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弟
【摘要】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它主要是指教師和學生選擇多篇文章以對一個或多個主題進行閱讀分析并最終達成知識共識的過程。在小學語文課上,教師應適當地進行群文閱讀,以使語文課的內容更加完整,提高語文綜合水平,促進學生學習的總體發展。此外,有效地實施群文閱讀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高質量的自我練習平臺,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學習思考和分析閱讀內容,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教學的重點,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為國家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群文閱讀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新的閱讀教學形式,彌補了傳統閱讀教學的不足,十分適合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僅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當前正在學習的一篇文章。這樣的閱讀只能落實教育部門設置的課堂任務,對進一步的提升沒有實質性的幫助,甚至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學生的閱讀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對閱讀主題的理解相對一致。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合理地實施群文閱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展了學生的閱讀學習思路,使學生能夠從多方面來思考閱讀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擺脫傳統單篇閱讀教學的束縛。此外,經過長期的群文閱讀訓練,學生可以逐步找到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且能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顯著提高。
另外,合理地實施群文閱讀,可以使學生從多個方面思考閱讀主題,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激發學生對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學生開展群文閱讀也可以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可以看出,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落實,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以及學生的全面成長都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激發興趣,主動閱讀
在開展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注意將小學生視為閱讀學習的主體,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和學習特征聯系起來,并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群文閱讀學習。指導小學生深入探索語文閱讀的知識點,并很好地理解本文的內容和內涵。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時要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小學生掌握語文閱讀的重點,這樣,通過指導產生興趣,小學生可以從傳統的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從而使小學生可以閱讀更多文章,積極探索語文閱讀知識,并理解文章的要旨和內涵。
(二)把握層次,有效組合
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和群文閱讀課相結合,教師要注意利用好課文閱讀的功能和作用,引導小學生在群文閱讀時,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反思,提高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語文閱讀教學更有效。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著重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將其作為切入點,并著重于有效地選擇閱讀文章,以促進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思維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閱讀的主題是“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以幫助小學生掌握學習每個文本的故事情節,并將故事情節和內容聯系起來,繪制結構圖,然后有效地比較多篇文章,以掌握童話的語言表達方式。引入多篇文章閱讀教學方法將提高小學生閱讀學習的效率,擴大閱讀學習的范圍,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突出主題,有效選擇
在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注意掌握文章的相關性,讓學生們能夠掌握不同文章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以閱讀主題為指導,為小學生挑選類似文章,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量,并讓小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同時群文閱讀能增強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習能力。例如,在語文閱讀課中,教師可以使用《繁星》的文章作為示范,可以幫助學生挑選同等意義的文章,并指導小學生閱讀有關大自然課文。這樣,小學生可以很好地進行閱讀和學習的比較,掌握文章的特點,有效地發展小學生的閱讀和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核心能力。通過捕捉閱讀主題并認真選擇閱讀內容,小學生可以掌握閱讀學習的方向,提高群文閱讀的效率和質量。
(四)結合寫作,評價閱讀
群文閱讀是教學改革發展的產物。在新的教學觀念中,語文閱讀是關鍵和基礎,教師應在閱讀的廣度內增加學生的閱讀量并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培養閱讀習慣與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密不可分。在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教學模式之后,教師可以真正在語文課堂中利用群文閱讀的優勢,使學生的應用能力不斷提高。語文的應用重點是寫作,在平時的寫作過程中,是否可以靈活地使用群文閱讀中積累的詞匯、句子和材料,是對群文閱讀最佳的評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群文閱讀課后提取一些優美的句子作為寫作材料,并提高語文欣賞能力,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完成寫作和群文閱讀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或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段落摘抄下來或是寫一篇讀后感。例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閱讀一定量的文章,推薦一些好書和文章閱讀,并要求學生每周對自己喜歡的文章進行閱讀并寫下讀后感,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寫作,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素質教育改革及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并著重于創新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以吸引小學生的參與,有效地激發小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興趣,實現從被動閱讀到主動閱讀的過渡,將加深學生對閱讀技能的學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茍彩霞.淺析開展小學語文故事類課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183-184.
[2]張洪高,畢珊萍.我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2000—2019年核心期刊文獻的統計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2021,43(01):115-123.
[3]常曉麗.群文閱讀在小學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