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男
【摘要】 在高中英語教育教學當中,我們應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關注,也應加大對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畢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是他們的真正優勢所在,是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高低。而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教學的缺失,也與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基于目前的教育形勢和我校學生學情,我們把中國文化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利用和學生核心素養之思維品質的提升結合了起來,以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 校本教材 ;思維品質
結合當前國情、我校校情和學情,我們自己編寫教材《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然后據此編排校本課程及教學活動。我們認為這有助于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并能幫助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失語”現象。我們希望在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那如何在高中英語校本教材的使用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運用問題式教學,提升學生思維的寬度和深度
我們進行高效課堂改革,運用問題式教學。每節課至少提出兩個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迫使學生必須思考,且有深度有廣度。此外,學習小組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遇到問題提出問題,自己討論自己解決。這種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并在學生的交流分享中產生思想的碰撞。這種方式教學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在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了學生思維寬度和深度。以我校校本教材unit4 Great Figures Lesson 1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Qin Shi Huang)為例。首先老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irst emperor? 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n emperor must have ?想要解決問題,學生要閱讀要查找資料,最重要的是要思考總結。這過程中學生根據文本內容提出了: What’s his main achievements? What is his influence? What do you think of him?Which adjectives would you like to use to describe him?等等。毫無疑問這既可以深化課文內容,又可以拓寬他們的見解和認識,當然有助于其思維寬度和深度的提升。
二、使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性
思維導圖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現閱讀材料中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關系,故事的脈絡,人物的性格等等,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思維工具。依然以The First Emperor of Qin為例,教師帶領學生運用語篇分析手段,從篇章結構、具體信息等層面分析文本,厘清文本內在的錯綜復雜關系。然后要求學生用思維導圖展現秦始皇這個人物的生平簡介、國家版圖、主要成就、歷史影響等等,這些無疑都是在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品質。
三、開展課堂辯論,提升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客觀性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審視式的思維,不盲目接受、也不武斷拒絕,當然也不是簡單的挑刺兒。我校的校本教材《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收錄的都是中國文化里面最精華的部分,比如Unit4 Great Figures。但是不是最偉大的人物就只有積極影響只有貢獻沒有缺點?學生是不是就應該接受書上所說不加思考地全盤接受?顯然不是。以秦始皇為例,我們可以設置一個辯論題:Conside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uilding the Great Wall,do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學生自由選擇正反和反方,訓練學生積極思考勇于表達善于總結及快速反應能力。并且通過辯論學習可以更客觀地學習這些偉大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質并反思自己不足之處,然后用于指導我們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這樣,我們就達到了通過批判性的思維提升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客觀性的目的。
四、基于主題語境創設新的情景,提升學生思維的創新性
情景式教學是指在主題語境教學過程中,由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新的或一定場景,旨在幫助學生通過理解文本進而進行知識遷移,最終達到提升能力的目的。比如秦始皇這一課,在學習文本材料之后,創設情境What would you do to defend your country and protect your people if your were the emperor?比如在學習完我們的校本教材Unit 4 Lesson 2 Confucius之后,讓學生假設自己是老師,讓他來思考并表達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實施辦法、在教學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及取得的效果等等。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換位思考,有很多道理他自然就容易理解和明白,且可以更深刻地體會。然后在經過學習小組討論最后全班分享,在這過程中,鼓勵學生創造性地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及語言,不斷假設、不斷總結、嘗試表達等,我認為這當然可以促進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語言和文化學習與思維能力的提高關系十分密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無意識的思維活動變成有意識的思維活動,養成積極主動全面思考的習慣。只要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來培訓和發展學生的多角度思維能力,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和開放性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利用高中英語校本課程促進高中生講好中國故事能力的行動研究》(課題編號JCJYC2005033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