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入。作為一門橫跨了學生學習數個階段的基礎學科,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數學在培養學生理性思維、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對過往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歸納,不難發現,數學學科的真諦就是對復雜的生活現象進行簡明扼要的總結,使人們能夠有效認識事物的核心理念。在掌握一些知識之后,學生還需要進行相應的數學實踐,使用各種有趣的方式進行進一步的知識鞏固。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根據自身的教育經驗,對初中數學《圖形的變換》一章進行了教學技巧淺析,以期能夠助力教育事業的發展,讓學生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
關鍵詞:初中數學;圖形變換;教學技巧
一、 引言
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圖形變換的知識主要可以分為幾大板塊,分別是平移以及較為拔高的位似、對稱圖形、圖形的旋轉。這一大章中的知識點零散且煩瑣。在進行圖形的變換教學時,教師需要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們用圖形變換的這根“針”,將幾大板塊的相關知識點串聯起來。在實踐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使其獲得長遠發展。
二、 以圖形變換為基礎,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培養
好的教育理念可以推動教育的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在確立了正確的教學方向與目標之后,與學生共同發展?!敖虒W相長”,在學生學習的道路上一道成長。
(一)開展圖形變換趣味教學,打造活力課堂
我國各地的學校都進行了相應的教育改革。但在優秀理念落實于實踐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偏差。許多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現象,在教學過程中急于求成。沒有較為深刻地考慮教學內容的漸進性、有效性。所以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功利思想,讓教育真正的慢下來,在數學的教學中“精打細算”,慢工出細活。教師應該深入挖掘這一章節的有趣部分,避免教學內容過于枯燥,引起學生的厭學心態。在既把握教學內容嚴謹性的同時,又兼顧趣味性,從而有效改善學生對于知識的習得方式,構建高效課堂,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圖形變換的教學為例。在課堂的開始前,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奧迪車標、奔馳車標、奧運五環、摩天輪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讓學生們觀察這幾個平面圖形,開展相應的討論。很快,學生們就會發現,這些圖形都是由單調的圖形重復出現拼接而成。這時,教師使用PPT的動畫功能,將圖形變換的過程展現出來:圓形通過不斷的平移變成了奧迪車標、奧運五環;圓弧隨著頂點進行旋轉,從而變成了奔馳的車標;隨著一個轎廂一個轎廂的旋轉,形成了龐大的摩天輪。運用這種方式開展教學,學生們的興趣很快就被點燃,課堂也變得更加有活力。
(二)重視創新意識與實踐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發展,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成為教育界的重點關注對象。在學生掌握了圖形變換的基本知識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知識的創新學習。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與發展的過程。掌握了相應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教師要重視這一能力的培養,并積極運用于圖形變換
的教學實踐中去。
例如,在進行完了平移和旋轉知識的教學后。教師開展了一個有趣的課后創新實踐。鼓勵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運用平移和旋轉兩種方式,設計一個屬于自己組的組徽。再用電腦上的相關軟件,進行標準的制作與繪畫。學生們的想法天馬行空。有的組將每個人的名字的首字母提出,進行了平移轉換,使得大家的名字收尾相接,展現了整組同學精誠合作、互相尊重的良好風貌。還有的組將“點”按照每個組員的生日日期,在坐標軸上進行平移。再將平移后的“點”根據順序的前后進行連線。這些創造給了教師極大的驚喜,學生們巧妙地運用了圖形變換的數學知識,將濃濃的同學之情暗藏其中。將嚴謹的數學知識與溫暖的人文情懷相結合,使創新成果熠熠生輝。
三、 改變陳舊評價方式,重視學習過程
主動學習和有效思考是學生最重要的兩個學習環節。教師需要看到學生的成長,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松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肯定,發揮好正向情緒對于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改善評價方式與體系,積極創設有趣的探索性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養成樂于探索的精神,在探究相關知識的同時,做自身知識的掌控者,感受創新的魅力。
例如,在進行平移這一章的教學時,教師就改變了過去以結果論成敗的課堂評價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深究。在課前,教師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在這堂課上你學習到了什么?三種平移方式分別是什么?你認為他們的應用核心是什么?這幾個問題呈階梯式分布,對學生在平移這一章節的學習過程進行了定點式的總結,引發學生在課堂的結尾進行深刻的思考,反推學習過程中的幾大要點。在思考過后,學生們大多能夠答出第一個問題: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平移的知識。接著進行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學生們普遍回答出了三種平移方式分別是:點的平移、線的平移、圖形的平移。在回答了前兩個問題之后,學生們對本課的學習過程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對應用核心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認為線和圖形的平移會產生平行線,而點的平移則是導致點的坐標在坐標軸上進行左減右加、上加下減的有趣變化。雖然有的后進生不能夠回答出全部的問題,但是這種重視過程的評價方式增加了其對于課堂的參與感。一堂課下來,通過解答問題,對于自身學習的過程有了新的認識。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發展,認可自己,獲得有效的提升。
四、 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式課堂
為了更好地開展圖形變換教學。教師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構建新式課堂,讓學生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數學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學生擺在關鍵位置。圖形變換的教學實踐需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必須擺脫過去陳舊的課堂模式,力求推陳出新。
(一)重視個人實踐與小組合作
創新的圖形變換課堂,需要重視個體的成長。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發展。為此,我們將圖形變換課堂的學習分為了以下兩個部分:第一,個人探究實踐。每個人都要根據教師給出的引導進行思考,得出屬于自己的結論;
第二,小組合作探究,大家集思廣益,交流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的看法總結出來,剔除錯誤的部分,保留大家都認同的正確的部分。這樣學生們的探究總和也會更加接近正確答案。讓每個人都能夠在氛圍的引導下主動去創新,發揮自身的潛能,培養自身的綜合素養。這樣小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將班級打造成一個熱愛探究、崇尚知識、集思廣益的文化場所。讓集體的進步與提升反哺于個體之上,有效地推動個人的發展。
(二)有效培養數學思維
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掌握抽象數學概念的過程。但這個過程不能單純地落于理論,還應該進行相關的實踐。數學的解題方法,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著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以引導,給學生提供不同的思路,打破學生原有的、陳舊的思維定式,為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由教師先理清章節的脈絡,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在掌握了相關知識之后,可以進行思維養成的嘗試。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這樣的思考方式,往往能夠使學生能夠產生正向的學習體驗,從而發現數學的魅力,沉浸于創新與探究之中。
例如,在圖形變換的教學中,教師就引入了“數形結合”的解題思維進行教學。有這樣一道題目,點A(1,2)經過平移,到了點B(4,6)的位置,請問它位移了多少距離?這樣一道題目,于初學者而言,用常規的方法很難得到有效解決。在學生進行多次嘗試無果后,教師進行了“數形結合”方法的教學。先將A、B兩點進行連線。分別作A、B兩點至X、Y軸的垂線。由平行線的性質可知,平行線長度相等。于是教師就構建了一個以線段AB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又根據平移的相關知識,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兩條之間邊分別長3和4。通過勾股定理,很快我們就將三角形的斜邊長求出。一道簡簡單單的例題,既運用了圖形變換的知識,又運用了三角形的知識,將數形結合這一有趣思想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五、 養成生活視角,發現身邊的圖形變換
數學的知識來源于生活,是前人對于生活中的具體現象的理性總結?!秷D形變換》這一章節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們能夠見到許多有趣的圖形變換。
在完成了《圖形變換》的教學之后,我們開展了“拍一拍生活中最美的圖形變換”的課后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去發現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并且說出具體的變換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制成冊子?;顒娱_始后,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響應。有的同學拍下了小區里的柵欄,認為這是一個單獨的鐵圈經過平移之后的結果;有的同學拍下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四葉草,認為這是一瓣四葉草圍著中心原點旋轉之后的結果;還有的同學制作了一個蝴蝶標本,認為這是最美的軸對稱圖形。就這樣,生活中的美與數學中的美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以活動為基,讓學生們養成了相應的生活視角,發現了身邊的圖形變換。
六、 構建思維導圖,開展自主歸納
前文已經提到,圖形變換的知識點細碎且零散。教師可以根據圖形變換這一主題,帶領學生們開展思維導圖的制作。讓學生們在自主歸納思維導圖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鞏固所學知識,獲得相應的成長。思維導圖優勢眾多,一是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掌握那些細碎的知識點,能夠得心應手地解決一些偏題,怪題。二是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能動地把圖像和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進行思考和計算。在解題的過程中,迅速根據思維導圖的走向找到所需的相關知識,極大地節約學生的學習時間,簡化學生的思維流程,把較為混亂的數字和預設以圖形的方式展示出來,變得更加的靈動清晰。
《圖形變換》這一章,可以分成三大部分:平移、對稱、旋轉。在平移的分類之下,還有點、線、平面圖形的平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添加“點”平移后坐標的變化公式,以做補充說明?;蚴翘砑印熬€”平移之后函數的變化公式。對稱這一知識點下的分類則更加細碎,在了解了軸對稱圖形后,學生還要深入研究對稱所帶來的全等、一線三等角的相似等延伸問題??梢哉f,思維導圖的制作,就是在花費時間編寫獨屬于自己的“解題寶典”。所需的定理和公式,在思維導圖上一目了然這樣的方式不僅僅節省了學生的學習時間,同時也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了學科素養。
七、 結語
圖形變換因其課程的特殊性,成了新式教育理念實踐的優秀案例。立足于新時代的新式教學要求教師拋棄過去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的提升與培養。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各種有趣的教學方法,深入促進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落實“以人為本”理念,讓學生們成為課堂的主宰。讓學生們在學習之中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思想,形成生活視角。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從而能夠靈活地使用各種解題方法。引入新的評價方式,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來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造能力。積極地進行實踐與嘗試,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去幫助學生總結歸納,使知識的習得變得可視化、便捷化。圖形變換教學技巧的探究,只是教師生涯中的滄海一粟。未來,教師還將繼續努力,將更多的優秀理念落于實踐。讓學生在數學的學海中遨游,培育出更多適應新時代的實干型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潘金城,唐杰.運用圖形直觀促進初、高中數學的有效銜接:基于初中視角探索點坐標變換公式[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1(23):71-73.
[2]鄭小嬌.基于基本圖形教學的專題復習課: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圖形變換:翻折[J].上海中學數學,2021(3):8-10,43.
[3]張雪麟.圖形的對稱、平移、旋轉與位似[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1(5):47-50.
作者簡介:郭栓福,甘肅省隴南市,禮縣鹽官鎮九年制學校。