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
摘要:識字是語文學習中“讀”和“寫”的重要基礎。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脫離了拼音輔助讀物,可以較為順利地讀通一些文章,但學生對于生字的識讀仍需要積累和強化。趣味識字作為此階段較新穎的教學措施,可以有效的加強學生對字形、字音的識記,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對四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實際情況進行整理;以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及其反映的問題為依據,對趣味識字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教學;趣味識字
四年級學生處于小學低學段向高學段的過渡階段,個性差別增大,需要及時加以引導,保持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增強,是培養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期。為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尤其是閱讀和寫作層面,能夠有進一步的拔高,必須在字詞積累上打下扎實的基礎。趣味識字在教學中得到合理應用,貼合“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學宗旨和中心任務,不僅可以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還可以提升教學效率,促進教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兩點情況與其反映的問題
(一)識記方式單一
教學活動一般是經過預習、講解、鞏固的過程加強學生對生字詞的印象,以期望學生能夠牢牢掌握住所學漢字。在學習中,傳統的教學是要求學生通過標注拼音,對漢字進行初步的認識;然后在課堂上跟著教師的講解,對課文整體進行把握;在課后鞏固環節,會安排重復性高的抄寫,希望通過“一遍拼音一遍字”的反復讓學生能夠記住字詞的讀音和結構。
機械的抄寫作業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讓學生掌握字詞,但是這種掌握的時效性較短,需要來回的練習、大量的時間,總體而言效率并不高。抄寫是一種較為單調的行為,學生久而久之就會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的學生抄完了但又完全沒記住,造成了“只動手,沒有過腦子”的情況。長期枯燥的標記和抄寫并不是語文學習的上上良策,能挫傷學生的學習熱情,降低學生的自我成就感;更嚴重的還會讓學生輕視語文鞏固環節,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二)學生的抽象思維仍在發展中
小學學段的學生仍處于具象思維占主導,抽象思維緩慢發展的狀態。對于新接觸的字詞,學生自己還是處于死記硬背的階段,對于字詞的含義缺少聯想記憶的能力。學生目前的思維方式是從具體事物出發,“所見即所得”,對于課本所展示的字,學生很少主動進行總結歸類。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聯想能力需要教師循循善誘、加以培養,舉一反三也是要求教師先舉出“其一”,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同時,教師對漢字的結構也需要對學生多加啟發,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樂趣。
學生現階段的抽象思維需要開發,即需要在具體事物的基礎上接受教師的引導,從具體中將事物的本質進行逐步歸納,養成好的邏輯和學習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材的基礎上,改良教法,靈活利用趣味識字,將語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以實際學生日常所喜歡的、感興趣的元素為媒介,在趣味識字中及時更新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成功增加學生能掌握的漢字數量。
二、關于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實際應用的兩點分析
(一)以局部帶動整體
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并不是孤立的,是需要讓學生在認識生字的基礎上,與“讀”相結合,感受語文的魅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在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活動中,要重視學生成長的特點,對學生的興趣有所尊重。只有做到了以興趣為引導,以學習為動力,才能促進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發揮其應有的主動。
(二)因地制宜,更新具體方法
學生們在閱讀課文時接觸到生字,需要弄明白的讀音的同時,對字的意思有一定的理解。只有理解了字的含義,才能繼續進行掌握、鞏固環節。比如“蜿蜒”兩個字都可以采取拆分法。將可以拆分的一個字一分為二,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意思解釋,再將字組合起來。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可以很輕松地掌握字義,在生活或者寫作中也就能將新字用上了。
在能夠用圖片解釋字詞時,要及時加入一些具有特色的圖片,或者將字形擬人化、擬物化。這樣的做法可以對學生的視覺投以直觀的圖片、形象,有利于加深學生的印象,對學生識記生字詞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充分利用電教技術
新技術發展飛速的當下,學生的學習離不開電教技術和新素材。四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比低年級時期有所增長,但是還未能達到自律的程度,因此,該階段學生的學習仍然需要老師利用新技術、新措施給予學生一定的刺激。
趣味識字作為一種項教學措施,目的就是輔助學生高效地識記字詞,以流暢閱讀。通過字詞量的積累才能幫助學生更上一層樓。理解了作者所精心挑選的字詞,才能感悟文章所要表達的主旨,明白作者借文章所抒發的情感。課件或音視頻的展示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識記生字的效率。
(四)注意觀察學生,及時更新素材
在課堂導入、互動學習等環節中,都需要注意學生對學習課件和學習內容的反應,這就是檢驗教學素材是否有吸引力的直接反饋信息。
教師在課件或者課外素材展示的時候,要記得及時更新其內容,做到與時俱進。在“古詩詞三首”中可以展示一些田園生活主題的水墨畫。這樣做既能增加課堂趣味,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又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為學生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提供了基礎。
結語
學習的動力來源于學生自身,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有興趣了,自然學起來就有勁頭。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就是旨在為學生的學習增加趣味性,擺脫反復拼讀、抄寫的機械性。趣味識字在“樂趣”的基礎教會學生享受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快樂,逐漸消除“枯坐學習真枯燥”的消極想法。讓學生逐步放松自己,全身心投入課程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是語文教學應用各項教學措施的最終目標與追求。
參考文獻:
[1]宋佳. 趣味識字濃濃結成字緣深深 ——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漫談[J]. 考試周刊,2021(24):25-26.
[2]高玉花. 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漫談[J]. 學周刊,2021,19(19):185-18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9.092.
[3]么帆. 趣味識字授課方式在小學語文授課中的應用探討[J]. 語文課內外,2020(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