[1]張春鳳.淺談新課改下如何讓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8):5.
[2]游波.高中數學教學要回歸生活化[J].未來英才,2016(16):346.
[3]王尚文.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方式初探[J].赤子(中旬),2013(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