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潔
摘要:由于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論性特征,使得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著一定的畏懼心理,數學成績普遍不高。鑒于此,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通過結合學生學情及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來拉近學生與學習間的距離,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課程的魅力,進而以更好的狀態參與到接下來的數學課堂教學之中,實現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就自身多年教學經驗,談談多種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種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一、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學理念,認為生活與教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確實,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提高自身的生活質量與幸福指數。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嘗試立足教學內容引入一定的生活化元素,這樣既能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積極性,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了解,繼而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以小學數學人教版“可能性”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判斷一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我便在新課導入環節創設了一個生活情境來作為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對學生這樣說:“同學們,我們經??吹缴虉龈愠楠劵顒?,假如小明買了一件衣服獲得了抽獎的機會,請大家思考一下,小明第一次可能會賺到什么獎?第二次以及第三次可能會抽到什么獎?”由于這一話題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大家積極思考。如有的學生認為:“小明第一次可能會抽到三等獎?!边€有的學生持不同的看法:“我認為小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都有可能會抽到特等獎。”等學生們回答完畢后,我再進行總結道:“由此可以得知,這一事件的發生存在著各種可能性,并且發生的可能性還有大小?!苯酉聛?,我再引領學生開展一個摸球的實驗來探究新知,大家的參與積極性就會更高一些,教學效果也更好一些。
二、信息化教學,加深知識理解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眾所周知,大部分的數學內容是比較抽象的,通過教師簡單的口語講解是無法讓學生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的。通過借助信息技術聲情并茂、圖文并茂的優勢將枯燥乏味、靜止的文字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能更輕松地熟記知識點,最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以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圓柱與圓錐”教學為例,本節課教學重難點就是讓學生能靈活計算圓柱體和圓錐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繼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以往的教學手段就是將計算公式告知學生,讓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來達到記憶的目的。而通過借助多媒體視頻播放功能,為學生展示圓柱與圓錐的展開圖與切割圖等,能進一步引導學生推理和論證圓柱和圓錐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這樣既降低了學生對這一知識店的理解難度,還吸引了學生持續關注教學過程,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層次化教學,實現共同進步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教學主要采用的是“滿堂灌”教學法,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也無法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要,導致班級內的學生分化嚴重,學生成績好的依舊學習成績很好,學習成績不好的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下降。為了改善這種局面,我認為首先應摒棄“滿堂灌”教學理念,然后將分層教學法合理科學應用于實踐教學中。所謂分層教學,是本著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將學生、教學內容、課后作業等方面科學分層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采取分層式教學,不僅能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心理需求,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還能在很大程度上讓各個層次學生在原有的學習基礎上獲取一個更好的提升,最終實現人人學有所獲的數學教學。
以小學數學人教版“小數乘法”教學來說,為了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并能夠掌握小數乘整數的一般方法,我便在課堂教學中依照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1)在橫線上填入“>”“=”或“<”。0.87×1.2______0.87;0.68×1______0.68;315×0.9_______315﹔0.98×1_______0.98。(2)下列各積有幾位小數:12.03×0.2結果共有______位小數﹔0.25×3.67結果共有______位小數。(3)學校每天節約用水0.65噸,每噸水價3.25元。請問學校6月份共節約水費_____元。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主要讓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來回答;第二個問題難度適中,主要讓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來回答;第三個問題屬于應用題,難度最大,大家都可以嘗試解答,但主要還是讓數學能力強的人來回答,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開展分層化教學,不僅做到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還實現了學生間的共同學習進步,實現一舉多贏。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是多元化的,因此在日后教學實踐中,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除了要全身心地“教”之外,還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來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生生間的距離,讓學生以最輕松的狀態收獲更多新知。教學有法,重在得法。以上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我相信除了這幾點外,還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等待大家去挖掘與探索,真正實現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促使學生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馬秀蓮.“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讀寫算,2021,{4}(18):115-116.
[2]張洪乙.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4}(07):14-15.
[3]楊曉.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進策略[J].天津教育,2021,{4}(19):70-71.
[4]徐文潔.關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0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