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以客觀視角認識世界、認識自我的時期。青春期的到來促使學生開始思考生命的奧秘和意義。將生命教育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從自身的角度來認識生命,領會生命的含義,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之情。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掌握體育技能,在體育運動中感悟生命真諦,從體能、健康、心理、精神、意志等多層面體現生命教育的價值,提升初中體育教學內涵。
關鍵詞:初中體育;生命教育;滲透融合
一、 引言
近年來,青少年自殘、輕生、校園暴力、戕害他人的事件不斷見諸報端,這些消息在令人扼腕嘆息的同時,也不禁引發教育者的深刻思考:是什么讓孩子如此輕視生命,是什么原因讓花季生命面臨摧折危機?生命教育究竟還存在多少空白和盲區。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除了要引導學生掌握各項運動技能、提升健康素質外,還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滲透融合,引領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煥發生命活力,感受陽光與運動帶給生命的滋養,從中感受生命的成長價值,從而消除學生的負面消極心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充分發揮體育課程的人文關懷,讓體育課堂散發出蓬勃昂揚的生命之光。
二、 初中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的本質在于引領學生認識生命。從生到死,從生命的萌芽到凋落消逝,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然過程。生命教育充滿人文關懷,引領學生發現生命價值,并懂得如何保護和實現生命價值。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認識生命的獨一無二性和不可復制性,從生命產生到死亡是一個不可逆轉、不可回避的過程。所以,要學會接受生命不同階段的喜悅和失落,能夠在不同的生命季節感受不同的美好,在理解生命的基礎上懂得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不僅僅針對自身生命展開,同時還要引領學生理解、關愛、尊重他人生命,能夠以感恩之心對待每個生命,呵護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生活。在自愛的同時懂得愛他人、關注他人,懂得如何自我保護和幫助他人。要以生命教育充實學生心靈,引領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和人生觀,邁開青春第一步,揚起理性而幸福的生命之帆。
三、 初中體育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
(一)為生命注入正能量
初中體育側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不是單純關注體能素質或運動技能的培養。通過體育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學生感受生命的成長狀態,在提高自身體能素質的基礎上獲得更積極、更美好的成長體驗,這種體驗本質上就是生命體驗。在這樣的教育要求下,會激發學生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調整的主觀能動性,會讓學生保持積極的生命狀態,對世界保持善意和純真的心態。在正向情感激勵下,學生會主動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主動去改善體質,主動感應生命的成長力量,讓正能量注入學生的生命中。
(二)塑造正確的生命觀與人生觀
體育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通過體育教學能夠引領學生重新審視生命價值,懂得生命的意義,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機。體育課程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充滿了對生命的人文關懷。通過體育運動,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心態,懂得如何面對挫折,怎樣走出逆境、直面困難,這些都是除體能、技能教育外,體育課程的重要育人導向,而這些都與生命教育息息相關。
(三)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初中體育課程中有專門的防災演練內容。比如在地震、雨雪、臺風等自然災害中如何做到自保、自救和救助他人,懂得必要的防護、求助、救助方法,這對減少災難傷害、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有重要意義,這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通過體育課上教師的專業講解,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逃生技巧,懂得如何保存體力,怎樣在特殊環境、極端環境下保持生命延續。通過演練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教育學生如何在危急時刻作出正確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四)敬畏生命,幸福生活
體育課堂的生命教育能夠引領學生敬畏生命,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寶貴,一旦建立起正確的生命認知,就能夠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比如打架斗毆、校園暴力等,從尊重生命的角度出發,讓學生懂得遇到問題后有很多解決方法,打架和暴力是最不可取的,這會對生命造成重大傷害,甚至導致不可逆轉的悲劇。通過生命教育,學生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性,通過體育運動能夠加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學生會主動改正不良生活習慣,如久坐不動、晚睡晚起、過度用眼、近視、肥胖等,建立起良好生活習慣。而且體育運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大家齊心協力、共同迎接挑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悅納他人”的能力,促使學生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讓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寬容,以此提高學生的生命幸福指數。
四、 生命教育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滲透與融合策略
(一)將生命教育納入體育課程體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所以,體育課堂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徑。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生命教育目標融入體育課程體系內,將其作為常規教育內容開展,這樣才能真正強化學生的生命意識,將體育學習和生命發展聯系在一起。在體育課程設計中,教師也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滲透,通過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引領學生認識生命本質,懂得如何“讓生命更豐滿”。比如田徑運動旨在培養學生的耐力和抗壓能力,引領學生直面挫折、自我挑戰;籃球運動能夠讓學生感受生命的躍動之美,在團隊齊心協力之下超越對手、超越自我,感受生命積蓄的喜悅;在體操運動中,能夠讓學生感受生命的韻律之美,建立起生命和諧及平衡意識。在體育課程體系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夠讓體育教學更有溫度,更具人文價值。
(二)以生命教育充實體育課堂內容
生命教育并不是空泛的理論灌輸,而是要和體育教學內容相結合,這樣才能突出以學生發展為目標的教育特色。首先,教師要善于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其中感受生命的意義。中學生活力十足,樂于嘗試新鮮事物,而體育的娛樂休閑特點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在體育活動中,能夠讓學生釋放繁重的學習壓力,緩解身心疲勞,感受生命的美好。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體驗出發,設計科學的教學內容,在注重體育項目的健身、減壓特點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生命的理解和關注。比如在體育活動中增加互動內容,通過團隊活動引導學生理解集體中的自我價值,這種價值是獨特的、專屬的,不可替代的,這也是生命價值的體現。
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命教育內容的融入,并將其細化為具體生命教育主題。比如“地震逃生”為主題的生命教育,是以強化學生的自救、逃生能力為主。在安全演習中,學生需要對危急情況做出及時判斷,并在最短時間內確定較好逃生方案。這其中涉及不少體育技巧。例如逃生必須從安全高度跳下,注意發力位置,保持平穩技巧,保護膝蓋和腳踝這些容易受傷的部位,掌握相關應急保護和急救措施等。
在生命教育中要結合初中生的思維特點、認知能力、行為特點,尤其是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教學內容更容易引起學生關注,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參與能力。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實效性更加突出。在體育課堂的生命教育中,學生懂得自身抵抗力是防范病毒最關鍵的因素,而體育鍛煉是提高身體免疫力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結合疫情特點設計相應的體育鍛煉和生命教育內容。如“三分鐘睡前操”,利用睡前三分鐘的時間做深呼吸和伸展運動,幫助強化學生心肺功能。通過肢體伸拉、舒展緩解關節和肌肉疲勞。這些運動簡單易行,有利于學生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同時還能提高睡眠質量,引領學生關注自身健康狀況。生命教育的融合讓體育課堂更富人文關懷。
(三)創新體育課堂生命教育方法
初中體育課堂的生命教育要以學生為核心,采取科學、有效、趣味、直觀的方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易于理解和實踐。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享的形式融入生命教育,用一些名人故事啟發學生關愛生命,完善自我。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由于繁重的腦力勞動導致失眠、焦慮。由于缺乏運動,他的身體日益肥胖,關節和代謝都出現了問題。意識到自身問題后,他選擇了跑步,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但身體健康有所好轉,而且跑步還讓他身心愉悅,為他的文學創作帶來了大量靈感。他還發明了自己的“跑步哲學”。通過真實案例分享能夠塑造學生正確的生活觀和生命觀,認識到“一個人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并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維護生命”,而體育鍛煉就是維護生命的有效方法。
此外,教師在生命教育中要注重無痕滲透,將生命教育融入體育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比如體能訓練中的“接力跑”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認識到每個人都會對團隊產生重要影響;跨欄跑能夠培養學生直面挑戰、勇敢應戰的積極態度。教師還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身高、體重、體型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健身方案,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突出生命教育的個性化特點。
(四)注重科學評價
初中體育課堂的生命教育不但要有先進的教育方法、務實的教學內容,同時還要有科學的評價機制。在生命教育實施中,教師要建立三個評價視角,分別從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會生命三個層面進行評價。自然生命評價包括學生的基本生命觀,對自身生命安全、生命質量的關注。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習慣、運動習慣,提高健康水平;精神生命評價包括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認識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懂得尊重、關愛他人生命,有獨立自強的生命精神,懂得維護生命尊嚴;社會生命評價體現在人際關系處理、社會角色定位、危急時刻的生命選擇、大我大愛、無私奉獻的生命意識。這幾種內容具有逐層遞進、逐層深化的特點,共同構成初中體育課堂生命教育的評價體系。在實踐操作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利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價等方式豐富生命教育評價體系,讓學生從中找到生命的閃光點,有正確的自我定位,更好地實現生命價值。
五、 結語
青春蓬勃,生命無價。對剛剛邁進青春門檻的中學生來說,對生命的理解還不夠理性、不夠深刻,生命教育勢在必行。體育與生命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學生多維度、多視角的觀察和理解生命,懂得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利用體育的學科優勢、教育優勢、資源優勢滲透生命教育內容,讓學生懂得保護生命、敬畏生命、熱愛生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斌慶.生命教育視野下初中體育課程內容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1(4):135-138.
[2]張雪華.初中體育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35):113.
[3]盧秀明.生命教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分析[J].體育風尚,2019(6):114.
[4]王飛.初中體育應重視滲透生命教育[J].新課程導學,2018(10):1.
[5]張飛陽.如何把生命教育融入初中體育教學中[J].新課程(下),2017(12):366.
作者簡介:
高俊杰,江蘇省揚州市,揚州市梅嶺中學京華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