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凡 李曉華 林祥群 劉婷婷
摘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理念,是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是高校課程教育順勢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分析化學是自然科學類的重要課程,對人類的生活、生產及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實現(xiàn)分析化學“課程思政”改革對高校教育教學十分重要。努力挖掘分析化學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促進分析化學和思想政治理論課協(xié)同前行,努力優(yōu)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提高大學生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是高校教學改革的發(fā)展方向及必然趨勢。
關鍵詞: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分析化學
長期以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要途徑,其他課程僅僅以學習專業(yè)知識及技能為主,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課程走在兩個平行線上,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高校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一、分析化學挖掘思政元素的必要性
“課程思政”就是利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作基礎,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yǎng),教師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實例,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因此,不僅在單純的思想政治課堂上進行德育培養(yǎng),在其他課堂上也要潛移默化地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才能行之有效地幫助當代大學生形成完善、正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才能保證大學生在錯綜復雜的文化之中恪守正道。分析化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在生命科學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它也同樣肩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和使命,如何進行分析化學教學改革,分析化學包含的思政元素有哪些,如何將思政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分析化學中是我們教師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分析化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分析化學課程中包含較多的意識形態(tài)和思政元素。將思政元素充分融合分析化學課程中,可以同時培育出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和較強科學素養(yǎng)的新時代大學生。分析化學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兩者在教育教學的目標上具有相對一致性,都是為了培育具有獨立個性、健全人格、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教師在進行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化學的知識、技能,還需要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科學品德,培養(yǎng)學生認真求學、刻苦鉆研的學術態(tài)度,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科研精神,勇于奉獻、使命擔當?shù)墓そ尘窦皭蹏閼选?/p>
首先,在進行分析化學課程標準設計之前,將政治教育融入到分析化學教學的總目標中,保證課程中蘊含的專業(yè)知識元素和思想政治元素。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價值元素,又在價值傳播的過程中凝練出專業(yè)知識,達到教書育人的結果,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其次,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直接影響因素,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時,應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和突破新的教學變革,以保證專業(yè)知識和思想政治知識雙管齊下,協(xié)同作用。最后,高校應堅持推進課程思政的教學標準及規(guī)則。
三、分析化學課程教學中開展“課程思政”的實踐心得
分析化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含有許多思想政治元素。首先我們從化學的起源歷史中了解到我國科學家的科研故事,從而增強大學生愛國精神和民族意識,培養(yǎng)學生為國奉獻,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熱情。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分析化學與環(huán)境科學、生命科學等新興學科相輔相成,共同促進,這樣大學生更好地理解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理論,事物處于不斷的變化發(fā)展之中,人們應該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的發(fā)展。教師在進行分析化學實驗操作時,任何分析檢測都應該進行三次重復實驗,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讓大學生懂得科研精神和職業(yè)道德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蒲袘B(tài)度。在講到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防腐劑或添加劑含量的檢測時引出國家規(guī)定的安全標準,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實踐操作中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團隊合作、分工明確、職責劃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管理能力、交際能力等新時代所需要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分析化學課程與其他課程同樣,都是教書育人的主陣地。任課講師只要認真把握住思政教育的內涵,將教書和育人的理念學深悟透并內化于心,將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教案、及教學過程中潤物細無聲的融入思政元素,那么分析化學課程不僅是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陣地,更加是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江頡,羅顯克.新時代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8,32:84-87.
[2]童瀟.非思政課專業(yè)教師應特別增強授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J].紅旗文稿,2017,14:24-25.
[3] 廖麗霞,方濤,陳立鋼.構建高效分析化學課堂的策略[J].化學教育,2016,37(12):11-13.
[4]王春燕,張好強,李培琴.淺談《微生物學》課程思政[J].高教學刊,2019(12):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