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靜
摘要:體育課教學是為了鍛煉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與技能,但是單純的技能性教學與訓練不但枯燥,且運動負荷過大,小學生對此不感興趣。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游戲;體育教學
引言
體育游戲是根據體育游戲的原理,將趣味元素加入體育訓練中,用游戲法開展體育鍛煉的方法。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以及雙減等政策的落地,小學體育游戲的應用越來越多,在取得效果的同時也存在一定誤區,如應用游戲不合理、游戲競技化、安全性欠考慮等。為確保體育游戲法的長遠發展,合理運用游戲顯得尤為重要。
一、體育游戲教學模式
體育游戲就是按照一定的規則,結合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和計劃的一種體育活動,能夠將游戲和體育的特點充分呈現出來,將生動有趣的內容融入體育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學生智力和體力的同步發展。體育游戲對機械、場地等方面的要求較低,具有較強的變通性和靈活性,非常適合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在體育教學中加入體育游戲,能夠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體育素養的穩步提升。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
(一)結合課程進展合理運用游戲
其一,在課前準備的環節中運用游戲。為了防止學生由于突然的體育運動而受傷,必須要進行課前活動,但拉伸操等課前活動的完成度不高。因此,體育老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課前拉伸相關的游戲活動,為課前拉伸注入情節,增添活動趣味,讓游戲拉伸代替做操拉伸。比如,一邊放音樂一邊進行拉伸,教師告訴學生拉伸的要點之后,學生可以根據音樂節奏自己轉換拉伸動作。其二,在上課過程中,可以應用體育游戲幫助學生掌握體育動作要領,或是用體育游戲來活躍氣氛。很多體育運動需要反復的練習,一直重復單一的動作難免會讓小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如很多小學生不喜歡跑步、跳繩等活動。所以教師要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愛上體育活動,通過游戲反復練習動作。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開火車的游戲,具體方法是將學生分為4人一小組,讓每個小組站成一路縱隊,成為一節“火車”,讓學生圍繞呼啦圈逆方向奔跑,追上前面小組,在1分鐘內追到“火車”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
(二)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不同的學習環境導致學生的學習心境不同,自然也會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同樣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之下還能加深學生對這一階段知識內容的掌握。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游戲化情境,一方面實現體育技能的傳遞,另一方面實現興趣的激發,提升學生參與度。例如,在教學“籃球中的運球”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隊,從起點至終點約50米,隊員們依次運球,中間運球失敗則要從頭開始。全體隊員完成運球且用時最短的隊伍獲勝,在運球的過程中兩隊之間可以互相干擾,這樣的游戲活動趣味性十足并且還能達到鍛煉運球能力的目標。學生被這一游戲情境所吸引并積極參與其中,通過參與體會發揮了體育游戲的作用,激發了其對體育游戲的興趣。
(三)休息環節中開展體育游戲,提升學生體育素養
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所以不宜進行長時間、劇烈的運動,這不利于他們身體素質的提升,也不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組織學生休息,而傳統的休息以“自由活動”為主,小學生缺乏自制力,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有限,讓學生自由活動后,大多數學生除了發呆就是在聊天,從某種程度上說浪費了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將休息環節利用起來,在這個環節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活動,從而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體育知識小競賽”的游戲活動,圍繞體育發展史、比賽規則、健康常識等設計一些小問題然后讓他們搶答,可以組織個體賽也可以組織團體賽,對學生的得分進行統計,并給予得分最高的學生或小組一定的物質、精神獎勵,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參與動機。這樣的游戲活動既達到了讓學生休息的目的,又在無形中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對于提升學生體育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實現課堂的豐富性與活躍性,增強小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提升體育課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體育游戲教學法。通過游戲情境創設、競技游戲的引入并注意在適當的時機引入體育游戲,就能發揮出體育游戲的作用,提高體育課教學實效。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和方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創新和優化體育游戲,重視體育游戲情境的創設,調整游戲內容和形式,合理運用教學器具和場地,同時還需保證體育游戲的安全性,保證學生能在游戲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實現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的同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俞林鐘.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1):161+163.
[2]吳俊杰.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內江科技,2020,41(01):62-63.
[3]史愛彬.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