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微微
【摘要】為培養出更多的全面性發展人才,國家對教育領域進行改革,強調素質教育在學生成長當中的重要性,積極推行雙減政策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發展個人綜合能力的時間與機會。小學時期的學習是在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奠定基礎,教師要重視這一時期對于學生成長的重要性,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為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小學時期,學生的各項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這一時期是學生的快速成長期,教師應當積極的發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參與更好的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教師在學生成長的過程當中,應當起到一個助力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領略到數學的魅力。下面主要對現有的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現狀進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在高年級數學教學課堂中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更好的幫助學生提升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現狀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上,學生的沉默現象尤其嚴重。在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習慣性的保持沉默,他們似乎都在等著教師來為他們進行知識的總結。在遇到問題時,學生首先想到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積極的思考出答案,而是一味的盯著題目發呆,只等著教師講解。整體的數學課堂是低效的,學生無法及時的給予教師反饋,教師不清楚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慢慢的會讓學生的知識漏洞越來越多。
二、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2.1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自主性
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課堂當中的主導性不一定過強,教師做的多了,留給學生的時間其實就少了。教師要對自己的學生充滿信心,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準備出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進行知識的預習和問題的解答。學生在自行探索的過程中,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去思考問題,他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時候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與認可,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參與數學課堂的成就感。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2、3、5的倍數的特征》的教學時,教師讓學生打開書,字形對書上所寫的2、3、5倍數的特征的概念進行預習,之后教師以隨機的方式選擇學生回答問題:從0~20有哪些數字是2的倍數?哪些數字是3的倍數,哪些數字又是5的倍數呢?通過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簡單的預習,學生對于倍數特征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回答:“2的倍數有2、4、6、8、10、12、14、16、18、20。5的倍數有5、10、15、20。3的倍數有3、6、9、12、15、18。”該學生給出答案后,教師要及時的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參與數學課堂的成就感。
2.2 創新教學方式,賦予課堂更多趣味性
在傳統的高年級數學課堂上,教師會采取板書的方式開展數學知識的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沒有任何的新意,時間一長,數學課堂對學生而言就沒有吸引性了,學生會將注意力放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在學習小學數學知識時,學生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教師通過簡單的文字描述和單一的例題來進行及時的講解,難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只能停留在表面,當學生在做練習時遇到了更加靈活性的題目,他們很難靈活的應用所學來解決實際的問題。為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課上學習注意力以及課堂活動的參與性,教師可以充分的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對現有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為沉悶的數學課堂注入更多的活力,給學生提供出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學習環境。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組合圖形的面積》的教學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個組合圖形——貓頭鷹,讓學生來求出貓頭鷹的面積。這時候有學生會反映說:“老師這個圖形是不規則的呀,我們之前沒有學過,該怎么來求它的面積呢?”這時候教師利用多媒體動態的為學生展示將組合圖形進行分割的過程,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學習到原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可以通過將組合圖形進行分割來分別求面積,最后加在一起得到。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更多的去觀察學生的表現,了解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時的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選擇學生更喜歡的方式去開展數學教學,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愿意參與到數學課堂的學習過程中。同時教師還要牢記,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知識,在課堂上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到參與數學課堂的快樂。
【參考文獻】
[1]王輝賢.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8).
[2]楊慧.淺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